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汉武帝借以大规模反击匈奴的基础

Posted 骑兵

篇首语: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汉武帝借以大规模反击匈奴的基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汉武帝借以大规模反击匈奴的基础

  汉朝同匈奴的百年大战,是人类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骑兵会战之一。战败的北匈奴西迁欧洲,罗马帝国还无力抵挡,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汉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战斗力。汉朝被称为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其兴盛很大程度是由「马政」为基础的骑兵支撑,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都是骑兵指挥官。

  骑兵横空出世后,即成为古代欧亚大陆上决定胜负的关键兵种。步兵除凭借城郭、山险、水网和雨林等地势之利,野战绝难与之争锋。汉初天下甫定,江山残破凋零,据载「将相或乘牛车」,马匹奇缺可想而知。

  刘邦以四十万步卒抵御单于所率十万劲骑,遭大败后求和,此后汉室主要依托长城消极防御,并以假冒公主和财帛「和亲」,以缓匈奴南下劫掠。经文帝、景帝两代六七十年休养生息,仓储充实,牲畜大增。汉武帝登基时官马即达四十万匹,并出现「庶众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之繁荣景象,才有了建立骑兵集团与匈奴对等较量的基础。

  西汉初年,当政者除大力养马,又发展了马甲、马鞍、马蹬,使骑手能腾出双手交锋,还能得到护甲保护。此时社会上层还有崇尚骑射之风,从皇家上林苑伴驾至民间聚会,豪门子弟都以驱骏马竞风头为荣。汉武帝依仗这一实力,于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经汉室几代征战,至公元前36年汉军攻陷郅支单于城,匈奴一部投降一部远迁,对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的致命威胁至此消除。

  汉匈战争期间,汉军骑兵在速度、冲击力、载动力和骑术方面都不逊于对手,数量还多于匈奴,从而改变了此前以步对骑、以慢应快的被动局面。汉军拥有庞大的骑兵集团,又能通过历来步兵难以逾越的长城外数百公里缺水地带,一再向漠北草原出击,就此有了寓防于攻的主动地位。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实施的最大一次出击,动用骑兵14万,步兵和运输人员数十万,还有运输马十万匹。此役一度占领匈奴生息中心区,迫其逃向「北海」(贝加尔湖)一带,汉军也因染疫和征战死兵数万、亡马十万匹。

  武帝晚年派李陵北进时,只能给五千步卒,结果遭匈奴骑兵追攻覆没,证明马匹经久战消耗巨大,汉军不得不停顿攻势以恢复经济并补充马匹。为取得「汗血马」改良马种,武帝还不惜派兵千里远征大宛,「马政」已成为当时头等战略产业。汉朝经百年持久消耗战终于击败匈奴,也是优势经济实力支撑的马业胜利。

  汉武帝消除外部威胁主要依靠劲骑,对内统治又首创「独尊儒术」,重文轻武的迂腐之风此后逐渐开始侵蚀上层。西汉末年和东汉中期的人口都发展到六千万以上,古人又没有科学的生态观念,从《汉书食货志》可看出中原的森林、草场多被耕田挤占,内地养马既缺草料又无驰骋驯养之场。东汉时马匹数量已较西汉减少,战马则主要靠西凉(如今甘肃、宁夏一带)供应。此时刘氏朝廷对各地豪强的控制能力大为下降,已萎缩的养马业和骑兵又被地方军阀掌控。

  公元189年,在黄巾造反促成地方割据形成的纷乱之中,野心勃勃的董卓率领拥有国内最强骑兵的西凉军进入首都洛阳。后人传说的赤兔宝马,便在这支劲骑之中。袁绍等各派军阀都以步兵为主,同西凉军不敢交锋,仅有曹操与之一战也立遭大败。董卓及其部将依仗这支国内最强的骑兵集团,将汉朝皇帝作为傀儡并劫持西行,还毁灭了洛阳和关中地区。此后,中国陷入了长达四百年的割据混战和社会经济大倒退的黑暗时期,直至隋唐时期才恢复到汉朝全盛时的人口、马业水平,社会历史的进程为之付出惨重代价。

  战马就是装备。恢宏大汉,兴也马政,衰也马政。建立庞大骑兵北击匈奴获胜,中国封建经济进入第一个繁盛期方得到基本保障。汉末不重马政,对这一古代具有头等战略意义的产业疏于经营,不可避免地导致军力大衰及天下大乱之悲惨结局。为祸之烈,莫此为什!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为什么秦朝可以北上打败匈奴,而汉朝却经常被匈奴欺负呢

匈奴,这一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袭扰中原王朝的强大游牧部落,在汉朝才逐渐消失,而在其强势之时,正是秦汉之际,那么为什么秦朝可以击溃匈奴(公元前214年,蒙恬率军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军事反击行动),而是到了1

汉朝已经大败匈奴,为什么还要和亲呢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朝的故事。从刘邦和亲到汉武帝反击,汉匈关系在汉武帝时期发生逆转西汉初年,此时的北方匈奴已经逐渐强盛,而历经战乱的

汉朝历史 平匈奴仅一年即花一百亿

 汉武帝全面扩张的背后:平匈奴仅一年即花一百亿  年轻的汉武帝通过独尊儒术,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发动了一系列对匈奴的反击战,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同时开展了全面的

汉朝历史 平匈奴仅一年即花一百亿

 汉武帝全面扩张的背后:平匈奴仅一年即花一百亿  年轻的汉武帝通过独尊儒术,确立了大一统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发动了一系列对匈奴的反击战,解除了匈奴的威胁;同时开展了全面的

汉朝三次反击匈奴的战役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自古以来,中外在战争中先发制人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在此仅谈汉朝三次反击匈奴的战役。  第一次反击:  公元

汉朝历史 第四节 死不低头的苏武

  上台之后,与匈奴人发生了大规模的、长期的战争,让匈奴人实力大为削弱,再无力与汉朝人对抗,渐渐迁徙到大漠更北部的地方。之后十几年时间,汉匈之间再未发生军事冲突,匈奴单于开始向汉武帝求和,经常派使者前

历史人物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场荡气回肠的战史,正是汉朝反击匈奴。>从开国初年受困于匈奴入侵,不得不以和亲换和平的屈辱,再到六十年卧薪尝胆后,汉武帝亮剑匈奴的滚滚征程。热血一吼的汉军,以追亡逐北的慷慨战斗,不但一

中国古代战争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汉朝初年,北方匈奴处于鼎盛时期,不断南侵,并占有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伊克昭盟一带),汉王朝无力反击,刘邦采取“

卫青和霍去病 大汉盛世抗击匈奴的杰出将领

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为反击匈奴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也是匈奴人真正认识到了汉人的可怕。武帝时期闪耀在大漠抗击匈奴的两位名臣事迹将千古流芳,卫青和霍去病正是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将领......公元

历史秘闻 皇帝:谁最爱我

汉武帝在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前,汉朝的府库中堆满了钱粮,甚至因为钱太多,串钱的绳子都断了。正是靠着这种殷实的家底,汉武帝才敢对匈奴发起了长达数十年的反击战争。而为汉武帝存下这份家业的,就是西汉最著名的勤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