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不识车轭

Posted 典故

篇首语: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不识车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不识车轭

 历史典故:不识车轭

  车轭是驾车时套在牲口脖颈上的一种木制驾具,略微弯曲有点像个“人”字形。

  一天,一个郑国人走在路上捡到一个车轭。因为他从未套过牲口驾车,所以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回家后,他拿着车轭去问邻居说:“这是个什么东西?”

  邻居告诉他说:“这是车轭。”

  虽然这个郑国人知道了自己手里拿的这根弯木棒叫作“车轭”,但毕竟印象不深,他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第二天,这个人又在路上捡到一个车轭,他又拿去问邻居,邻居回答说:“这是车轭。”

  谁知这个郑国人听了以后,竟大怒。他说道:“先前那个东西,你说是车轭,现在这一个,你又说是车轭,路上哪来这么多的车轭呢?我看这分明是你在骗我,你不是个好东西。”他说着、骂着,竟然抓起邻居的衣领同他打起架来。

 

  一个人遇到了疑难事情,往往要请教别人。可是这个郑国人,既想请教别人,又不虚心,还要怀疑别人。他不知道自己的愚昧无知,却怀疑别人在欺骗自己。如此自以为是而又蛮横无理的人,真是愚蠢可笑。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目不识丁的故事

  目不识丁,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其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构成主谓结构。历史上曾有关于目不识丁的争

历史人物 程不识为什么没有封侯

李广齐名,不败将军也未能封侯,原因为何?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程不识何许人也?他是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与李广齐名。>按史书上所记,程不识和李广都是汉武帝

历史人物 程不识,在汉朝前期与李广的名望是相等的

史籍记载原文: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

揭秘史上大字不识却堪称明君的皇帝是谁

我国历史上的帝王的学问一般都要高于一般的读书人,很少有目不识丁的皇帝。不过历史上确实也曾出现过一个目不识丁,但却又创建了一个璀璨的王朝。那么这位黄是谁呢?中国历史上一共有83个王朝,算上好的赖的,命长

目不识丁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目不识丁的故事是怎么来的?目不识丁是什么意思  目不识丁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目不识丁,指连一个字也不认得,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

春秋战国 不识时务的天王

不识时务的天王平王东迁以后,我国历史便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周天子尽管仍然拥有“诸侯共主”的名分,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早已不像原先那么神圣不可侵犯。越到后来,情况就越糟糕,甚至还不如一个诸侯。郑

历史人物 目不识丁的后唐明宗李嗣源

  在中国本站网上,皇帝是个特殊的群体,什么人都有,文人墨客、庶民小贩、伶人戏子、和尚道士、屠户武夫、跳梁小丑,可谓异彩纷呈,然而目不识丁者仅五代十国之后唐明宗李一人而已。他是怎样当上皇帝又如何治国的

历史人物 不败将军程不识是谁

  大才子王勃的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道出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命运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最出名的“李广难封”吧!可大家又是否知道,和李广齐名的那位叫做程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不识时务的故事

  东汉献帝时,政权完全操众在大臣的手中,汉室已经面临危机,作为皇帝的子孙刘备想找机会挽救汉朝的危机,可是他始终找不到好的根据地。  有一天他特地去拜访当时很有才学的隐士司马徽。司马徽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不识时务

核心提示:李银桥见毛泽东将手中的茶杯用力往桌上一放,杯里的水被震出了不少:“不识时务么!他杜聿明和邱清泉、李弥,哪是刘伯承和陈毅、粟裕的对手?这次是‘司马师’碰在了‘姜维’手上,被困在‘铁笼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