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有多盛大 景颇族节日
Posted 景颇族
篇首语: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有多盛大 景颇族节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有多盛大 景颇族节日
景颇族能歌善舞,他们有许多形象生动的舞蹈。在许多节日庆典活动中,景颇族都举行歌舞活动。最主要的节日有“目脑(总戈)”节、新米节和采花节。
“目脑”的意思是“大伙跳舞”。每逢庆祝五谷丰收,迎接贵客,纪念重大节日,男婚女嫁,亲人团聚等场合,都要举行不同规模的目脑(总戈)。传统盛大的目脑(总戈),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几天内举行,时间四至五日不等。选双日歌舞,忌单日进行。
每逢节日,景颇族的男女老少便齐集广场,穿着盛装。小伙头戴洁白的包头镶缀着红穗,姑娘们穿着黑丝绒短衫,身佩彩珠,颈戴项圈下围彩色夺目的羊毛花裙。“木脑”广场的中心,竖立着木脑桩。木脑柱一般高约二十米左右,是用两块栗木板制成。木板两侧都画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右侧常常画的是蕨菜,它在景颇族人们心目中是团结和向前的标志;左侧往往画的是一个四方形等分的三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又涂上一种颜色。在两个木柱之间交叉看两把银光闪亮的大刀。在木脑柱的旁边还树有两块大木板,各高八米左右,上面也是图案饰绘。
横匾上画有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下面磺匾画的是家畜,农作物,紧靠木脑柱和横匾,是两座仰望未来的高台,围绕高台的木桩,挂有各种具有乐器,直径一米左右的八面鋩锣,两个长二米的大皮鼓以及其他乐器,最外层的竹篱笆,开两道门。
“木脑”开始,与会人们欢腾。先是礼乐齐奏,笙管、大鼓、铓锣金声玉振,音响交杂,悦耳动听,然后是一列景颇族妇女出场,她用头顶着礼物花篮内装着鸡蛋、糯米、米酒,从篱笆的右门轻举脚步,进入会场。这时礼炮骤鸣,欢声雷动,来自各地的景颇族同胞,赠物敬酒,翩翩起舞。仪式一经揭开,要跳两个通宵,从晚到晨,从晨到晚。
景颇族“目瑙”舞有何特别之处 景颇族舞蹈
“目瑙”为景颇支系语,“纵歌”为载瓦支系语,近几十年来,习惯地称为“目瑙纵歌”,意为聚集在一块场地上跳舞。原属祭祀性舞蹈盛会。
景颇族的宗教信仰为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他们把鬼分为三类:一类是天上的鬼,以太阳鬼为最大。一类是地上的鬼,以地鬼为最大。一类是家鬼,以:“木代”鬼(只有山官家才能供的)为最大,而“木代”鬼也是天鬼之一,因此权力最大,景颇族最大的祭典“木脑”“纵歌”,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办的仪式。过去山官家举行“目瑙”一般是四、五年一次,它象征着山官的权势。举行时,辖区内百姓都要参加,并以村寨为单位送各种祭品,其中主要是牛,每次“目瑙”要杀十几头至几十头牛。
届时景颇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从几十里以至几百里外赶来参加,男的手拿长刀,女的手拿花圈或彩巾,在董萨(祭司)带领下起舞。董萨身穿长袍,头上插着孔雀羽毛或其它鸟类的羽毛,握住长刀,在两面鼓伴奏下,边唱边舞。舞蹈场地上立着四棵木柱,上面画着各种规定的图案花纹。据说这些图案,就是景颇族祖先由西北高原南迁的路线。领舞者带领群众按此图形路线起舞,那怕舞蹈者数以千计,也不会走乱。
舞蹈动作不复杂,但舞步刚健,节奏明快,队形变化有序,气势壮观。“窝然……窝然”的歌声,显示了景颇族对祖先及故地的怀念崇敬,对本民族迁徙斗争历史的赞颂;充满了整个部落和民族团聚的欢乐,也象征着整个部落和民族的吉祥幸福与兴旺发达。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景颇族群众逐渐去掉其中祭祀“木代”鬼的内容,成为了景颇族一年一度最大的群众性节日盛会,定期农历正月十六日开始举行。
相关参考
“目瑙”为景颇支系语,“纵歌”为载瓦支系语,近几十年来,习惯地称为“目瑙纵歌”,意为聚集在一块场地上跳舞。原属祭祀性舞蹈盛会。景颇族的宗教信仰为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他们把鬼分为三类:一类是天上的鬼,以
“目瑙”为景颇支系语,“纵歌”为载瓦支系语,近几十年来,习惯地称为“目瑙纵歌”,意为聚集在一块场地上跳舞。原属祭祀性舞蹈盛会。景颇族的宗教信仰为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他们把鬼分为三类:一类是天上的鬼,以
为了能参加盛大的《木脑纵歌》集会,不少人在活动的前一两天就踏上赶赴会场的路程。正月十五日清晨,来自各方的人们身着盛装陆续集中到集会广场,等待着活动的开始。届时,在盛会中参加礼仪的姑娘们,各个头戴红穗筒
景颇族认为谷子是狗从天上带来的,所以忌吃狗肉。在景颇山寨,放枪放炮不能只放三响,因为放三响表示报丧。景颇族男人的长刀、火药枪、挎包和衣物,忌讳妇女触摸或从上面跨过。“目瑙”是景颇族传统盛大的节日,不分
景颇族认为谷子是狗从天上带来的,所以忌吃狗肉。在景颇山寨,放枪放炮不能只放三响,因为放三响表示报丧。景颇族男人的长刀、火药枪、挎包和衣物,忌讳妇女触摸或从上面跨过。“目瑙”是景颇族传统盛大的节日,不分
集中居住在我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系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支。据古籍记载和传说,景颇族先民是我国古老“寻传蛮”中的一部分。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山区,唐代时沿横断山脉南迁到澜沧...
“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
景颇族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历史悠久而又别具丰采。就其性质大致可分为:欢庆自娱性舞蹈,如“目脑纵歌”、“整歌”、“叮歌”。祭把丧葬舞有“格本歌”、“恩港斋”、“金寨寨”。表演性舞蹈有“刀舞”。有些景颇
景颇族的民间舞蹈,蕴藏丰富,历史悠久而又别具丰采。就其性质大致可分为:欢庆自娱性舞蹈,如“目脑纵歌”、“整歌”、“叮歌”。祭把丧葬舞有“格本歌”、“恩港斋”、“金寨寨”。表演性舞蹈有“刀舞”。有些景颇
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是“木脑”盛会。每到夏历正月十五那天,数百里山乡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鸣枪放炮,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举行“木脑”盛会时,吹响高亢嘹亮的洞巴,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