历史典故 亡羊补牢
Posted 大王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亡羊补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做庄辛,他看见楚襄王沉迷于享乐之中,十分忧心。有一天他向襄王劝谏,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图享乐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国政,恐怕楚国就要亡国了。」
襄王听了,没有接纳庄辛的谏言,反而说: 「我看你是老糊涂了,现在天下太平,怎么可能有亡国之祸呢?」庄辛又说:「如果大王继续与他们四位为伍,楚国必定会灭亡。如果大王不相信,就请大王允许我到赵国避一段时间,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庄辛去了赵国五个月之后,秦国果然发兵攻打楚国,占领了鄢、郢、巫、上蔡、陈等地方,连国都郢也失守了。
襄王逃亡到城阳后,想起了庄辛曾经劝谏他的话,感到十分后悔,就派人把庄辛找回来。庄辛不记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边。襄王一见到庄辛,便说道:「我当初没有听先生的劝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现在该如何是好呢?」庄辛回答:「我听俗话说:『见到了兔子才去找猎犬来追捕,还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后赶快修补羊圈,也不算太迟。』像商汤、周武王这样的贤王,虽然只有百里之地,却能够兴盛起来;而像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虽然统有整个天下,最后却亡国了。现在楚国的领土有几千里,比起商汤、周武王的领地要大多了,所以只要大王有心振作,并非不可能啊!」这次襄王完全接纳了庄辛的建议,并封他为阳陵君。在庄辛的辅佐下,襄王重振国力,终于收复失土,度过了这次的危机。后来「亡羊补牢」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
相关参考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
智者必有一失,亡羊必须补牢领导职务越高,所作决策越重大,影响就越深远。如果在重大决策上出现失误,那无疑会使下属的努力付之东流,团队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要遭到损失。凡是破产的企业,有85%是领导决策失误
买椟还珠一鸣惊人狐假虎威上下其手杞人忧天亡羊补牢三人成虎一暴十寒塞翁失马一日千里一鼓作气重于泰山揭竿而起背水一战弄巧成拙风吹草动乐不思蜀东山再起安居乐业程门立雪逼上梁山徒有虚名骄兵必败雪中送炭闻鸡起舞
买椟还珠·一鸣惊人·狐假虎威·上下其手·杞人忧天·亡羊补牢·三人成虎·一暴十寒·塞翁失马·一日千里·一鼓作气·重于泰山·揭竿而起·背水一战·弄巧成拙·风吹草动·乐不思蜀·东山再起·安居乐业·程门立雪·
买椟还珠一鸣惊人狐假虎威上下其手杞人忧天亡羊补牢三人成虎一暴十寒塞翁失马一日千里一鼓作气重于泰山揭竿而起背水一战弄巧成拙风吹草动乐不思蜀东山再起安居乐业程门立雪逼上梁山徒有虚名骄兵必败雪中送炭闻鸡起舞
绝望的老臣 光绪二十六年,用中国的干支纪年,则是庚子年,历史标签为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年的冬天异常寒冷,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新政改革的谕旨,亡羊补牢,试图为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
绝望的老臣 光绪二十六年,用中国的干支纪年,则是庚子年,历史标签为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年的冬天异常寒冷,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新政改革的谕旨,亡羊补牢,试图为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
1、亡羊补牢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的特殊时期,而怀孕期特别容易在怀孕期遭遇口腔问题。孕早期查口腔健康只能力争亡羊补牢,在怀孕前就解决口腔问题才是未雨绸缪。状况与妊娠的紧密联系应引起及其家人的足够重视。所以刷牙三点需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