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焚膏继晷成语故事
Posted 儒家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焚膏继晷成语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焚膏继晷成语故事
焚膏继晷成语故事_成语“焚膏继晷”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焚膏继晷
【原文】
焚①膏油②以继③晷④,恒⑤兀兀⑥以穷年⑦。
——韩愈《进学解》
【注释】
①焚:烧,焚烧;②膏油:油脂,指灯烛;③继:前后相续,接连不断;④晷:日影,指白天;⑤恒:经常;⑥兀兀:辛勤不懈的样子;⑦穷年:终年。
【导读】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句话出自韩愈的《进学解》,整句话的大意是:点上油灯接替太阳,一年到头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这里讲的是韩愈勤奋治学的事。
韩愈,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他和同时代的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官至吏部侍郎。祖籍昌黎,所以后人称他韩昌黎。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治学,以勤奋著称。他三岁丧父,自幼就由哥哥韩会抚养。在哥哥死后,改由嫂嫂郑氏抚养。郑氏待他犹如亲生,韩愈自己也很争气,从小立志刻苦自学。他坚持每天熟读几千字的儒家经典著作和其他诸子百家的书籍,并认真钻研文章的脉络和大义,同时还要求自己抽时间练习作文。他不仅白天读,晚上还要点上油灯继续苦读,就这样一年又‘年地坚持不懈。
到了壮年的时候,他已精通儒家经典,也很熟悉诸子百家学说。在写作上,他摒弃了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在继承先秦和两汉占文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风格朴实、语言流畅、气势雄健的散文新形式。
韩愈治学,不仅勤奋,而且十分讲究方法。他在《进学解》里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大意是,读叙事性的书和文章,必须提出纲要;读理论性的书和文章,必须勾出精义。他主张读书要提纲挈领,抓住主旨,而且还要勤于作笔记,读不同性质的书,要有不同的笔记法。这样做,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后来,人们用“焚膏继晷”这个词形容勤奋读书或努力工作。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文中叙述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因曾十载之间,浮沉于国子博士之职)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韩愈借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焚膏继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夜以继日地勤读不怠。后亦用来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动。亦作“继晷焚膏”、“ 燃膏继晷”。
相关参考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nbs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nbs
杭州名菜的历史典故 做个美食家,除明白味之外,还得讲究色香,更需异悟其“意境”。杭州为文化之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一名菜必有历史渊源,所谓‘一菜一
杭州名菜的历史典故 做个美食家,除明白味之外,还得讲究色香,更需异悟其“意境”。杭州为文化之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一名菜必有历史渊源,所谓‘一菜一
一叶知秋的历史典故 说到立秋就联想到「一叶知秋」的成语典故!这是中国古人在二千年前就洞察了以小明大、见微知著、以近论远的智慧,同时教了人掌握先机的良方。 从观察到个别的细微的迹象,据以推论到整体大
盲人瞎马的历史典故 《世说新语。排调》 有一天,桓玄和顾恺之到好友殷仲堪家里喝酒。聊了一会儿,有人提议来个说故事比赛,谁的故事最惊险,谁就赢。大家纷纷赞成,其中有人问:「要说真的故事?还是可以编造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1、孟母三迁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
叶公好龙出自那个历史典故?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自称叫叶公的人。叶公经常对别人说:“我特别喜欢龙,龙多么神气、多么吉祥啊!”于是当他家装修房子的时候,工匠们就帮他在房梁上、柱子上、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 毛遂是战国时代的人,在赵国公子平原君家做食客。 赵惠文王九年,秦国侵略赵国,大军已经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住,情势十分危急。赵王就派平原
春秋战国时期的41个经典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