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涸辙之鱼
Posted 庄子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涸辙之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涸辙之鱼
历史典故: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相关参考
成语涸辙之鲋的意思是什么?成语涸辙之鲋的意思是指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那么,成语涸辙之鲋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涸辙之鲋出自何处?涸辙之鲋有什么历史典故?成语涸辙之鲋的主人公是庄周
[释义]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语出]《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声。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
鱼皮画是从赫哲族传统的艺术品种。经过现代的艺术加工,已经具有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赫哲族传统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
鱼皮画是从赫哲族传统的艺术品种。经过现代的艺术加工,已经具有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赫哲族传统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
司马懿灭他三族,此人却成漏网之鱼,百年后其子孙毁掉司马家江山
高平陵之战以后,司马懿诛杀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曹爽成功,这标志着司马家族正式成为了曹魏江山的掌权人物。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物劝说曹爽要掌控权力,来对抗司马懿。这个人就是桓范。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谋杀曹操的计划泄露,在许都的同党全体被诛灭三族。漏网之鱼有且只有一条――刘备(历史上马腾并没有参与密谋)。曹操终于发现自己远远小看了刘备。刘备早在许都的时候就已经“背
高宗赵构,生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五月二十一日,为徽宗第九子。母亲韦氏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嫔妃,并不受徽宗的宠爱。赵构本与皇位无缘,然而,靖康之变中,赵宋宗室多被金兵掳去,唯独赵构成了漏网之鱼,“中
宋朝赵构——一个阳痿的皇帝 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本来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在靖康之变中,徽宗、钦宗等赵宋宗室多被金兵掳去,惟有赵构成了漏网之鱼,所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防伪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超,但是相对的,造假技术也在不断增强,虽然以我们现在的防伪技术可以识别出绝大部分假币假钞,但还是有一些「”漏网之鱼”。假钞的危害想必大家都清楚。其实
孙莉,1977年7月18日出生于辽宁大连,中国内地女演员,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1999年孙莉客串电视剧《达摩祖师》正式进入娱乐圈;2000年主演神话剧《天地传说之鱼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