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灭他三族,此人却成漏网之鱼,百年后其子孙毁掉司马家江山

Posted 司马

篇首语: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懿灭他三族,此人却成漏网之鱼,百年后其子孙毁掉司马家江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司马懿灭他三族,此人却成漏网之鱼,百年后其子孙毁掉司马家江山

2、历史人物 司马懿为什么要灭曹爽三族?司马懿灭曹爽有什么目的?

司马懿灭他三族,此人却成漏网之鱼,百年后其子孙毁掉司马家江山

高平陵之战以后,司马懿诛杀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曹爽成功,这标志着司马家族正式成为了曹魏江山的掌权人物。

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人物劝说曹爽要掌控权力,来对抗司马懿。这个人就是桓范。

但是面对桓范的劝说,曹爽却认为司马懿会放过自己。其后司马懿夺权成功之后,虽然暂时没有处置桓范,但是后来还是寻了借口将桓范诛杀,而且司马懿做事向来是斩草除根,因此桓范的三族皆在诛杀之列。

但是桓范有一个小儿子,名叫桓楷。因为当时年幼,又有人搭救,因此就逃过一劫。后来桓楷隐姓埋名,终是保全了性命。

而桓楷的儿子桓温更是在其后出任了荆州刺史。桓温最终还娶了司马绍的女儿,成为了驸马。

桓温的能力非常的出众,在对前秦,羌族以及前燕的军事行动上,桓温建立了累累军功。因此,在司马绍时期,桓范就已经是权势滔天了。不过,因为大臣的阻挠,桓温最终并没有坐上皇帝的宝座。

但是他的儿子桓玄却比他父亲有野心多了,桓温死后他的权力基本全部到了桓玄的手中。公元403年,桓玄威逼当时的晋安帝将皇位禅让给他,最终,桓玄效仿当年的司马懿建立了桓楚政权。

可以说,司马懿在诛杀桓范三族时漏网的一个人,最终这个人的子孙在百年后灭亡了司马家族的江山。

历史人物 司马懿为什么要灭曹爽三族?司马懿灭曹爽有什么目的?

司马懿一向被看做是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司马家族最终能够称帝,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司马懿活得足够长,他的所有的对手,那些他没有办法下手的人,都一个一个的病死了,接下来,就到了他需要动手的时候了。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也是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一大障碍,既然是障碍,那么他自然需要想办法将他除掉,于是就有了高平陵之变。但是在抓住曹爽之后,司马懿却令夷三族,一个都没有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曹爽是曹操族子、魏国前大司马曹真之子。239年,魏明帝曹睿死前先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托孤于他,以孙礼为大将军长史以辅佐曹爽。之后又托孤于太尉(负责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以为升降的依据,以及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司马懿。当时才8岁的曹芳即位后,加曹爽、司马懿侍中,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也就是说当时魏国权力最大的就是曹爽和司马懿,而曹爽是魏国皇帝亲族的代表。

本来双方可以和平共处的,但新皇帝曹芳登基后才一个半月,就听从曹爽之议,以司马懿为太傅,以曹爽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而以何晏代之,以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出孙礼为扬州刺史,以征东将军满宠为太尉。

让司马懿改任太傅,就是明显地剥夺其军权,曹爽弟曹羲担任的中领军就是禁军总管,曹训担任的武卫将军负责都督中军宿卫禁兵。毕轨也是曹爽亲信,他担任的司隶校尉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可见,曹爽其实是一人独揽禁军和首都周边的军权。不过此时曹魏的满宠、蒋济等老臣还在,另外中书省还有曹睿当政期间任命的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掌权,他们当年支持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对两人都有恩,所以曹芳即位后,他们的位置也很稳。

在这些势力存在时,司马懿还不敢怎样,而且241年、243年司马懿还有两次带兵抵抗吴军,所以朝廷对司马懿是且防且用。不过满宠于242年去世,244年曹爽伐蜀大败,体现出其军事能力有限。同时,曹爽党羽丁谧、邓飏等人经常轻易更改法度,让而另一老臣太尉(满宠死后他继任太尉)蒋济颇为不满,所以蒋济是有心让曹爽下台换人的,不过这也仅仅是让他下台而已,并无杀心。

不过司马懿就不同了。他是一辈子被曹家怀疑的对象,有曹家人掌权一天,他就一天没有出头之日。到247年,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有隙,始称疾,不与政事。似乎平淡的248年其实曹魏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司徒卫臻在不到两个月内逊位。

史书关于其逊位的原因是这么说的:孙资因大将军曹爽专事,多变易旧章,叹曰:“吾累世蒙宠,加以豫闻属托,今纵不能匡弼时事,可以坐受素餐之禄耶?”遂固称疾。卫臻是因为拒绝大将军曹爽引其入守尚书令,及为弟求婚而逊位的。可见当时魏国中央权力机构的高层里已经对曹爽普遍不满了。这样,司马懿一方又增加了一份支持力量。

