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邦之乱第一功臣郭子仪是基督教信徒?

Posted 郭子仪 功臣

篇首语: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平定安邦之乱第一功臣郭子仪是基督教信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平定安邦之乱第一功臣郭子仪是基督教信徒?

2、中国历史 《安邦重臣郭子仪》的历史故事

平定安邦之乱第一功臣郭子仪是基督教信徒?

郭子仪是平定安邦之乱第一有功之臣,也因此门楣显赫。据传郭子仪是景教徒也就是基督信徒这是真的吗?

清光绪初年,由华裔教会人士黄伯禄编撰的《正教奉褒》一书载:“唐代奉景教者遍布朝野,以汾阳王郭子仪、梁国公房玄龄为士大夫中最著名者。”其说根据,则是被称为世界四大古代名碑之一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然而,郭子仪是景教信徒这一说法,仅涉及到上述二个文献和史料,其说是否靠谱,须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相关内容说起。

首先,说说该碑的由来。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唐建中二年(781年),于明朝天启三年(1625年)出土于西安西郊。该碑为国宝级文物,现存西安碑林。碑名中的“大秦”一名,是中国古代对古罗马帝国的称谓,但该碑中则是指波斯之地。“景教”之说,则是古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主教聂斯脱里所创、有异于基督教原教义而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却在波斯得到认可的独立教派。唐贞观九年,该教派波斯僧侣阿罗本将此教传入中国。“景教”名称则为该教传入汉地后所取。“景”字之义:大及光明,意合耶稣基督乃“世界之光”的寓义,因之被称为“景教”。该教自玄宗朝起,传播近二百年,兴盛之时竟至“法流十道,寺遍百城”的程度。后因受唐武宗废佛教而波及致衰,直到元朝时方又传开。

上述文字,译作今语略为:“大布施者伊斯任唐廷朔方节度副使等职......先尽忠于宫中,继又任职于中书令、朔方节度使、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帐下。肃宗使之从王远征,其虽被汾阳王视为可进入内室的亲近,但其在军伍中的行为却无异于他众,堪称辅佐汾阳王的得力助手和耳目。他散舍奉禄赐物,不私蓄于家。他将皇上恩赐的水晶美玉及金贵的毛织皮制寝具,或是献于旧寺所用,或是布助扩建法堂,崇情美饰的廊檐堂梁,有如彩雉展飞。更者,其献效景教之门,依己之仁,施利于众,每年召集四方寺僧徒众,虔敬地精心准备供物,以备圣灵降临节的到来(注:基督教的圣灵降临日,被称为五旬节)。于是,腹饥者来予之食,身寒者来予之衣,病患者来疗之起,死亡者则安葬之。如此清节的景教之士(注:达娑为波斯人对基督徒的称呼),其美行闻所未闻,然而身着白衣的景教之士,今见到其人,愿刻高大之碑,以颂扬盛美之业。”

由上述原碑文及译文可知,碑文中相关郭子仪的文字,并无关于郭子仪为景教信徒的明确表述,而且连模棱两可的影喻都没有。可见,《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明白无误的记载是:汾阳王郭子仪确曾信任、亲近、任用和依靠过其麾下节度副使、且为景教贤士的伊斯,但郭子仪本人并非景教信徒。

中国历史 《安邦重臣郭子仪》的历史故事

安邦重臣郭子仪

郭子仪是武举出身,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率领部下抵抗安禄山,打了很多胜仗。宦官鱼朝恩向来妒忌郭子仪,经常讲他的坏话,害得郭子仪被剥夺了兵权。史思明复叛的时候,重新起用郭子仪的呼声很高,于是他重新掌握了兵权。

肃宗死后,代宗即位。当时的宰相程元振担心郭子仪不好控制,就在代宗面前挑拨,罢免了郭子仪副元帅一职,让他当了个闲官。郭子仪把代宗即位前和他来往的书信全部送给代宗,以表示对朝廷绝无二心。代宗当年和郭子仪一起打过仗,看了郭子仪的上书后很后悔,对他更加尊敬了。

