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第四节 美妙的歌声 一个英雄的末路

Posted 项羽

篇首语: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第四节 美妙的歌声 一个英雄的末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第四节 美妙的歌声 一个英雄的末路

  就形势来说,楚汉相争中的实力对比已发生质的变化,从前不可一世的以不是天下无敌,而相对弱小的实力大增,可以很容易就将项羽打败。刘邦之所 以会上演划分“楚河汉界”的一幕,是因为他的至亲还在项羽手上,而且,自己的军事部署还不成熟,这一举两得的机会,他是万万不会放弃的。> >    公元前202年,划定了“楚河汉界”之后,项羽自认为天下太平了,再也不用东征西讨,于是就率领大军缓缓向西楚归去。无论如何也没有让项羽料想的是,在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刘邦就调整了战略,发动对项羽的围剿。项羽大军行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时,遇到的十面埋伏。根据刘邦的判断,项羽是个有勇 无谋之辈,对这种人,只有不择手段,强行征服,否则自己将死得很惨。面对一向弱肉强食的项羽,刘邦不但运用计谋,而且不择手段,虽然在道义上有些说不过 去,但却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能让天下人过上太平的日子。就这一点来说,刘邦是得人心的。就算他被冠以“奸雄”的名号,但他却是是一个大整治家、军事家和谋 略家。> >   项羽看到汉军从十面将自己包围,心中自然慌慌的。眼看刘邦大军人马越来越多,自己却无计可施。他终日坐在军帐里苦思冥想。有一 次,他率领一支小分队杀上阵地,以为可以撕开一条口子,让楚军突围。没想到的是,他拼死杀出一条路,走了一到百米,又有以批汉军冲杀上来,将项羽等人团团 围住,于是又杀成一团。半天下来,又往前进了几百米,但又有汉军冲上来。项羽绝望至极,只能勒马不前,率领仅存了几名军士回到营帐中。> >    坐在垓下大营,项羽一肚子火,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还是故作镇定地对身边将领说道:“这该死的刘邦,不讲信用,明日我定能将他斩于马下。”身边将士个 个愁眉苦脸,认为省里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项羽见了,大声地喝道:“这算神马?我们瞅准机会,一定会突围的。你们放心好了。”他的话根本没有起到稳定军心的 作用。> >   军营中,楚军将士都无心恋战,根据当时的情况看,项羽是靠实力打仗的,现在真正的实力派是刘邦,因此,楚军将士不看好项羽,认 为楚军必败。在这种因素的作用下,军中弥漫着反战情绪,但一种求生的本能,让所有将士都箭在弦上,不敢松懈。当时,不少士兵想投靠韩信。一来,韩信是楚国 老将,对从前的战友有一种感情;二来,韩信早就看不惯项羽的做事风格,总是自尊自大,不把别人看在眼里,所以一定会失败。这次,楚军将士看到这一局面,再 去投靠韩信,一定会得到他的同情。因此,在混战中,很多士兵不战而投,愿意跟随韩信打天下。> >   在这一层面上,韩信攻打楚军更具杀伤力,这不但表现在军事上,而且表现在军心上。随着楚军军心的渐渐瓦解,项羽越来越感到形势的严峻程度。当天晚上,他坐在军帐中愁眉不展,显得异常紧张与义愤,甚至还露出绝望的神情。> >    这时,项羽身边最受宠爱的妃子走过来,凄凄楚楚地对他说道:“霸王,不要伤心,吉人自有天相。”项羽抬起头,深情地看着虞姬,忍不住将双手放在她的 肩膀上,道:“虞姬,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你在我身边受苦了。”虞姬顿时潸然泪下,拿起酒壶,斟上一盏酒道:“霸王,不要担心,你饮下这盏酒,天明时分必会 有出路的。”项羽见虞姬请求殷切,于是就饮下一盏酒,与她聊叙起来,暂时忘记了忧愁。> >   俩人一直饮到半夜,到定更时分,项羽略有醉意, 虞姬也昏昏欲睡。就在这时,外面吹起猛烈的西风来。风声让他惊醒过来,于是又喝了一盏酒。这时,他隐隐约约听到风声里夹杂着若隐若现的歌声。这让项羽很不 解,他对虞姬说道:“你听到了吗?外面好像有我们熟悉的歌声。”开始,虞姬很不解,但认真一听,风声里果然夹杂着歌声,虞姬听着,眼睛转了几转道:“是 啊!这是我们西楚的歌啊!”> >   过了一会,歌声渐渐清晰了。项羽站起身来忍不住喊道:“怎么了?难道西楚已被刘邦攻下?汉军中怎么有这么多楚人呢?”此时虞姬心痛地落泪,项羽忍不住含泪悲吟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项羽的意思很明显,认为自己一生气魄盖天下,现在时运不济,连乌骓马都不愿跑了。乌骓马不跑我又能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我现在该拿你怎么办?> >   这歌声一时盖过了外面楚歌的声音,但这却让虞姬更加悲伤,她站在项羽面前,泣不成声。也许是为这情所动,项羽一连吟唱了好几遍,虞姬顿时肝肠寸断,项羽也泪流满面,旁边的随从无不泪流满襟。> >    虞姬忍不住痛哭,跟着霸王项羽吟唱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虞姬便走在军帐中央,把剑自刎。霸王项羽见了,忙阻 止,但为时已晚。他紧紧地抱住虞姬,失声大哭起来。这感人的一幕,成为后人艺术创造中最经典的画面。从此,霸王与虞姬的故事就结束了。> >    虞姬的死去,给项羽的后路留下的只是绝望和伤感。他没有了美人,根本无法重新振作精神面对强敌。以此为结点,项羽的辉煌人生将彻底结束,无论怎么样,虞 姬是项羽辉煌的鉴证。当英雄不再被世人认可时,他身边的一切美好都会离去。这既是上天的安排,也是一种命运的妥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项羽已走到末路的死胡同。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第四节 “天人感应”力量无穷

