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钓鱼执法

Posted 皇后

篇首语:先学爬,然后学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钓鱼执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钓鱼执法

北宋王巩在《随手杂录》里写了一个故事:

宋初大将曹彬和潘美攻太原(当时的北汉都城),快要打下的时候,曹指挥部队却稍稍退却,潘美力争进兵,曹彬始终没有答应。

回到京城,潘美问曹彬为什么退兵不前。曹彬慢悠悠地说:“皇上曾经御驾亲征太原,我们要是把它攻下来了,一定很快被杀掉。”回到朝廷的时候,宋太祖问起这件事,曹彬回答说:“陛下神武圣智,且不能下,臣等安能必取?”皇上听了点头称许。

如果打下来了呢?有一句俗话说,大恩不言报。但有时候,是要报的,不是报答,是报仇。尤其你的受惠者是皇帝的时候。

人的心理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谁喜欢对自己有恩的人呢。还另有一个专供皇帝用的名词:功高盖主。曹彬比潘美更懂得政治智慧。万一大家都觉得你比皇帝还棒,你以后想造反了怎么办?要不然,为什么立国稳定之后,多数开国皇帝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诛杀功臣?

放到宣帝身上,还有另一层担忧:他的帝位是霍光把他捧上去的,捧得上去,也摔得下来。

当初,是霍光挑选了他,并亲自奉上皇帝玺绶的。霍光也因此食二万户侯,前后赏赐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

昭帝时,他的一门子弟全部沾光,儿子霍禹及侄子(一作侄孙)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弟弟霍山为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霍光临终时,宣帝亲自去看望他,听了霍光的心愿,马上拜霍禹为右将军。其葬礼,皇帝与太皇太后亲自到场,极尽哀荣。

霍光说要归政给宣帝,宣帝谦让不接,大小事情都先让人奏报霍光,然后再告诉天子;霍光每次朝见,宣帝都“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这是霍光在的时候。然而宣帝和霍光一起乘车的时候的“芒刺在背”,说明宣帝在忍。

此时,霍氏一族势力已经遍布朝廷,我们可以看看他们是怎么干的。

霍光的夫人霍显,开始修改霍光自己建造的坟茔,扩建到“北临昭灵,南出承恩”,又装璜奢侈,把良人婢妾幽禁起来守陵。霍府也大搞扩建工程,侍婢们穿得花花绿绿的在宅第中游戏。可霍夫人有特权啊,她还带着霍府的女誊经常跑到长信宫中玩呢,玩得天昏地暗,不分昼夜,因为皇后是她的嫡亲女儿。

霍禹、霍山们也一点不省心,同样在大治宅第,还在皇帝的上林苑平乐馆里斗鸡走马;霍云呢,轮到他上朝了,他还装病请假,在黄山苑中围猎,没有人敢说他。

演变到后来,霍家和御史大夫魏相家的奴仆争道,霍氏奴进入魏相府中,要踢坏魏相的门,御史向他们叩头道歉,这个奴才才离开。

这些都是细节,不过,在汉代,通常这些细节就足以让一位大官下狱,然后体面地自杀。可是,霍家没事。

>

魏相后来当上丞相,很受皇帝信任;平恩侯和侍中金安都能直接出入宫禁,官吏百姓也可以密封奏章上报,不必通过尚书霍山。又是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宣帝已经在剥离霍家的权力。此时,霍氏已经预知不好了。

因为霍显还干过一件更牛的事情,就是勾结医官杀了许皇后,以方便送自己的女儿当皇后。

霍氏当了皇后之后,依然不识礼数。其时,后宫中有上官太皇太后,与她是一对可笑的亲戚。按亲族来论,上官氏是霍氏的外甥女,是晚辈;按夫族来论,上官氏是霍氏的叔婆,是长辈;按国家宗庙来论,上官氏的太皇太后身份又压了霍氏的皇后身份两头。

