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要设立武功爵?又为何无疾而终?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别在该厚脸皮的年纪里过度在意自尊,别在该努力的年纪怨天尤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要设立武功爵?又为何无疾而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汉武帝为何要设立武功爵?又为何无疾而终?
我是目前已经知道汉武帝设立武功爵之内容了,但是不清楚为什么汉武帝要设立武功爵?还有为什么武功爵到后来会无疾而终?想请各位知识家们帮忙解答一下,谢谢!
1、设武功爵的原因
汉武帝时,为筹集军费,令民买爵而设的赏官之称。《史记·平准书》:“﹝有司﹞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 裴骃集解引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左庶长,十一级曰军卫。此武帝所制,以宠军功。”《汉书·食货志下》:“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 ” 颜师古注:“此下云'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今瓒所引《茂陵中书》止于十一级,则计数不足,与本乖矣。或者《茂陵书》说之不尽也。”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等大量耗费,财力拮据,故千方百计,开辟财源。《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说,“买官赎罪”,是为“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有司请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减〕罪;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其“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诸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千夫如五大夫”。颜师古解释说:“五大夫,旧二十等爵之第九级也。至此以上,始免徭役,故每先选以为吏。千夫者,武功十一等爵之第七也,亦得免役,今则先除为吏,比于五大夫也。”。“其有罪又减二等;爵得至乐卿”。颜师古解释说:“乐卿者,武功爵第八等也。言买爵唯得至第八也。” [10]武功爵除了奖赏军功之外,更用于卖爵,这是在汉文帝规定之外,新增卖爵途径。
当时除增设卖武功爵之外,也开始增设卖官制。“入财者得补郎,郎选衰矣”。[11]“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终身复,为郎增秩,及入羊为郎”。“是时,豪富皆争匿财,唯卜式数求入财以助县官,天子乃超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以风百姓”。“始令吏得入谷补官,郎至六百石”。“吏迁补高官,郎又就增其秩,得至六百石也”。[12]黄霸“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后复入谷沉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13]杨仆“以千夫为吏” 。[14]当时通过买爵补吏,再由吏升官,是一条入仕途径。
2、武功爵没落的原因
汉仍承秦二十等爵(武帝时改彻侯称列侯),其中七大夫以上为吏爵,可令食邑;七大夫以下为民爵,只及其身与户。后其爵渐轻,武帝时在此之外,又特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规定立功受爵的将士可以补吏,可以赎罪,功劳超等者,大者封侯,小者补郎,使受爵者得到实际利益。但是,由于规定了武功爵可以买卖,所以也就无法避免爵位朝轻、滥方向发展。东汉时期,由于征辟、察举和任子等制度基本上垄断了官吏选拔权,虽二十等爵仍在,其作用已式微而益轻,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其余的后来几乎名存实亡。东汉末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又设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皆为不食租的虚封。
相关参考
汉武帝刘彻为何要提倡孔子之学,而抛弃当初汉高祖刘邦所提倡的老子之学?原因何在?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独尊儒术很大程度就是某个统治者个人决定了一个民族的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秋,老天已向69岁的招手了。一天,老皇帝突然找了个借口狠狠斥责年轻貌美、且一直受宠的钩弋夫人,吓得她赶紧摘掉首饰,跪在地上叩头谢罪。但汉武帝怒气不减,敕令将她送进掖庭监狱。爱妃
汉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值得后人铭记的一段历史,他为我们带来了空前的威严和足够的自信。它用那个朝代的名字,给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永远的标签——汉。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盖世无双。数次北伐匈奴,将彪悍
卫青是西汉的名将,也是汉武帝的大舅哥,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姐夫,并且在和匈奴的作战中,立下大功。不过这个人很低调,在汉武帝面前总是谨小慎微的。卫青为何要如此:> 其一,出身低微。卫青出身不大好,他的
元狩二年的夏天,在春天收获匈奴人的祭天金人之后,霍去病又再次率兵攻打祁连山,与匈奴浑邪、休屠二部遭遇。 在汉匈的这场战争中,年少英勇的天才大将霍去病,带领汉家军队获得了胜利,将大
汉武帝的首任皇后陈阿娇简介陈皇后为何被废? 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为什么要互换戒指呢?因为这个时候的戒指不是一个装饰品,而是承诺的载体。这是现代男女对婚姻、对感情的定义,而古人对感情也有着非比寻常的看重
李广,李敢和李陵祖孙三代是汉武帝一朝非常具有悲剧色彩的三人。李广终其一生没有完成封侯的夙愿,李广带着没有完成的愿望自杀而亡。李敢因功被封为关内侯,却因为打伤卫青而被霍去病射死。做为遗腹子的李陵,也因为
导读:爱新觉罗·福临,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三十日戌时生于盛京皇宫之永福宫。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太宗皇帝在端坐中突然无疾而终,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并于顺治元年(
为何说卫长公主最受汉武帝宠爱卫长公主儿子是谁? 在汉武帝有记载的六位公主中,最宠爱的女儿,莫过于卫子夫为其生的第一女卫长公主。卫子夫荣宠几十年,儿女又都是嫡出,自然受汉武帝宠爱。 卫长公主是女儿,
汉宣帝刘询的祖父刘据是的儿子,卫子夫因阿娇无子又善妒被废除后,被封为皇后,后晚年宠爱另一个妃子勾弋夫人和她怀胎14个月所生的儿子(相传尧也是怀胎14月所生,汉武帝为此特建尧母门),使一些小人以为已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