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Posted 司马昭
篇首语: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那他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他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曹睿时期,以司马懿的表现最为卓越,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于辽东之战攻灭叛变的公孙渊。
曹睿死后,继位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与司马懿随后权力斗争,结果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及其党羽被灭族,朝政遂为司马懿父子掌握。其子司马师擅行废曹芳,另立曹睿之侄曹髦为帝。
司马师与司马昭相继掌权,有指司马昭总揽大权后,总想取代曹髦,不断铲除异己。年轻的曹髦知道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不会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所以找来心腹大臣,指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三国志·魏书四·三少帝纪》)打算铤而走险,突袭干掉司马昭,最终他不理心腹的劝阻,最终事败被杀。近两千年来,后人都以曹髦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不过俗语又云:知人口面不知心。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年纪轻轻的曹髦凭什么断定司马昭人所共知的心是篡逆之心?
关于曹髦,《三国志》著者陈寿如此评价: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不少人都认为,曹髦有才气,但性格不够深沉,缺乏帝王心术。当皇家威权尽失,曹髦不能忍,结果自取其祸。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曹髦原本可以不死,因为当时即便威权崩溃,他的身份优势还在。从君臣名分讲,司马昭是臣,他若果想越雷池一步,只能背负弑君篡位的历史恶名。
从正史来看,司马昭跋扈,但并没有证明指他有弑君之心。就像当年曹操是如何对待汉献帝一样,司马昭当时成为晋王,而在他给孙皓书信中仍然对曹髦尊敬有加。毋丘俭、文钦等人都曾指出:弟昭,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不与师同。司马昭的人格,与司马师的不忠不孝并不一样。即便司马昭有弑君之心,如果曹髦能效法汉献帝,哪怕是装傻扮懵,待时而起,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司马昭专政时期,以仁治国,以民为本。
史载,曹髦动手时候,司马昭正筹划灭蜀大计。在这之前,诸葛诞在淮南造反,司马昭建议曹髦亲征,胜利后当部下请求将降将全部活埋时,司马昭不同意,要显示大魏的宽宏大度。其后,朝野对司马昭的拥戴呼声很高,但他即使被授予最高的九锡赏赐,也前后六次固辞,还九让不受。那么他是否有篡位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任何政权的颠覆瓦解都涉及多种因素。以曹魏为例,魏明帝曹睿以后大兴奢靡之风,世家宗族子弟只知享乐,文武百官贪敛不恤民情,无论是曹芳还是曹髦,短期内都无法改变危机。司马昭所做的,恰恰安内、攘外并举,凝聚民心,帮助皇权稳定,所以才能海内得以休息。假若司马昭不做权臣做犬臣,跟着小皇帝罔顾民意,放任不思进取,曹魏也不能国泰民安,他的儿子司马炎亦未必有能力实现大一统。由184年黄巾之乱起,经历近百年分裂局面,最终三分归晋。
所以,单从年轻的曹髦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将司马昭列罪鞭挞,并不够立体。至少司马昭之心及路人皆知的弑君说,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相关参考
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曹睿时期,以司马懿的表现最为卓越,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于辽东之战攻灭叛变的公孙渊。曹睿死后,继位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同为托孤
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曹睿时期,以司马懿的表现最为卓越,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于辽东之战攻灭叛变的公孙渊。曹睿死后,继位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同为托孤
托一句歇后语的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真的是路人皆知司马昭的“罪恶”了,他的名声也就这样被越描越黑。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探知真实的司马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了。然而,他的哥哥司马师做过的一些事情,竟然表现得
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 人们爱用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一个人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说起司马昭,就要提到他的父亲司马懿。从司马懿开始,司马氏的势力在曹魏政权中逐渐占
司马氏是怎样夺取了曹魏政权的? 人们爱用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一个人暴露了自己的野心。说起司马昭,就要提到他的父亲司马懿。从司马懿开始,司马氏的势力在曹魏政权中逐渐占
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夺走曹魏政权的人却不是司马昭,而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这是大家都没有料到的。夺走曹家的天下就算了,可司马炎当了皇帝以后竟然公然卖官!简直醉得不要不
曹髦,可能人们对他并不是很熟悉,曹叡死后曹芳登基,但是曹芳被废,之后继位了就是曹髦。说到曹髦,还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就是曹髦说出来的,可见当时曹魏势力早就已经
两马在世「”兄友弟恭”,兄终弟及奠定晋朝。魏武帝曹操大限将至时,梦到了「”三马同槽”,未解其意。四朝元老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应验了曹操的这次「”三马同槽”。司马懿和蜀国对抗的几十年中,
司马炎作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偏偏成为了历史上名气最小的开国元君,那么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是否真的像传言那样是“受国之君”?今天来跟随小编走进历史,来一探究竟!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
司马炎作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偏偏成为了历史上名气最小的开国元君,那么他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是否真的像传言那样是“受国之君”?今天来跟随小编走进历史,来一探究竟!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