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北洋军阀割据争什么

Posted 军阀

篇首语: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北洋军阀割据争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北洋军阀割据争什么

 北洋军阀割据争什么

  文/吕琮

  《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一课,涉及张勋复辟、府院之争、护法运动等内容,理解这些事件的相互联系,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教材处理中的难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必须清楚上述事件所依托的时代背景。从国际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鏖战正酣,欧洲诸强无暇东顾,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敌手。从国内看,袁世凯死后,缺乏一个能控制全局的人物,冯国璋、段祺瑞、唐继尧、陆荣廷等军界实力人物冲突不断;加上列强各扶一派,分而治华,造成这一时期中国“割据纷争”的局面。

  其次,要理解当时存在于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四个争论焦点。

  一是新旧“约法”之争。袁世凯死后,民国总统一职空缺。段祺瑞根据袁世凯一手炮制的《中华民国约法》,主张副总统黎元洪任总统。而唐继尧等西南军阀认为袁世凯解散国会、撕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均属非法,应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让黎元洪出任正式大总统。结果,段祺瑞作了让步。1916年6月,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同时恢复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二是“府院之争”。1917年2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中国政府和它采取一致行动,并提议借款给中国作参战费,企图将中国政府引向追随美国的道路。不久,日本也怂恿段祺瑞参战,同样答应借款给段祺瑞编练参战军队,而且军队练成后,可以不必到欧洲打仗,先用以清除内乱。段祺瑞认为有利可图,积极主张参战。美国见势不利己,便唆使黎元洪、冯国璋缓议宣战,以遏制日本在华影响及段祺瑞实力的膨胀。黎元洪与直系联手,又以英美为靠山,罢免了段祺瑞,黎元洪和直系军阀在这一轮较量中暂获成功。

  三是复辟与反复辟之争,也是“府院之争”的继续。在府院之争中暂时失意的段祺瑞,决心武力讨黎。别有用心的徐州军阀张勋向黎元洪提出愿进京调停。段祺瑞也想借张勋之力实现倒黎目的,加上日本、俄国、德国的支持,张勋便有恃无恐,北上天津,通知黎元洪必须解散国会,否则兵戎相见。手无兵权的黎元洪无奈照办。张勋进而抬出溥仪,复辟帝制。而和张勋貌合神离的段祺瑞,看到倒黎目的已实现,便站到张勋的对立面,组织“讨逆军”攻入北京,借助全国上下反复辟怒潮,赶走张勋,自己则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自居,重任国务总理,可谓名利双收。

  四是“武力统一”与“和平统一”之争。袁世凯死后,和北洋政府并立的还有西南滇系、桂东军阀,山西晋系军阀等,北洋政府面临“统一全国”的任务。在统一的途径上,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即以直系军队为主力,消灭西南军阀和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同时使直系势力受到削弱。针对这一图谋,冯国璋主张“和平统一”。孙中山利用西南军阀倒段护法也暂时成为可能。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成为战胜国,它不愿看到自己在华利益的维护者直系和西南军阀相互厮杀,于是向段祺瑞施压,迫使其“武力统一”计划破产,段祺瑞下台,同时,“和平统一”的实施,又使西南军阀抛弃了孙中山的“护法”旗号,成为护法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袁世凯死后谁出任总统并不重要,总统选举的法律依据才是关键;黎元洪和冯国璋主张中国暂缓参战,并非反对参战;段祺瑞极力反对张勋复辟,并非真心拥护共和;“和平统一”的结果却是军阀割据的继续存在。这些光怪陆离的政治假象还告诉我们,谋求利益是推动各派政治势力明争暗斗的“无形的手”,也是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各扶一派的最主要原因。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北洋军阀割据时,河南省为何独“逍遥”

   当笔者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时,有几位学生针对《北洋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向我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

高中历史 北洋军阀割据时,河南省为何独“逍遥”

   当笔者讲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时,有几位学生针对《北洋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向我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

高中历史 印巴纷争争什么

  印巴两国的积怨可以追溯到1947年。历史上印巴两国曾为一个国家──印度。印度曾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4日,南亚次大陆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终于迫使

高中历史 印巴纷争争什么

  印巴两国的积怨可以追溯到1947年。历史上印巴两国曾为一个国家──印度。印度曾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4日,南亚次大陆人民以“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终于迫使

此人原本有实力跟李世民争天下,只因走错一步,导致自己死于非命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世民、程咬金、秦叔宝、李密、徐世勣、李靖、王世充、杜伏威,哪个不是搅动风云的人物。他们或是割据军阀,或是起义领袖,或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或是一刀毙命的猛将,反正都留在历史中。

高中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因的比较

 工农武装割据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因的比较  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张聿军倪丽侠  工农武装割据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的历史任务领导中国革命的不同形式。它们所要解决的主要

高中历史 工农武装割据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因的比较

 工农武装割据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因的比较  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张聿军倪丽侠  工农武装割据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的历史任务领导中国革命的不同形式。它们所要解决的主要

高中历史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几点认识

   1927年8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了开创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先后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大多遭到失败,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得以生存。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

高中历史 对“工农武装割据”的几点认识

   1927年8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了开创一条新的革命道路,先后发动和领导了100多次武装起义,其中大多遭到失败,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得以生存。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

民国时期为何军阀割据 军阀的出现可以分为几类

民国时期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军阀割据,导致的结果就是混乱的局面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人心惶惶,百姓生活痛苦难堪,那么,为何在这个历史时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军阀割据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很重要和鲜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