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登龙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Posted 典故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登龙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登龙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登龙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古代传说,鲤鱼若能跃登龙门便可变化为龙,因此龙门之下每年春天都有大量鲤鱼从大海及各条河流汇集在一起,争着去跳龙门,但是,能跳上龙门的却极少。鲤鱼一旦跳上了龙门,立即有云和雨随着它,又有天火从后面烧它的尾巴,它就会变成一条龙。
龙门,也被旧时的人们比喻为威望极高的名人之家的大门。人们把受到名人的接待称为“登龙门”。后汉时的李膺(yīnɡ)就是这样一位名人。
李膺,字元礼,襄城人。他有胆有识,敢于打击贪官污吏,不怕权贵不畏死。他任河南尹时,曾因揭发豪族羊元群的罪行被罚做苦工,经人求情得到赦免后仍坚持打击贪官。他任司隶校尉时,捕杀了贪官张朔。张朔的哥哥张让是太监,向桓帝哭诉。桓帝传见李膺并责备他,李膺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想到办案也有罪。我不怕罪,不怕死,只求宽限几天,让我把主要的坏人消灭了,再来受死。 ”桓帝也没有办法,只好怪张让的弟弟不好,吓得宫中的太监们个个深居简出,小心翼翼。
由于李膺的刚强正直,使他在当时威望极高。有人称他为“天下楷模李元礼”。求见他的人很多,能进入他的大门受到李膺接见的,就很了不起,因而人们将李膺家的大门比作“龙门”,把进入他家大门被接见称为“登龙门”。
含义及用法:后人用“登龙门”的典故形容人由微贱而致显贵。如旧时考试中举,就叫“登龙门”或“跳龙门”。
注:龙门,地名,位于黄河上游,地势较高,水流湍急。襄城,今属河南省。
相关参考
鸿门宴成语故事_成语“鸿门宴”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刘邦攻破秦都咸阳,随后,项羽的40万大军也到了。刘邦的十万军队驻扎在灞上,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见项羽势力强大,想巴结他
壁上观成语故事_成语“壁上观”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秦朝末年,秦军章邯率领40万军队把另一支起义军——赵王赵歇的军队包围在巨鹿城中。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起义军领袖怀王任命宋义为“卿子冠军”,率领
历史典故 紫芝眉宇成语故事_成语“紫芝眉宇”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紫芝眉宇成语故事_成语“紫芝眉宇”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紫芝眉宇zǐzhīméiyǔ 【释义】为称颂人德行高洁之词。 【出处】《新唐书·卓行传·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
道士弈棋结秦晋之好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南宋时期,蔡州大吕村有个少年,名叫周国能,自幼爱好围棋,长到十五六岁,在乡里已是出类拔萃之辈。父母见他已经长大,要为他娶妻,他便对父母说:“孩儿主意已定,
管仲与鲍叔牙成语故事_成语“管仲与鲍叔牙”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管仲是齐桓公时的名相。他年轻时很穷困,曾与好朋友鲍叔牙一起经商。鲍叔牙非常了解管仲,深知他是个有才华的优秀人才,因而处处关心、迁就
历史典故 感激涕零成语故事_成语“感激涕零”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感激涕零成语故事_成语“感激涕零”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涕:泪。零:落。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感激地流下了眼泪。 【用法】 形容得到别人帮助后十分感激的样子。 【出处】 这则成语
历史典故 骑虎难下成语故事_成语“骑虎难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骑虎难下成语故事_成语“骑虎难下”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释义】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骑上虎身,很难下来。 【用法】 用来比喻做事中途遇到困难,迫于形势而又无法中止。 【出处】 这则成语
历史典故 鹏程万里成语故事_成语“鹏程万里”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鹏程万里成语故事_成语“鹏程万里”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鹏程万里péngchéngwànlǐ 【释义】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逍遥游》:“鹏之
历史典故 悬梁刺股成语故事_成语“悬梁刺股”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悬梁刺股成语故事_成语“悬梁刺股”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悬梁刺股xuánliángcì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
历史典故 暗箭伤人成语故事_成语“暗箭伤人”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暗箭伤人成语故事_成语“暗箭伤人”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暗箭伤人ànjiànshāngrén 【释义】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十三章:“张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