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历史上对王莽的评价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历史上对王莽的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历史上对王莽的评价
一般人提起“王莽”时,便自然而然地把“篡汉”两字续上去。再翻史书一读,总是离不开说他是西汉元帝皇后的弟弟、西汉平帝的舅舅。其人奸诈,依仗外戚专权,阴谋篡取刘姓汉朝天下。但他深恐人心不服,于是预先谦虚恭谨、礼贤下士,假行仁义,当时天下人都齐声称颂王莽的圣贤仁义之名。后来王莽终从王太后处逼得传国玉玺,自立为帝。再读下去便引出“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卑躬下士时。若使当时身便死,一生忠伪有谁知?”这首诗来。如此,二千年来的历史便把王莽定性为一个“伪君子”和一个“逆臣贼子” ,使他遗臭万年。不过,我们不应不加思索地接受这个定论。事实上,当今也有多篇文章替王莽说几句好话,甚至尝试为他平反。现在谈谈。有说王莾之所以得到历史如此待遇,就在于一个“篡”字,和一个“伪”字。“篡”者,“取物而逆”之谓也,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叫做“篡”。史家称,王莾篡汉自立,开创了臣子夺取君主地位之例。中国是家天下的王朝,皇位继统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世袭制,即皇位必须从父亲那儿传承,有的因皇帝没有子嗣,继位者不一定是直系,但也必须是有血缘关系的天璜贵胄,才算正统合法。王莽是汉室外戚异姓,取而代之,自然被视为是不正当的继统,他又是这种逆取篡位的始作俑者,当然罪不容赦了。按照上述世袭制的继统标准,中国古代“篡贼”皇帝少说也有数十人。事实上,从商、周以来,举凡是成功转朝换代的人,那一个不是以下犯上、逆取簒位?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各国的开国之君几乎都是,今天人们较为熟知的曹丕、司马炎、杨坚、赵匡胤和胡亥、杨广、李世民、朱棣等也难脱其罪。前四人是开国皇帝,但他们都是前朝大臣,同王莾一样废主自立;后四人虽是皇室后裔,但却不是乃父确定的合法继承人,有的阴谋政变弑兄夺位,有的大动干戈赶跑侄儿登上宝座。李世民、朱棣即使被后人称颂为中国最好的皇帝之一,也洗刷不了篡位的骂名。史笔又怎能把
“篡”字作为王莽专利的一个商标呢?
至于王莽是否一个“伪君子”?我们应先重温一下当时的历史。自少,王莽已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 前22 年 ) ,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永始元年(前16 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及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 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卅八岁。翌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后傅太后、丁太后及其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前2 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 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掌管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公元1 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 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公元4 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公元5 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王氏命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从居摄二年(公元6 年)翟义起兵反对王莽,有人开始不断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建国元年。事实上,王莽的确是篡汉而取得帝位,而同时也是汉朝宗室所灭,所以从汉朝政权来看,王莽被视作「逆臣贼子」是理所当然。而他在取得帝位前的种种行径,更被视为作为「逆臣贼子」的理据,也可以理解。但连他清廉俭朴、礼孝长辈、谦恭下士、关心百姓等大可称道的人品,也被视为是奸诈巧伪,则似乎有点过份。
现代四大史学家之首的吕思勉也认为以汉朝为出发点的历史评价不公,即将王莽的优点全部用一个“伪”字掩盖。王莽本身博学,礼贤下士,孝敬母亲及寡居的嫂嫂,地位越高而对人越谦虚,而且自己与自己家人的生活始终接近清贫,甚至王莽的妻子因为穿着朴素出门迎客被认为是仆佣。吕思勉认为凡是作伪之人,必然是有所图的,而王莽篡汉称帝的目的达到之后,俭朴的生活,并无改变,一生作为如一,又如何能称其为“伪”?这使我想起隋杨广得位前后行径的对比,其“伪”得多矣!
如此看来,真不知是王莽的不幸,还是历史的悲哀?
不过,王莽也有他的缺点和错误。著名学者如钱穆、傅乐成、黄仁宇等俱谓他的理论完全是书生的政治,迷信复古,脱离现实,又无贤辅更猜疑部下。其败也,固然矣。
写到这里,不妨转转笔锋,谈谈那首被人传诵了千万次的诗。这诗原来出自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之三。全诗如下:
“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后世把后四句切割出来,又攺写成几个版本。因为琅琅上口,这诗传诵、引用了千年。王莽在一般人的印象,就被 “ 篡” 和“ 伪”这两个字定了形。恐非白居易始料所及。
相关参考
王莽是西汉元帝皇后侄,西汉末以外戚掌握政权。初始元年(公元8年)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当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他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改制。王莽将全国土地改称“
刘隆居摄元年(6)四月,王莽正为他摄行皇帝事而沾沾自喜,忽然从南阳(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传来消息,说安众侯刘崇在封地安众(今河南邓县西北)起兵,以匡扶刘氏、诛讨王莽相号召。王莽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
王莽和霍光是西汉两位著名的权臣,而后世经常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评价。霍光在王莽之前,忠于了汉室江山,而王莽专权之后却篡汉位,建立新朝,自己登基称帝。 实际上不仅后世将王莽和霍光放在一起比较,因为有
徐防徐防字谒卿,沛国铚县(今安徽临涣)人。其祖父名叫徐宣,在王莽所建立的新朝做过讲学大夫,为六经祭酒之一,享受上卿的俸禄与待遇,曾教过皇帝王莽“易”学方面的知识。其父名叫徐宪,在徐宣的指导下,从小就对
王莽之女孝平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她这一生? 孝平皇后王嬿是篡汉贼王莽的亲生女儿,她的父亲为了当上权倾朝野的国丈,逼着太皇太后答应了8岁的她与12岁的汉平帝刘衎的婚事,让她做了皇后。 两年之后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
王梁建武元年(25)六月二十二日,晴空万里,刘秀在高县(今河北柏乡)南郊祭祀天地,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七月十一日,任命王梁为东汉的第一任大司空。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今北京)人。王莽末年,王梁在
杜林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杜林的父亲杜鄴,汉成帝、哀帝年间曾做过凉州刺史。杜林从少年时代就好学深思,家中又多藏书,博学多闻,被当代人称为通儒。杜林青年时代出仕,先做郡吏。王莽失败后,天
卓茂早年求学长安,师从博士江生,有通儒之称,深得世人称赞。卓茂后来担任侍郎、密县县令、京部丞、太傅等职,封爵褒德侯。王莽篡汉时他称病辞官,东汉成立后,他出仕任职,得到光武帝刘秀的重用。 卓茂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