仆固怀恩作乱的时候,曾经诱说吐蕃、党项、羌等少数民族共30万人入侵唐朝。郭子仪当时奉命驻守泾阳,手下才1万人。他刚到泾阳就被包围了,郭子仪命令部下死守,自己率领两千铁甲骑兵冲锋,在敌阵中来回冲杀。敌军很奇怪,问道:“那个领头的将军是谁?”唐军说是郭子仪。敌军首领很吃惊地说:“郭令公还活着吗?仆固怀恩说唐朝天子已死,郭令公也去世了,中原现在乱成一团,所以我们才想占点便宜。既然郭令公还活着,那天子呢?”唐军告诉他们天子也没死。敌军这才明白他们都让仆固怀恩给骗了。郭子仪派人劝说敌军停战,敌军说:“本来以为郭令公去世了,不然我们何必这样呢?既然令公还活着,我们能不能见他一面呢?”郭子仪准备去见,部下都劝他不要去。郭子仪说:“敌人比我们多,硬拼是打不过他们的。我只能以诚相待了。”郭子仪只带了几十个随从,没有穿盔甲,骑着马到敌军军营去了。郭子仪见到敌军首领,对他说:“你们和我们交往很长时间了,为什么要反叛?”敌军首领当即下马,跪拜在地上说:“果然是郭令公啊!”双方一起赴宴,言归于好。郭子仪对他们说:“吐蕃本来和我们是亲戚,没想到他们这次居然来打我们。如果你们能反戈一击的话,他们的牛羊不都是你们的了吗?”正好这个时候仆固怀恩死了,对方就答应了。吐蕃人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夜撤了回去,半路被唐朝和联军赶上,死伤惨重。

郭子仪对朝廷很忠心,对待下级也很宽厚。他虽然曾遭到小人的陷害,但从来没有因私废公过。他在灵州和吐蕃作战的时候,鱼朝恩派人把他父亲的坟墓给挖了。郭子仪来朝见的时候,人们都怕他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等见到皇帝后,皇帝慰问了他。郭子仪伏地痛哭道:“我做军队统帅很久了,手下士兵难免有发掘别人坟墓的行为。现在有人发掘我父亲的墓,这是上天对我的报应,不能怪人啊!”鱼朝恩又约郭子仪参观他修建的章敬寺,元载派人来告诉郭子仪鱼朝恩要做坏事,言下之意就是寺里有鬼。部下请求郭子仪在衣服里面穿上铠甲以防不测,但他没有同意,只带了十几个佣人前往。鱼朝恩问:“为什么带的车马随从这么少?”郭子仪就告诉鱼朝恩,别人说鱼朝恩要害他,但他绝不怀疑鱼朝恩,就没多带人。鱼朝恩哭着说:“您如果不是个厚道长者的话,能够不怀疑吗?”从此鱼朝恩对郭子仪尊敬了很多。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向来骄横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但是郭子仪派人到魏博去的时候,田承嗣在使者面前向西跪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个膝盖不向人弯曲已经很久了,但今天特地为郭公下拜!”

郭子仪部下有几十个大将,地位都很高,但是郭子仪不用开口,光凭眼神就能命令他们。郭子仪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臣,他死的时候85岁,可谓享尽天年。

相关参考

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安史之乱唐名将如云,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中名将谁功不可没

平定“安史之乱”的两个唐朝著名将领分别是谁?郭子仪和李光弼。1、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后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

平定安史之乱的是谁,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

是谁平定了“安史之乱”﹖郭子仪平定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唐代名将郭子仪,85岁寿终正寝,死后千年墓地挖出蹊跷

「”拒虏谨施三妙略,安邦唯尽一忠诚,社稷再造唯卿力,图像凌烟盖宠荣”。唐代国公郭子仪,历事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主,于安史之乱力挽狂澜匡扶长安,后逐荡边塞威震西域,创盖世之功而主上不疑,安然

唐朝大将郭子仪简介?

郭子仪(698年1月29日或697年9月5日-781年7月9日),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平定安史之乱等诸多乱事,历事玄、肃、代、德四帝,封汾阳郡王,世

我是在保命

文/格瓦拉同志作为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唐朝的头号功臣,名将郭子仪因丰功伟绩,官至太尉、中书令、关内河东副元帅,封汾阳郡王,并被唐德宗尊为「”尚父”,执掌朝政20余年,属于名副其实的权臣。不仅如此,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 郭子仪凭什么

...,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这位“人生大赢家”,就是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的汾阳王郭子仪。郭子仪的赢家心得,概括起来其实就五字:忠、信、勇、严、度。忠:不

郭子仪平定叛乱

平定叛乱

著名的大将郭子仪为什么会将自己的大门敞开被 揭秘其大门敞开背后的真相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名将郭子仪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郭子仪,都知道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将,功臣。安史之乱当中,他更是功勋卓著,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大唐的江山将不复存在。然

这是为了保命

唐朝名将郭子仪为平定安史之乱出了许多力,有再造大唐之功,被皇帝封为汾阳郡王,赐免死铁券,并将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上。郭子仪的几个儿子都被朝廷授予高官显爵,第六子郭暖还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应该说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