  “天人感应”学说的提出,使得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汉王朝地位的合法,将为自己的威望添加砝码。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有实力进行对外战争,才能,才能实现汉帝国几十年来的未来梦想。但可悲的是,儒生从此变得骄

汉朝历史 第四节 死不低头的苏武

  上台之后,与匈奴人发生了大规模的、长期的战争,让匈奴人实力大为削弱,再无力与汉朝人对抗,渐渐迁徙到大漠更北部的地方。之后十几年时间,汉匈之间再未发生军事冲突,匈奴单于开始向汉武帝求和,经常派使者前

汉朝历史 第四节 如雁如虎的李广

  无论是在汉朝,还是今天,人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位著名将领叫,尤其他的绰号“飞将军”大名,天下人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广是战国秦国大将李信之后,陇西(今甘肃省中部)纪县人,骁勇善战,具有百步穿杨的

汉朝历史 第四节 力推行黄老政策

  西汉政权建立后,为稳定局势,巩固政权,对异姓诸侯王的割据行为采取严厉镇压,而对百姓则实行与民休息的让步政策。功高勋著者受到赏赐,与之剖符铁书,共享富贵;谋反作乱者,天下共诛之,手下决不留情。这种一

汉朝历史 第四节 樊哙救主

  眼看项庄一步步地逼近,又看站起来缓和局面,提到嗓子眼的心又掉了回去。刘邦坐在席位上越来越恐惧,端酒盏的手都有些发抖。就这一点来说,有人说刘邦贪生怕死。其实,就当是情况来看,刘邦并不是一味地想着自己

汉朝历史 第四节 晁错的救国之道

  中行说的到来使得匈奴人一改原来的“颓废”面貌后,稽粥对中行说越来越器重,最后发展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多次对汉朝边境进行了“打草谷”。>>  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十一月,稽

汉朝历史 第四节 钱是害人精

  人生是一种需要发酵的美酒,越年久越能品尝出美味来。47岁才开始在天下活跃起来,并敢于与统治者斗争,这本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但由于他实力不够,而且强敌太大,所以始终不能获得天下人的认可。不过,刘邦

汉朝历史 第四节 吕后称制报恩仇

  权力的祭坛总需要无数无辜的牺牲品。刘盈是无辜的,张皇后更无辜。只因她生不出儿子,就只好装成个花瓶,听凭他人的摆弄,任由他人利用。皇宫大得很,吕雉强得很,为了某些目的,必然要牺牲某些东西,张嫣只是恰

汉朝历史 第四节 罪未罪兮误终身

  面对刘长的先斩后奏,汉文帝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治刘长的罪,砍了他的人头,以敬老丞相在天之灵;二是不治刘长的罪,默认他的所作所为,以削高祖之绿帽辱。>>  当然,刘长也没有闲着,他为刘长进行了“法辩述

汉朝历史 第四节 汉文帝习明政事

  文帝下诏说:“当春风和畅时,动植物都有复苏之乐,而百姓中的鳏寡孤独穷困者却在死亡的边缘挣扎,作为民之父母其心何安?众卿讨论一下该怎么进行赈济。”诏文又说“老人不穿棉袄不会感到温暖,不吃肉不会感到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