可是结果呢,上官氏对霍氏“常竦体,敬而礼之”,对霍氏直身而立,尊敬有加。(日后,“霍光诸女遇太后无礼”便成了一条罪状)宣帝前后有两任皇后,许皇后节俭孝顺,对上官氏孝顺;霍氏却舆驾侍从甚盛,赏赐官属以千万计:这一对比,高下就出来了。

我还没有提在霍显的授意之下,霍皇后屡次欲给太子下毒而未遂的狗血剧呢。

宣帝也是一个掌控能力很强的人,霍氏干了什么他是心里有数的。包括霍显杀死许皇后,他也早有耳闻。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对霍皇后专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专宠,霍氏一家才那么放心大胆。

假如我们做事后,到底宣帝是真心喜欢霍氏,还是在下一步隐忍的棋呢?你猜。宣帝给霍光、给霍氏一族如此多的荣耀,是不是也是他想除去霍氏的计划的一部分呢?

霍光死后三年,霍氏就因为谋反被族诛了。当然,他们一点也不冤。他们遇上了皇帝的钓鱼执法,当然不冤。

相关参考

隋朝历史 钓鱼执法"抓贪官

同样是头顶巨大荣誉光环的帝王,隋朝开国君主隋文帝杨坚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一位较为贤明开化的君王,经过他前期的治理,隋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难得的富庶和安定局面,所有这些,与杨坚铁面肃贪的措施不无关系。他积极强

郑庄公导演了历史上第一起钓鱼执法 共叔段之乱

郑庄公姬姓,名寤生(前757年—前701年),为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他代表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期间的一个诸侯,也代表了春秋战国诸侯行为模式的一个典范,此人雄才大略富有野心,然而此篇是要介绍关於他的一场战

郑庄公导演了历史上第一起钓鱼执法 共叔段之乱

郑庄公姬姓,名寤生(前757年—前701年),为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他代表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期间的一个诸侯,也代表了春秋战国诸侯行为模式的一个典范,此人雄才大略富有野心,然而此篇是要介绍关於他的一场战

汉朝 董宣执法如山

董宣执法如山洛阳是东汉的首都。在京城里,达官显贵,皇亲国戚,比比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政治势力,巧取豪夺,鱼肉百姓,根本不把地方官吏放在眼里。那时候,有个叫董宣的人,受高密侯邓禹的推荐,当上了洛阳县令。

汉朝历史 强项令董宣

强项令董宣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

1988年,美苏军舰黑海相撞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连串动作引发又一轮中日对抗。有媒体称,为应对日本方面的挑衅,中国可能会更多地派遣公务船只出入相关水域,由于海上执法斗争的特殊性及公务船“非武装”的现实,发生撞船之类摩擦事件的可能性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于定国简介

汉代人物本名:于定国所处时期:西汉出生地:东海郯县作古时候:前40于定国人物平生于定国少年随其父进修执法。其父作古,于定国顺次担负狱史、郡决曹,后来到长安补廷尉史,因其材高被举为侍御史,转任御史中丞。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石显简介

汉代人物本名:石显字号:君房所处时代:汉代重要造诣:西汉元帝时佞臣石显人物汉宣帝时代,《汉书·萧望之传》:“初,宣帝不甚从儒术,任用执法,而中书阉人用事。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明习文法,亦与车骑将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杜周简介

汉代人物中文名:杜周别号:杜长孺国籍:西汉民族:汉族出生地:南阳郡杜衍县死日期:公元前95年职业:御史中丞子女:杜甫,杜牧杜周汉武帝时期,以执法严刻着称的,除张汤外,另有杜周、赵禹、王温舒、义纵、减宣

汉朝历史 清官赵广汉为什么被腰斩

  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涿郡蠡吾县(今河北博野县)人,一代名臣,执法不避权贵,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汉昭帝后期及前期(公元前73年前后)。赵广汉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以廉洁和礼贤下士出名,先被推举为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