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医药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毛南族文化

Posted 毛南族

篇首语: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南族医药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毛南族文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南族医药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毛南族文化

在旧中国,毛南族聚居区缺医少药。但在与病魔长期的斗争中,毛南人摸索到部分常见病、疑难杂症的治疗技术,也从兄弟民族医学中吸取了大量知识与经验,涌现了一批中草药医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偏方验方,为本民族群众健康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毛南人传统的医术有如下几项:

1.穴位放血。对所谓发“痧”的病人,选定穴位用瓷碗片尖利之处点刺,使之微微出血而后止。

2.拔火罐。对感到头痛或局部疼痛患者,用酒杯、山羊角之类当罐,投火于其中,发热后,置于前额和相应部们,以拔血散毒。

3.刮痧。有三种方式:用汤匙沾茶油在背部来回刮之,使皮肤发红;用手指(掌)浸烧酒或果煨热的生姜搓身;用食指与中指于背部、颈下(脖子)嵌扯。

4.发汗增温。有发疾病征兆,即用辣椒叶加兔耳菜煮粥喝,促使发汗增温,阻止发病。

另外,毛南族民间医生和许多群众拥有数十种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与经验,如对痢疾、蛇毒、骨折、跌打内伤、狂犬病、无名肿毒等,施治独到而行之有效。艾炙针刺也常常为人们采用,且有一套针法。

清代,毛南族开始出现中医师,如清咸丰年间,著名的中医师谭翠品、谭云锦等人,精通中医药,而且各有专长。其中谭云锦以治温病闻名。道光年间的谭清修以治便血、血晕、崩漏为专长,被群众誉为“妙手婆心”。

稍后的谭妙品、谭怀瑜以治骨折著称。此外,擅长针炙的谭玉厚,善于弘扬祖传民间医术的草医覃梦熊、中医师谭履宜、治蛇毒能手谭光立等人,都为世人传颂,受人尊敬。

相关参考

毛南族的技术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有些已经和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专门手工业,如打铁、纺织印染、银匠、竹器、石匠、以及雕刻和编织等。毛南族从事打铁业已有300多年历史,至时,已有60—70户从事打铁的专业户。有

毛南族的技术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有些已经和农业分离,成为独立的专门手工业,如打铁、纺织印染、银匠、竹器、石匠、以及雕刻和编织等。毛南族从事打铁业已有300多年历史,至时,已有60—70户从事打铁的专业户。有

毛南族的两大文化瑰宝是啥 毛南族文化

在云贵高原东南麓、广西西北部,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环江,5万多质朴的毛南族人民千年以来创造出了神秘、独特的傩文化,和浪漫珍贵的花竹帽一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两大瑰宝,更彰显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神秘与智慧

毛南族的傩文化 毛南族的历史文化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与贵州交界一带,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毛南族拥有独特的傩文化,傩歌、傩舞、傩戏被中外专家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表演过程中始终

毛南族酒文化有何特别之处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嗜好烟、酒、茶。成年男人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抽本地产的旱烟叶,很少用外地烟。老人多用竹鞭做旱烟杆,边烧火边抽烟,节省火柴。饮茶只是办喜事、丧事和招待客人时喝,平时则喝开水或泉水。酒,是毛南人的一大嗜

毛南族精美的石雕什么样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群山怀抱,与山中的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住的干栏楼,底层的干栏柱下半截是石柱;由院子进入楼内的台阶是石条。干栏楼的房基和山墙是整齐的石块;甚至门坎、晒台、牛栏、猪栏、桌子、凳

毛南族传统乐器有哪些 毛南族文化

蜂鼓,因其鼓身形似蜂而得名,是毛南族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际,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着盛装,在蜂鼓的伴奏下欢歌畅舞。蜂鼓历史悠久,它和朝鲜族的长鼓同出一源。在古代

毛南族的文化 毛南族花竹帽的传说

广西环江县毛难族花竹帽,是供毛难族妇女当雨具用的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毛难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该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编织而成的。工艺精致,花纹美观,帽形大方,结

毛南族语言文字简介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据专家考证,毛南语约在12世纪从侗水语支分离成为独立的语种,并形成自己的结构系统及特点。因居住较集中,毛南语内部基本一致,没有方言土语差别。同时,在音节

毛南族语言文字简介 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据专家考证,毛南语约在12世纪从侗水语支分离成为独立的语种,并形成自己的结构系统及特点。因居住较集中,毛南语内部基本一致,没有方言土语差别。同时,在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