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取天下篇)

Posted 政权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取天下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取天下篇)

 “驱马北邙原,踟蹰重踟蹰。千年富贵人,零落此山隅。”东汉十二帝,除献帝之外,死后都葬在洛阳附近。邙山,是秦岭—崤山山脉的余脉,北临黄河,南俯洛阳,可谓风水宝地。其间丘冢遍地,墓碑林立。东汉帝陵向来有“北五南六”之说,邙山上的五座东汉帝陵之中,就包括开国皇帝——光武帝的原陵。

沧海桑田,原陵主人早已驾鹤西去,但他所创立的东汉王朝,却以厚重儒雅之姿,悬布在历史的星空中。东汉是独立的王朝,又是西汉的延续。在中国历史上,复活前朝的案例并不少见。西周之后有东周,西晋之后有东晋,北宋之后有南宋。然而既能复活前朝,又能发扬光大者,唯有东汉。

人心思汉。延续了二百多年的西汉王朝,在居摄三年(8年)寿终正寝。继立的新莽政权,又于地皇四年(23年)被推翻。已经习惯了大一统秩序的中国大地,陷入极度混乱之中。从关中到山东,从江淮到河北,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各种名号的农民武装,为争夺粮食、地盘和控制权而厮杀角逐。共同的敌人——王莽倒下之后,哪个集团能够平定天下,谁将成为中国大地的新统治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命题。这个命题的最终答案还没有揭晓,但是答案的选择范围似乎已经划定。

《历代画像传》中的“大树将军”冯异。冯异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为光武得天下立下重要战功

王莽改革的失败,引发了人们对刘氏汉朝的眷恋,形成了“人心思汉”的社会思潮。以刘氏子弟的名义,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号,容易得人心、聚人力。因此,当时起兵反对王莽统治的武装集团,其名义上的首领人物往往是刘氏宗室成员;非刘氏宗室者,要么诈称是刘氏子弟,要么以“辅汉”为口号,就连赤眉军这样的农民武装,也找了一个刘姓放牛娃当天子。清代学者赵翼总结这一历史现象时说,“汉自高惠以后,贤圣之君六七作,深仁厚泽,被于人者深……故虽时代改易,而民心未去,加以莽政愈虐,则思汉之心益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政权的一些基本属性大致确定,即国号应该为“汉”,皇帝应该姓“刘”。

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从族谱上推算,他是汉高祖的九世孙,属于宗室子弟。不过,在枝叶繁茂、人数众多的西汉宗室中,刘秀的地位并不显赫。据史书记载,年轻时的刘秀谨厚柔和,勤于农事,做过贩卖粮食之类的小生意。他曾经在长安游学,学习《尚书》,只能略通大义。他曾感叹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是汉代的高级官员,地位相当于九卿,负责京城警备巡防。阴丽华是南阳有名的美女。当一名威武风光的二千石官员,娶一个漂亮女人为妻,这大概就是青年刘秀的人生理想。

地皇三年(22年),刘秀与大哥刘縯在南阳起事,加入了以绿林军为主力的南方反莽队伍。第二年,族兄刘玄被推举为这支队伍的领袖,登基称帝,建立了更始政权。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发生在地皇四年(23年)的昆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这场战役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正是年仅二十九岁的刘秀。

当时,王莽派遣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统领数十万大军,从洛阳南下,直扑昆阳。大敌当前,众寡悬殊,诸将只想退避自保。刘秀说服众将,坚守昆阳,阻击莽军。他带十三名骑兵冲出重围,就近征调援兵,随后亲率三千猛士冲击敌阵,里应外合,大获全胜。昆阳之战,刘秀展现出深远的战略眼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说:“昆阳之战,光武威震天下,王业之兴肇此矣。”铫期、王霸等将领,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刘秀的忠实追随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艳萍分析道: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王莽军与绿林军的一次决战。在这次战役中,王莽军的主力被歼。这次战役使王莽政权和更始政权在力量对比上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刘秀一战成名,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地皇四年(23年)十月,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持续十五年的新莽政权彻底灭亡。此时,更始帝已迁都洛阳,虽然各地豪杰并起,称霸一方,但在人心思汉的形势下,世人基本上认可更始帝的汉统地位。进入长安后,更始政权定都长安。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削平群雄,克定天下

  刘秀称帝以后,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重大胜利,但是当时群雄并立,且都有相当的实力,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谋略家,刘秀并没有过于乐观。他在为自己的统一大业继续努力着。>>  东汉·冶铁水排(模型)刘秀即

历史人物 叶兑的《武事一纲三目》对朱元璋夺天下有何作用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那篇诸葛亮的《隆中对》吗?汉末时期,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刘备求贤若渴找到隐士诸葛亮,诸葛亮就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

历史人物 取这个名字的都是美女都当上了皇后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历史上一个神奇的名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我国历史上,因为单字名的广泛使用和人口基数的巨大,同名者可谓不可胜数。举例来说,在汉朝的开国功臣中,就有着两位"韩信",这两人,一

叶兑的《武事一纲三目》对朱元璋夺天下有何作用?叶兑有何才能?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那篇诸葛亮的《隆中对》吗?汉末时期,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刘备求贤若渴找到隐士诸葛亮,诸葛亮就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

汉朝历史 历史上对王莽的评价

  一般人提起“王莽”时,便自然而然地把“篡汉”两字续上去。再翻史书一读,总是离不开说他是西汉元帝皇后的弟弟、西汉平帝的舅舅。其人奸诈,依仗外戚专权,阴谋篡取刘姓汉朝天下。但他深恐人心不服,于是预先谦

汉朝历史 张良取履

张良取履  传统故事中的经典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汉朝历史 张良取履

张良取履  传统故事中的经典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

”天心取米”在汉朝不可能存在

汉武帝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算是辉煌的时期之一,民间一直有关于「”天心取米”的传说,口口相传很久,但历史上真的有这个典故吗?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咱们一起往下看!民间传说:相传,在汉武帝时期,有一

”天心取米”在汉朝不可能存在

汉武帝时期,在中国的历史上算是辉煌的时期之一,民间一直有关于「”天心取米”的传说,口口相传很久,但历史上真的有这个典故吗?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咱们一起往下看!民间传说:相传,在汉武帝时期,有一

汉朝历史 让刘邦戴绿帽子的人是谁

让刘邦戴绿帽子的人是谁?  汉高祖刘邦自布衣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历经十数年最终取得了天下。血雨腥风十几年历程,皇后吕雉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邦病死之时,太子刘盈只有16岁,经历了激烈的太子之争后,在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