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第二节 重用马隆

Posted 敌军

篇首语: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第二节 重用马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第二节 重用马隆

  当初,晋的幽、并2州都同鲜卑接壤,东是务桓,西是力微,于是多有边患。卫秘密使用计谋进行离间,结果务桓投降,力微忧卒。晋武帝为嘉奖卫之功,封其弟为亭候。> >    卫璀,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人。其父为魏国尚书。卫璀10岁丧父,至孝过人,以明识清允知名于人,袭父爵阌乡侯,20岁左右任尚书郎。权 臣专政时期,他优游于各种政治派别之间无所亲疏,被当时的重臣傅嘏所器重。后迁任散骑常侍,陈留王曹奂时期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邓艾、钟会伐蜀时,他任 廷尉卿,监邓、钟2人军事。钟会反叛,他处危急不凉慌,以装病懈怠钟会防范之心,遂纠集诸将杀钟会,平息钟会之反。他同样以计谋擒得手握重兵的邓艾;他以 为自己与钟会一起陷害邓艾,担心兵变,又想独揽诛锋会之功,就派人夜袭刚被本营将士救出的邓艾,杀邓艾及其子邓忠。但回朝后受封,他又因辞不受。晋武帝泰 始初年,他任征东将军,晋爵为公,都督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加征东大将军、青州牧,所在职位都有政绩。咸宁初年,他被晋武帝征拜尚书令,加侍中,他以法 御下,严整平允。他认为魏时的九品官人之法是权时之制,不是经通之道,曾上疏晋武帝要求忧复古时的乡举里选,晋武帝善之,却最终没有改变。卫学问深博, 工于草书,时人把他与索靖并称“二妙”,在书法史上颇有影响。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他任太保。不久,纠葛于宫廷的斗争中,被贾后所杀。> >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司马督马隆上疏晋武帝说,凉州刺史杨欣失却与羌戎之间的和睦,必定要事败。是年六月,杨欣与树机能的党羽若罗拔能等战于武威,兵败身死。> >   在诸多外族战争中,最让晋武帝司马炎劳神忧心的是鲜卑人树机能的屡屡作乱。他虽派兵遣将,多次施威,但总是收效不佳,而且常常是战将兵败身死。> >   杨欣战败被杀后刚刚半年,树机能再次起兵,并攻陷了凉州。从泰始六年(公元270年)树机能开始作乱,至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正月的这次兵破凉州,前后已有9年时间了。> >   这天,晋武帝临朝不由感叹道:“谁能为我讨此虏者?”> >   话音刚落,宝座下群臣中走出司马督马隆。马隆上前拜言:“陛下能任臣,臣能平之。”> >   晋武帝思忖,前些时候就是这个马隆上疏说杨欣失和于羌戎之间,必然兵败;后来不仅果如其言,而且被树机能破陷了凉州,想来此人虽官职卑微,却也是个有谋略的人,于是说:“必能平贼,何为不任,顾方略何如耳!”> >   马隆答道:“臣愿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帅之以西,虏不足平也。”> >   好个“无问所从来”!只要能英勇善战,哪管他是出于农亩,出于营伍,抑或出于奴隶?哪怕是逋逃的罪犯,只要他能戴罪立功,解国事于危难,也可不咎既往的。晋武帝再思,觉得马隆所言有理,于是当场允诺任用。> >   旋即,晋武帝下诏,拜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 >   公卿群臣见况,都劝谏晋武帝说,现在兵将已经够多了,不应当再让马隆重去招募了。而且马隆年纪轻轻,任职卑微,恐是口出妄言,不值得这么信赖于他。> >   晋武帝却决心已定,不再动摇。> >   马隆去后,悬榜招募四方勇士,条件是能力开四钧之弓,挽九石之弩的人,应招者当场检视。从早上到中午,已招募合条件的3500人。马隆说:“足矣。”又请求自己到武库里面选用兵器。> >   管武库的官员心中不快,和马隆争执起来。御史中丞则表奏武帝,弹劾马隆。> >   马隆面见晋武帝说:“臣当毕命战场,武库令乃给以魏时朽杖,非陛下所以使臣之意也。”> >   晋武帝当即下令,任马隆自己挑选、取用,他人不得干涉。并拨给马隆足用3年的军资,遣其踏上征途。> >   晋武帝启用马隆,不是一时无将可选的窘迫所致,更不是寄于侥幸的轻率所为,他是经由了考虑和选择的。> >   当时归附的匈奴人刘渊臂长善射,勇力过人,而且姿貌魁伟,深得王浑等朝廷重臣的器重;王浑等多次向晋武帝荐用,武帝也召见了刘渊,与他交谈后很喜欢他。王浑的儿子王济甚至对武帝说刘渊有文武长才,陛下如果任命刘渊以东南之事,扫平吴国易如反掌。> >   此时也有人提出相反意见。孔恂、杨珧说刘渊不是汉族,其内心必然存在异己之念。他的才气的确少有人能比,可是不得委以重任。> >   待树机能攻陷凉州,晋武帝忧虑,曾问李熹何将可任,李熹回答说:“陛下诚能发匈奴五部之众,假刘渊一将军之号,使将之而西,树机能之首可指日而枭也。”> >   孔恂却说:“渊果枭树机能,则凉州之患方更深耳。”> >   晋武帝斟酌后,才取消了任用刘渊平复树机能的打算,起用了马隆。> >   刘渊以后果然成为覆晋的元戎。这当然又是中国历史之改朝换代的必然,勿需多加贬责。> >    马隆承晋武帝之命兵发洛阳,日夜兼程,西进凉州。不消几日,抵达武威之东,渡过温水,树机能等探知晋军已到,就率兵数万占据险要,以拒晋军。马隆看见山 路崎岖狭窄,就设计制造了一种扁箱车。扁箱车车身窄,可以通过狭道。又制造木屋,置于车上;兵将藏身木屋当中,既可避风雨,又可防矢石。就这样,马隆率 军,边行进,边战斗。由于树机能军都身披铁甲,马隆遂命令士兵夹道垒起带有磁性的石头,使得身披铁甲的敌军难以行进。敌军看见马隆将士们于石头间畅行无 阻,以为他们是神兵降临,敌军哪里知道马隆的将士们身披的是不受磁性吸引的犀皮铠甲,于是军心已经不稳。马隆军行千余里,杀伤敌军甚多。> >   洛阳这边,自马隆率军西进之后,音讯全无。晋武帝和朝臣们都深为担忧。有人甚至说马隆早已全军覆没,弄得晋武帝心如揣兔。> >   这天夜里,尽管六宫粉黛个个照样玉骨冰肌,艳丽魅人,笙歌曼舞、益曲仍旧赏心悦目,靡靡醉人,可是晋武帝怎么也难像以往那样兴致勃勃,他心里到底还在惦念着西线的战事。> >   忽报马隆使节到,晋武帝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不由的转忧为喜,抚掌欢笑。他立即命人备车上朝,召见使者。待问过使者详细情况之后,他不无揶揄地对有些大臣说:“若从诸卿言,无凉州矣。”

