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如何灭掉东突厥的 还没做好战争准备的大唐

Posted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是如何灭掉东突厥的 还没做好战争准备的大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是如何灭掉东突厥的 还没做好战争准备的大唐

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是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深谙兵法之道的战争总结。

但有些战争不会等你准备好才会到来,有些战机可能在你没准备好时就已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下决心抓住战机,打这一仗,考验着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决心和政治智慧。

比如,唐太宗贞观三、四年间,即公元629、630年,大唐对东突厥的灭国之战。

这一仗,可以说是大唐在没有完全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在较为仓促的情况下发动的。

在这之前,唐朝一直是被突厥追着砍的。李渊起兵反隋时,为避免突厥抄其后路,曾向突厥上表称臣。建国后,李渊甚至想过迁都躲避突厥锋芒。

就在三年前,即李世民刚刚登上帝位的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二十八,东突厥颉利可汗亲率20万铁骑,兵锋直达长安城下,逼得李世民在渭水河畔与其斩白马盟誓。

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奇耻大辱,即位后便全力安定内部,增强国力,整军备战。从当年九月二十开始,便“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显德殿庭”,抽调禁卫军在皇宫大内习武射箭,身体力行推动军事体制改革,不几年便练出一支精锐部队,“人思自励,数年之间,悉为精锐。”

尽管如此,到贞观三年,以绝对军事实力而言,东突厥仍然居于唐朝之上。但情况在悄然发生变化,东突厥败招迭出,战机出现。

按照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奏章,此时的突厥,颉利可汗亲小人,远贤人;依附于突厥的部落,纷纷叛逃;突厥重臣与颉利可汗离心离德;塞北严霜,草原大旱,粮草缺乏,陷入经济危机;颉利可汗信任的外族人反复无常,内部不稳;流亡草原的北方百姓正在集结力量,呼啸山林,响应唐朝大军,群众基础较好。

而此时的大唐,还没有完全做好战争准备,国力虽然在上升,但仍属于恢复期,甚至还没恢复到隋朝的水平。如果与东突厥进行和平竞争,时间是在唐朝一边,唐朝迟早能熬死进而同化掉东突厥。

在战机已现的情况下,是抓住战机与东突厥进行战略决战,还是等待国力完全碾压对方再兵不血刃赢得胜利。李世民在斟酌,考量。

最终,在没有完全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李世民选择了前者。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一月二十三,李世民下令李靖、李勣、柴绍、薛万彻率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分道攻击,发动对东突厥的灭国之战。

颉利可汗没有料到李世民竟敢出手,打这么一场无准备之仗,根本没有做太多的战争准备,一败恶阳岭,再败定襄,三败阴山,最终在第二年,即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二月初八左右被唐军生擒。

东突厥至此国灭,唐朝开疆拓土,南至阴山,北到瀚海沙漠,均划入大唐国土,“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

仅仅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大唐就干净利落的灭掉了东突厥,搬掉了压在后背上的最大一块石头,其经验就是迅速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在虽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却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下,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大胜利。

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战略智慧,足以照亮我们脚下的道路,指引前行的方向。

无论我们如何回避,当今天下,中美对决已是避无可避的生死劫。从长远看,时间确实在我一边,但变数太多。

相关参考

隋朝最大的强敌,却被一个中国小官给弄毁了

赵德言,隋末唐初人。在整个隋末唐初的历史记载中只有寥寥数笔,可谓是个酱油角色,可就是这个酱油角色,却将强盛一时的东突厥给忽悠瘸了,可以说李世民能够灭掉东突厥除了自己励精图治之外,赵德言出了不少的力。隋

历史上大唐帝国与突厥王庭之间的的百年战争

突厥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崛起于南北朝时的战乱时期,其势力范围曾经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即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国王伊利可汗更是让人敬畏的一代枭雄。突厥民族与中原的

历史军事 历史上大唐帝国与突厥王庭之间的的百年战争

突厥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崛起于南北朝时的战乱时期,其势力范围曾经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即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国王伊利可汗更是让人敬畏的一代枭雄。突厥民族与中原的

开工时纣王还没死,全做好已19世纪,这套爱斯基摩铠甲有啥神道

谈起爱斯基摩人,人们通常的印象只有雪橇、冰屋以及捕猎海豹,似乎他们从开天辟地时就与世无争地生活在地球最北端,但爱斯基摩人也绝非纯良的善类,因为善类无法在北极严酷的环境中生存。而居住在东北亚和西伯利亚的

唐朝历史 唐突厥战争过程是什么

为了彻底消除突厥在边境的威胁,李世民在即位后除了开展贞观之治外,还一边积极培训军队,养精蓄锐,准备征战突厥。629年东突厥军队侵扰河西,这为唐军出兵突厥提供了很好的征讨名义,唐突厥战争过程由此展开。唐

少年弘历怎样为登上帝位做好准备的

乾隆处乱不惊成为官方记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他的一段传奇。这个年轻人冷静地盯着向其猛扑过来的愤怒的熊的故事,象征着乾隆拥有特殊的力量来统治国家,他注定会面临帝国内外同样凶残的敌人。《乾隆帝》【美】欧立德

突厥与大唐兴衰,李世民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在唐朝时期,曾有一个桀频拿褡逋回剩给我的北方边境的安宁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是突厥可汗作古,大唐王朝都要举国悼念,让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大唐是突厥臣子,必需向突厥进贡,这一进贡就是12年。突厥是我国

突厥与大唐兴衰,李世民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在唐朝时期,曾有一个桀频拿褡逋回剩给我的北方边境的安宁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是突厥可汗作古,大唐王朝都要举国悼念,让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大唐是突厥臣子,必需向突厥进贡,这一进贡就是12年。突厥是我国

历史人物 少年乾隆是怎样为登上帝位做好准备的

  导读:处乱不惊成为官方记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他的一段传奇。这个年轻人冷静地盯着向其猛扑过来的愤怒的熊的故事,象征著拥有特殊的力量来统治国家,他注定会面临帝国内外同样凶残的敌人。>  让时光回到17

历史秘闻 突厥与大唐兴衰,李世民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在唐朝时期,曾有一个桀频拿褡逋回剩给我的北方边境的安宁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甚至是突厥可汗作古,大唐王朝都要举国悼念,让人唏嘘不已!究其原因,大唐是突厥臣子,必需向突厥进贡,这一进贡就是12年。突厥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