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男子的服饰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回族服饰

Posted 回族

篇首语: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回族男子的服饰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回族服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回族男子的服饰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回族服饰

回回帽: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礼拜帽”,回族传统男帽,一种无沿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沿帽行动更为方便,遂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

回回帽从颜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蓝、绿、红、黑等颜色,有的是纯色,也有很多带伊斯兰风格花边或图案、文字的,如星月图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选择戴那种合适。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寻常的还是以白色为寻常帽式,结婚的新郎多戴红色帽子,以示喜庆。回回帽一般用的确良、涤卡、棉布等布料制作,也有用白棉线钩制的。黑色是用的多为平绒、棉粘毛毡、花达呢等材料,用毛线钩织也可。此外还有用牛羊皮革制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欢迎。

戴斯他勒: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俗有“缠头回回”之称。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时,头缠戴斯他勒礼拜。戴斯他勒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

过去回族头缠戴斯达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回族群众习惯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常去寺里乡佬们则缠头的比较多。

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皮袜子”,一般用近似皮夹克软、薄的牛皮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如果穿上麦赛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而且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摸一下,即等于洗脚。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较喜欢麦赛袜子。过去麦赛袜子都是自己缝制,现在甘肃临夏等地有专门加工麦赛袜子的工厂,满足了广大穆斯林的要求,受到了好评。

准白: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爱的服装。准白一般选用黑、白、灰等颜色的棉布、化纤料或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其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但领子一般都是制服领口。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

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在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清新、干净、文雅,也有很多带有精美伊斯兰图案和各种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给人感觉很利索、干练。

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皮坎肩选料颇讲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缝成后轻、柔、平、展。冬天穿上这种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轻便保温,又感到和谐、不臃肿。特别是回民爱清洁,讲卫生,又有尚武习俗,经常要洗脸、洗手、洗小净、练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脸、干活、习武既方便,又保暖。

回民对在清真寺念经毕业的满拉,举行了“穿衣”仪式的,本坊的教民则给他准备一身新衣服、绿帽、绿袍等,让他穿上。这个风俗起源于波斯(伊朗一带),因为波斯即旧时的绿衣大食,北方回民冬天还用黑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用布料做的耳套。其外形似桃子,并绣有简单的图案。回民喜欢穿自己缝制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

传统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线自制的凉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回民现在到商店购置各种布鞋和牛皮鞋、凉鞋等,但忌穿猪皮鞋。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绑裤腿的习惯。

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带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民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随时宰牲、救牲。这种习俗与唐代杜环记载的阿拉伯人“系银带,佩腰刀”的习俗是一样的,是从阿拉伯传人我国回族人民当中的,后来逐渐成为回族人民的习惯。

相关参考

回族男子的“六角帽”有什么历史来历 回族服饰

乾隆八年,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的河洲,一位年青的哈志回国了,他的名字叫马明心(教内尊称道祖太爷)。相传他九岁那来随同叔父去麦加朝觐,不了中途遭遇沙暴,父子失散。他无意中与一位神秘的苏非老人邂逅,蒙真主的佑

回族服饰和穆斯林有何密切的关系 回族文化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

回族服饰发展史:回族服饰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

回族服饰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回族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绚烂多彩、积淀丰厚的宝库。回族服饰的发展变化及多种形态,潜移默化地受到时代、地域以及周边兄弟民族习惯等影响,但在根本上或者说整体上,是受到伊斯

回族女子服饰特点是什么?回族女子服饰简介

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头戴盖头(也叫搭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认为这是妇女的羞体,应该加以遮盖。戴盖头的习俗,一是受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

揭秘:为何说回族的服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符号

威宁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款式随时装的变化而更新。阿訇和妇女服饰及节日期间的打扮,保存着民族特点,反映出回族文化的特征。回族服饰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聚居区中,回族群众依然保持着中亚人的传统穿衣打

回族人都有着什么样的习俗?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服装习俗: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

回族习俗:回族的饮食习俗与服饰习俗简介

回族在饮食上很讲究卫生。总的来看,主要是根据伊斯兰教规,以“净洁为相宜,污浊的受禁止”为原则。穆罕默德也说过:“食一口不洁之物,等于废四十日的功修。”由于受伊斯兰教的这些影响,长期以来,回族养成了忌吃

回族都有啥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啥样的文化

开斋节:回族的传统节日。阿拉伯语为尔代·菲土尔,尔代意为节日,菲土尔意为开斋。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每日晚和开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应到清真寺沐浴净身,做礼拜。开斋日

黎族女子服饰是啥样的?黎族女子服饰特点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织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上衣有直领、无领、无钮对襟衫或者贯头衣。贯头上衣皆由三至五幅素织的布料缝成,适于刺绣加工,故衣襟多是绣花。女裙,我们称之为

优美的回族音乐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回族文化

回族音乐是随着回族的产生、发展而传播、推广的。研究回族音乐不仅要研究回族的历史发展,而且要研究伊斯兰教,从中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更好地分析和研究信仰在回族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