于是,司马懿出手了。249年农历1月6日的高平陵事变中,丧失警惕的曹爽一派被司马懿一锅端。曹爽最终表示愿意免官回洛阳,尚求保命。司马懿将其圈禁。四天后1月10日,即以其谋反之罪夷其及其党羽三族。

司马懿为何一定要灭曹爽三族?主要是因为司马懿本次是政变,而且挟持了皇帝和太后,犯了皇家大忌,以后只要稍失权柄,就可能被人反攻倒算,那时自己甚至是要被夷九族的,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得做彻底,即彻底夺取曹魏大权。

夺取曹魏大权的第一个障碍就是曹爽家族。曹爽的父亲曹真人望颇高,而且是皇亲,如果只灭曹爽,不排除皇帝又把曹真家族的另一个谁拉出来平衡司马家,没准以后这个人又要报复司马家,所以要彻底灭掉曹真家族。当然,曹爽九族是灭不了的,因为算九族的话,皇帝也在里面。要杀光曹家,仅仅控制了京城的司马家还没这个胆子。

其次,曹爽当政已有十年,其父曹真当政时间更长。朝廷里面同情曹爽及其父曹真的势力、或者受曹真家恩惠要报恩的人是杀不完的。曹爽虽然愚钝,但曹爽的谋士和辅佐力量里面还是有能人的,比如其弟曹羲、其妹夫夏侯尚、谋士桓范。留着曹爽,这些人没准哪天就把曹爽救出来,并且以曹爽为旗帜,联合推翻司马家。灭曹爽家族就是消灭曹真家族成为旗帜的可能。

此外,司马懿还需要把自己变成曹魏唯一的选项。灭曹爽一族(严格说是曹真一族)就是消灭一个最大的其它选项。灭了他们还能证明自己是一个能成事的领导者,是最优选项。

最后,司马懿也需要灭这个魏国最大权臣全家以立威,震慑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的整个朝廷,使朝廷里有丝毫反抗意识的人都不再敢有所作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司马懿灭了此人三族,百年后被其后人夺去司马江山

司马懿装疯卖傻的功夫可谓登峰造极,上下五千年华夏能与之媲美的还真是屈指可数。在司马家尚在成长期的时候,司马懿故意示弱故意表衷心,可以说曹魏满朝文武没有人不觉得他是曹魏忠心耿耿的大忠臣的。然而司马懿却骗

历史人物 司马懿为什么要灭曹爽三族?司马懿灭曹爽有什么目的?

司马懿一向被看做是老谋深算的代表人物,司马家族最终能够称帝,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司马懿活得足够长,他的所有的对手,那些他没有办法下手的人,都一个一个的病死了,接下来,就到了他需要动手的时候了。曹爽是曹

邻居好心送朱元璋一坟地,朱元璋登基后,其子孙受明朝庇护几百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多重要,每每看到那些富二代从一出生就有了别人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东西,还真是让人羡慕。而且这条法则在古代也是同样如此。像那些生长在皇宫里面的孩子,从

司马懿诛此人三族,最后却被其后人灭了司马王朝

司马懿诛此人三族,不小心放跑一人,150年后其后人灭了司马王朝。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当初三国鼎立,曹魏占据巨大优势。然而曹操好不容易夺来的江山其后人还没捧热乎,就便宜了司马懿。在司马懿掌权时

历史人物 他亲手毁掉祖宗基业 被人骂了上千年 却成了三国中最幸福的人

三国中智商最高的一个人到底是谁?有人说是诸葛亮,也有人说是司马懿,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初出茅庐便火烧博望坡,救刘备于危难之中,可以说是相当牛,后来在赤壁之战中又大显身手,借

历史人物 司马懿诛此人三族,一人逃脱后来灭了晋朝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明帝曹睿去世之后,司马懿和曹爽成为了辅政大臣,相互制约。而曹爽作为曹家人,自然权势比较大,相当于司马懿被架空了。司马懿是

唐代那些毁掉家族名声的败家子!

家族的盛衰兴替,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功德的薄厚,但是也在于其子孙是否勤勉守法。正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云:「”唐为国久,传世多,而诸臣亦各修其家法,务以门族相高。其材子贤孙不独其世德,或父子相继居

孙度命比曹操还长 司马懿灭它却只用60天呢

核心提示:在辽东大地,有一个与魏、蜀、吴三国性质相同的国家――燕国,燕国鲜为人知的开国之主公孙度,也是一个堪比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乱世枭雄。同乡贵人董卓进京,废少帝立陈留王,天下自此大乱。公孙度和董卓部

历史人物 钟会举兵叛变,司马昭为什么没有灭他全族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钟会叛变举兵造反,为什么司马昭没将其灭族?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头号“智囊”,钟会曾参与过平定毌丘俭、诸葛诞叛乱,并阻止过魏帝曹髦的夺权计划,故而深受主公

袁绍为何收留刘备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董承等人谋杀曹操的计划泄露,在许都的同党全体被诛灭三族。漏网之鱼有且只有一条――刘备(历史上马腾并没有参与密谋)。曹操终于发现自己远远小看了刘备。刘备早在许都的时候就已经“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