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人在传统节日重阳节必做的四大习俗

Posted 重阳节

篇首语:先学爬,然后学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盘点古人在传统节日重阳节必做的四大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盘点古人在传统节日重阳节必做的四大习俗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除了重阳节吃什么,我们也要了解一下怎么庆祝重阳节。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历史趣闻网的小编帮您盘点重阳节古人必做的四大习俗。

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以上,就是小编跟你分享的重阳节的相关内容。重阳节吃什么?现在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今年的重阳节马上就到了,不管回不回家,都吃吃花糕,喝喝菊花茶,感受一下传统节日的氛围。

相关参考

九月九日是什么节 古人有什么的习俗

九月九日是什么节古人有什么的习俗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啊?重阳节习俗有哪些?重阳节又叫“登高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重阳节习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的习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民俗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节日。以庆祝农业丰收、宗教祭祀、驱瘟避邪等为主旨的节日,也逐渐成为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重阳节为何又称老人节登高节?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佳节登高踏秋、外出避灾、久久敬老、赏菊饮酒、聚会祭祖,这是在中国流传了两三千年的传统习俗(风俗最早源自战国,而节日确立于唐朝)。九月九,两个最大的数字“九”搞在了一起,这

民国历史 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十二件事是什么

揭秘: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十二件事是什么?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日常生活,除去公务外皆以修身十二法按部就班,以此为戒,终成伟人。 ——国馆君按 “主敬

曾国藩一天必做的十二件事 值得深思

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日常生活,除去公务外皆以修身十二法按部就班,以此为戒,终成伟人。――国馆君按“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所能、作字、夜不出户”,是曾国藩给

揭秘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的起源: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的源头,

中国传统节日之重阳节的来历介绍 重阳节简介

重阳节简介: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

重阳节的旧俗吃糕喝酒现在还保留着吗?

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戴茱萸……这一系列重阳节特有习俗,描绘出秋日一幅亮丽的风景画。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昨天,是传统的重阳佳节,民俗学者王娟介绍,古代,这个节日又叫“菊花节”,“很多习俗都是围绕菊花展

重阳节的旧俗吃糕喝酒现在还保留着吗?

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戴茱萸……这一系列重阳节特有习俗,描绘出秋日一幅亮丽的风景画。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昨天,是传统的重阳佳节,民俗学者王娟介绍,古代,这个节日又叫“菊花节”,“很多习俗都是围绕菊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