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人用三百多块砖拼出竹林七贤 南博镇馆之宝
Posted 竹林七贤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朝人用三百多块砖拼出竹林七贤 南博镇馆之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朝人用三百多块砖拼出竹林七贤 南博镇馆之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简称“竹林七贤”砖画),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是1960年在雨花台区西善桥宫山大墓中发现的。
很多人认为,“竹林七贤”砖画只是一座南朝墓中特有的艺术品,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专家在研究后发现,就像现代人喜欢搞室内装修一样,南朝人按照生前的地位、身份,其死后墓中也有不同等级的“装修”。“竹林七贤”砖画就是最高等级的“装修”。近日,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编纂的大型画册《南朝真迹》出版,介绍了近五年以来在南京发现的几座南朝墓中的“竹林七贤”砖画。
“砖印壁画”最早发现于南京
砖印壁画是一种带有鲜明六朝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墓葬装饰艺术。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南京发现的西晋、东晋墓中,古墓墙壁上的装饰,常见的是单体画像砖。也就是一块砖的侧面是一幅画面。这一局面在东晋时期被打破,不久就出现了多块模印纹饰砖组合起来表现一幅画面的新形式,也就是“砖印壁画”,南朝曾风行一时。
“通俗地说,就是每一块砖的端面、侧面都有模印的不同图案,每块砖就像拼图一样,几十甚至几百块砖放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图案,用来装饰墓室。”考古专家介绍。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砖印壁画,就是出现在南京。1957年,南京的考古工作者在迈皋桥附近万寿村发掘了一座东晋“永和四年”纪年墓。墓中发现三块墓砖的端面组成一幅猛虎图案,旁边有“虎啸山丘”四字隶书铭文。
此后,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南京、江苏丹阳、河南邓州、福建闽侯、江苏常州、江苏扬州、浙江杭州等地先后发现十几座带有砖印壁画的南朝墓葬,图案有武士、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狮子、飞天等。
“竹林七贤”用的砖头最多
在各种砖印壁画中,“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所占面积最大,所用砖头最多,也最为引人注目。《南朝真迹》一书透露,1960年,南京西善桥宫山发现一座大型六朝墓,墓中首次发现“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此后,“竹林七贤”又出现过几次。1965年发掘的丹阳胡桥鹤仙坳南朝墓、1968年发掘的丹阳胡桥吴家村南朝墓中均发现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
学者考证后发现,凡有“竹林七贤”砖画的南朝墓,等级都极高。西善桥宫山大墓,被认为是南朝陈废帝陈伯宗的陵墓;丹阳鹤仙坳南朝墓被推定为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丹阳胡桥吴家村南朝墓被推定为齐和帝萧宝融恭安陵。
从1968年之后,虽然江南各地特别是南京,屡屡有南朝墓被发现,且很多墓中都有砖印壁画,但“竹林七贤”再也没有出现,这一状况持续到2010年。
南朝帝陵的“标准配置”
《南朝真迹》介绍,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雨花台区石子岗雨花软件园发掘一座南朝墓,发现了“竹林七贤”壁画砖;2012年,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乌龟山发现的一座南朝墓中再次出现“竹林七贤”壁画砖;2013年,栖霞区狮子冲发现两座南朝大墓,其中一座墓中出现了半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这两座南朝大墓的墓主,后来被考证为梁昭明太子萧统以及其母亲丁贵嫔。
迄今为止,考古专家已经在南京、丹阳两地的六七座南朝大墓中,发现“竹林七贤”砖印壁画以及零散壁画砖,这些墓的等级都非常高,可以确认身份的墓主都是皇帝级别的。
“可以说,‘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印壁画是南朝帝陵的‘标配’,即便有例外,墓主也是皇族中级别极高的人物,最起码是王侯。”考古专家介绍。
南朝人怎么完成这幅大拼图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大型砖印壁画由三百多块壁画砖组成,每一块图案都不一样,令人叹为观止。那么,南朝人是怎么烧制出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拼图般的壁画呢?
南京博物院的罗宗真研究员认为,南朝人应该是先在整幅绢上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好,然后分段刻成木模,印在砖坯上,烧成数百块砖头。最后一一拼接而成。
那么,如此众多的砖头,就像一块块小拼图,古人是如何完成这些拼图的呢?《南朝真迹》给出了答案。南京的考古专家发现,在一些壁画砖的正面,都有铭文,如“嵇上行十五”、“嵇上行廿四”、“嵇上行卅四”等,“嵇”代表竹林七贤中的“嵇康”,这些铭文是指示性的文字,是提醒工匠,在砌筑墓室壁画时,这块壁画砖所在的位置,保证工匠快速准确地完成这幅大型拼图。
相关参考
1960年4月,在江苏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的一位南朝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发掘了一组大型拼镶砖印壁画。全画由648块长方形青砖拼镶而成,分为左右两块,对称分布在主室南北两壁,每块各长244厘米,高88厘米。
在“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省休宁县的“中国状元博物馆”的珍藏文物中,有一件被称作“镇馆之宝”的孤品文物非常珍罕,它就是金德瑛《状元手书家训》。它是休宁籍状元金德瑛(1701—1762)亲笔手书于清乾隆庚
昨天,南京六朝博物館官方微信上的一則資訊引起不少文物愛好者的濃厚興趣,在該館藏著一組錯版的「竹林七賢拼磚畫」。無獨有偶,長期關注歷史文化的「主題南京網」站長老邵也在該網站寫了一篇關於南博「竹林七賢磚畫
昨天,南京六朝博物館官方微信上的一則資訊引起不少文物愛好者的濃厚興趣,在該館藏著一組錯版的「竹林七賢拼磚畫」。無獨有偶,長期關注歷史文化的「主題南京網」站長老邵也在該網站寫了一篇關於南博「竹林七賢磚畫
九龙九凤冠是明朝孝端皇后的凤冠,前有九条金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与后部的一只相互映衬,富贵无比。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级别的典藏,2002年就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这顶
九龙九凤冠是明朝孝端皇后的凤冠,前有九条金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与后部的一只相互映衬,富贵无比。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级别的典藏,2002年就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这顶
溥仪,两岁的时候登基称帝,在位四年的时间。6岁的时候,隆裕太后代替皇帝颁布了退位诏书,这也标志着清朝的灭亡,溥仪成了清朝末代皇帝,也是我国封建史上最有一位皇帝。尽管溥仪不再是皇帝,但按照之前与袁世凯等
农民下地干活,无意间挖出一件文物,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在,它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时间,只能从史书上了解西周的历史文化,这一时期的文物就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那些刻有铭文的青铜器
吴家大院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之间,洹水北岸的历史名村武官村前街。大院始建于明清时期,为中国传统的砖瓦木制建筑结构,共三进九门相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东西宽30米,南北长约100米,
博物馆发现一文物,花30元将它买走,现为镇馆之宝,禁止出国展览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位名叫陈堆的男子,在后院挖出了一件大约15公斤重的金属。第二年的时候,由于陈堆要出远门,就将该金属交给儿子陈湖,让他好好保管。陈湖觉得它体积太大,放在家中也没啥用,就带到废品站给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