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程不识,在汉朝前期与李广的名望是相等的
Posted 太守
篇首语:等不到的晚安就别等了,挤不进的世界就别挤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程不识,在汉朝前期与李广的名望是相等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程不识,在汉朝前期与李广的名望是相等的
史籍记载
原文: 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程不识与李广
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的大将,但两个人治军的风格迥异。在这里举他们两个人做例子,是想谈一谈领导的方式与风格对事业的影响。
李广是有名的飞将军;程不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其实在汉朝前期,特别是汉武帝时代,两个人是齐名的。他们一个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一个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当时的太守大多是边境上的守将。 李广是名声很大的人物。李广训练部队以恩义相结,不重纪律,因此每位将领都与他交情好。作战时,他的行军布阵采用自由的作风,不拘一格,他所带领的骑兵非常精良,以机动性代替当时中国传统的行军布阵,所以李广的部队常常获胜,有时即使士兵比较少,也能以少制众,反败为胜。李广时常带领少量精锐突击队突袭匈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其实,李广的做法不是带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打匈奴时,大军五道出击,武帝不让他领导正面的军队,只让他率领辅助部队,未尝没有道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的悲剧,造成他的英雄事迹的传诵。
程不识和李广相比,有鲜明的特点。他是非常严谨的将领,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很慢,但很坚实。凡是他率军作战,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一队一队互相呼应,互相照管,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程不识应当算是极为稳重的将领。在西汉,人们都知道程不识是名将,因为他战不败。而李广呢,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就好比在赌场赌钱,不是大赢,就是大输。程不识则能够不断地积累胜利。
李广、程不识代表了两种指挥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两个人之间难作必然的好坏评断。就亲和力与团结力来说,李广军队的五千人可以顶五万人来用,而程不识的一万人则永远是一万人,但也是不至于轻易被打垮的。程不识指挥军队的风格在汉朝延续了很长的时期,所以汉朝时“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换句话说,指挥的命令只能下达到第二级,无法下达到第三级以下。这样的部队非常坚实,但扩张性与活动性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这两类例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具体说来,居上风的时候,李广的军队较容易成功。平常的时候,程不识的作风可以维持不败。最好的方法是适当地调和这两种风格,但如何调和则是另一门大学问。从一般情况来看,如果我们不知道眼下的局势如何,还是选择程不识那种类型的人才或者采取程不识那样行事的作风比较稳妥一些。所以说,真打仗,宁可学程不识,不可学李广。
备注:套用东汉马援的一句话说,效程不识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李广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相关参考
大才子王勃的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道出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命运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最出名的“李广难封&rdqu
大才子王勃的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道出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命运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最出名的“李广难封”吧!可大家又是否知道,和李广齐名的那位叫做程
他从没打赢也从没打败,匈奴也不敢找他打仗,不败将军程不识传奇
今天我们分享《历史名将录》第39集:程不识,他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在汉景帝时,程不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武帝和程不识唱双簧,以斡旋之名行出兵之实,调动会稽驻军逼退了闽越国。东瓯国感念汉朝的厚恩大德,举族内迁,大大振奋了汉朝的国威。>在这次擅自调
司马迁笔下的酷吏郅都,为何比李广更强,更让匈奴人畏惧?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谈及西汉抗匈名将,最广为人知的是李广和程不识。然而翻开西汉历史,却能惊奇的看到一个比李广、程不识更牛的边将。匈
李广是名将,这个历史上从来就未曾否认过。“飞将军”声名远播,也是毫无争议的。但是李广也确实不如卫霍,这个并没有什么争议。为什么?李广、程不识、韩安国,乃至于郅都,他们都是汉之名将。其中李广更是其中皎皎
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的大将,但两个人治军的风格迥异。在这里举他们两个人做例子,是想谈一谈领导的方式与风格对事业的影响。> 是有名的飞将军;程不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他
西汉的飞将军李广:西汉的“飞将军”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纵横沙场约40年,最终不但没有封侯,反而含恨自杀。 飞将军李广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就连王勃在他的传世名篇
“飞将军”李广为何难以封侯 右北平郡在今天辽宁西部,汉朝时这里也是一个边境重镇。与饱受匈奴蹂躏的其他边郡相比,这里几年来似乎安宁太平。匈奴没有攻打右北平,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穷得
“飞将军”李广为何难以封侯 右北平郡在今天辽宁西部,汉朝时这里也是一个边境重镇。与饱受匈奴蹂躏的其他边郡相比,这里几年来似乎安宁太平。匈奴没有攻打右北平,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