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杰是哪三个?春秋三杰介子推简介
篇首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三杰是哪三个?春秋三杰介子推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三杰是哪三个?春秋三杰介子推简介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
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
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
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从皇子变为四处流窜的流浪汉,介子推以为重耳有德,是以追随其左右,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屡屡受到诸国王公大臣调戏。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子推”。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贪占他人之财的小偷,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
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欲求却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致死不忘其衷心:爱其君不受其禄之廉志。虽然有点极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如果他读过儒家思想,必定不会不受其禄,既然文公开口让他做官,他就会接受。《孟子》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当仁不让”,介子推爱其羽翼,授爵不予,非爱好官爵者能知,尔爱其羊,吾爱其礼。
相传,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相关参考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介子推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
义:介推从亡十九年,备尝艰辛,及返或问其详。推曰: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其谓义也。吾为晋臣,以忠事主,岂可畏难倍义乎:又曰:“义者,遇君则修臣下之义,出则修长幼之
...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
中国历史上,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而战国三杰,则指商鞅、肥义、屈原。这六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们共同特点都是忠臣,能力非凡,故流芳百世。我们先谈谈“春秋三杰”,大家不太陌生。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介子推别称:介之推、介子所处时期:年龄时期民族族群:晋人出生地:闻喜户头村作古时候:公元前636年追封:洁惠侯介子推人物平生追随重耳介子推的身世业绩见诸文献的少少。年龄时期,晋国发作
晋国人介子推的简介介子推不言禄的故事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出生年月日不详细,死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后来又被叫做介子。对于介子推简介历史书籍很少记载,自传什么的也没有,不过关于他大名鼎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公元前
介子推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的属臣。介子推早年跟随重耳流亡他国年,历尽艰辛,忠心侍奉左右。可是当晋文公重返晋国登位称王后,介子推却跑到深山隐居起来拒不出仕,最后被大火活活烧死。介子推被烧死的原因是什
春秋战国 介之推还是介子推 介子推的精神是什么 关于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人,虽然不是什么贵族人家,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身上确实是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介子推的精神主要有三点。首先要说的介子推的精神就是,在重耳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时候,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