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克己欲抑己恶 旧兼新尽臣才

Posted 廷尉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克己欲抑己恶 旧兼新尽臣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克己欲抑己恶 旧兼新尽臣才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之一,文帝时期更是备受称颂,司马迁曾描绘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社会安宁,政治清简,人民安乐,生活幸福,俨然一幅桃源盛世图。它的产生,司马迁认为源于本人“德至盛也”、“岂不仁哉”,是文帝的仁德落实到具体政事而孵化出清明祥和的治世。

克己欲以厚天下

史料记载,历史上的仁君汉文帝有诸多嗜好。他好游猎,有一段时期“日日射猎,击兔伐狐”,以至于“一日再三出”,贾山曾为此切谏;他也好驰骋寻求刺激: “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

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 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袁盎一席帝王安危关系到国家社稷安定的话,让文帝放弃了个人嗜好,虚心改正。

后来有人献千里马 ,文帝“于是还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并命令“省厩马以赋县传”,减省御马以供给普通邮递。由此可见,贾山、袁盎的进谏不仅当时为汉文帝采纳,而且此后为他自觉运用,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嗜好之间,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不但能克己以从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汉文帝能抑己恶——控制一己之羞怒等负性情感——以从善。如过中渭桥惊舆马事件,廷尉张释之断为“一人犯跸,当罚 金”,而因受惊吓而恼怒不已的汉文帝认为处罚过轻,为之大怒,但当张释之以法为准绳力争后,“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良久”二字凸显出文帝内心 “私我”与“公法”斗争的程度,最终他却能去掉帝王的尊严而遵从国法,承认张释之裁断正确。文帝可谓是以其仁善推及百姓的仁君,他真正履践了儒家提倡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处事信条,以“仁”立身,以“仁”治民,以此为社会日臻于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

旧兼新以尽臣才

汉文帝做代王时,与长安诸大臣并无太多瓜葛,所以遽然被选中继承帝位,惊疑交加的汉文帝登位伊始,亲信从代地带来的宋昌、张武等:“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 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

宋昌领南北军直接保证了京城与皇宫外围的安全,张武为郎中令则使宫殿内的安全有保障。但是文帝作为一代贤君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以私心治国,最初的倚重并没有成为一种用人倾向,宋昌、张武后来没有成为权臣,而是各尽其才而已。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奉法不避纵横疆场,克己奉公雅歌投壶

  祭遵(?~33),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弟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他驰骋南北,屡立殊勋,治兵有方,笃好儒学,是一员难得的儒将。>>  一、奉法不避纵横疆场>>  祭遵从小喜好

出其不意 必看!古人的19种智谋:欲抑先扬

01.欲抑先扬明朝庄浪地方部落拭挫鲁麟,本为守甘肃的副将,他向朝廷要求当大将而没被获准。便依仗自己部落强大,向朝廷示威,以孩子幼小为由而擅离职守,自行回庄浪部落。面对这种情况,朝中有人主张封他为大将,有的...

历史秘闻 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

《近思錄》是南宋朱熹邀約呂祖謙(東萊先生)共同編纂的,書名取自《論語》「”切問而近思”之意。《近思錄》是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夏天十天左右編成的。朱、呂二人會面,是因為呂祖謙有鑒於朱子與陸九淵(象山先生)二

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

《近思錄》是南宋朱熹邀約呂祖謙(東萊先生)共同編纂的,書名取自《論語》「”切問而近思”之意。《近思錄》是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夏天十天左右編成的。朱、呂二人會面,是因為呂祖謙有鑒於朱子與陸九淵(象山先生)二

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

《近思錄》是南宋朱熹邀約呂祖謙(東萊先生)共同編纂的,書名取自《論語》「”切問而近思”之意。《近思錄》是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夏天十天左右編成的。朱、呂二人會面,是因為呂祖謙有鑒於朱子與陸九淵(象山先生)二

历史秘闻 请问孔子如何诠释仁?

请问孔子如何谓仁?分两部份,1.关于仁?2.诠释仁?对「克己复礼为仁」一语的解释  「克己复礼为仁」一语的解释最受争议的是「克己」的「克」字是否仅指克制、约束的消极义?还是可包涵修

请问孔子如何诠释仁?

请问孔子如何谓仁?分两部份,1.关于仁?2.诠释仁?对「克己复礼为仁」一语的解释  「克己复礼为仁」一语的解释最受争议的是「克己」的「克」字是否仅指克制、约束的消极义?还是可包涵修

历史人物 金朝诗人段成己简介,著有《江城子》《行香子》等作

人物简介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

历史人物 秦始皇为什么喜欢胡亥 历史上的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首,岂可得哉!”  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

尧姓的历史名人

尧暄:(?-495),北朝北魏臣。字辟邪,本名钟葵。上党长子(今属山西)人。文成帝时为中散。孝文帝始立三长,令暄为东道十三州使,更比户籍。暄从征及出使检察三十余次,皆有克己奉公之称。封平阳伯,后位大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