相关参考

晋朝历史 第二节 名臣张华

  张华(公元231-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县)人,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父张平,曹魏渔阳郡太守。张华年幼丧父,家境清寒,孤贫无以自立,不得不为人牧羊为生。他并未因此自甘暴弃,向

晋朝历史 第二节 不得而为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击败汝南(河南平舆县)的刘备,迫使刘备再次向南逃亡。>>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再次进军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五月,袁绍病死,少子袁尚继位,袁尚的大哥袁谭

晋朝历史 第二节 打与不打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蜀国灭亡,打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久,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过了两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曹奂,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自此形成晋、吴对峙的格局,要不

晋朝历史 第二节 齐王司马攸之死

  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后,封司马攸为齐王,对他还算尊崇,让他掌握部分军权,参与议定国家大事,官职由卫将军迁骠骑将军,又转镇军大将军,后由武官转为文官,任太子太傅、司空等职。但到了武帝晚年,情况却

汉朝历史 第二节 无才无德被重用

  邓通的简历如下:>>  籍贯:蜀郡南安人。>>  学历:小学未毕业。>>  擅长:空谈、拍马屁。>>  绰号:黄鼠狼。>>  他的绰号叫“黄鼠狼”是有原因的。>>  邓通土生土长在农村,又没有一门

晋朝历史 第二节 晋武帝司马炎三次选妃

  要说司马炎的胃口还真的不小。登基不久,就下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美,这事不仅劳烦了晋国的行政系统,还平均到每个郡县都要积极参与,“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余人入宫选之”。一时间选了这么多姑娘进宫,这宫里

历史人物 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马隆简介

晋朝人物中文名:马隆别名:马孝兴国籍:晋朝民族:汉族出生地:东平平陆职业:将领主要成就:平定鲜卑秃发树机能之乱安守凉州十多年,革新兵器代表作品:《八阵总述》官职:平虏护军、西平太守、东羌校尉封爵:奉高

汉朝历史 第二节 真儒学荣耀

  在时代,最有意义的政治事件便是天子树立思想和儒生的绝对权威。正是这些行为,让整个古代中国都在顺应着它的方向发展,但这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汉武帝一生重视思想对政治的影响。

汉朝历史 第二节 定国与养民生

  在的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当数他的品格。他为人宽厚,讲义气,不轻易食言,这都是他的优点,也是他渴望在百姓中树立的形象。在长达8年的战乱中,刘邦不是依靠刀戟胜利的,而是凭借自己的手段和人品征服天下的。

汉朝历史 第二节 项羽转身 自有成败

  是个有勇有谋的领导,更可贵的是,他还是个善于使用良才,将手下人的能量充分发挥的领导。本来,他被撵入蜀地,几乎不可能再入关中,与天下英雄争夺国家统治权。这是刘邦所处的现实,而他的手下却十分能干,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