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弃之的谋士陈群为何成为曹魏的托孤重臣?
篇首语: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弃之的谋士陈群为何成为曹魏的托孤重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弃之的谋士陈群为何成为曹魏的托孤重臣?
207年,刘备在荆州求访名士,亲自拜见司马徽。司马徽对他说:“你手下的谋士都是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对此十分信服,亲自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人们认为刘备前期难成霸业的原因之一是手下没有一位经天纬地之才的谋士,实则不然,其实在刘备创业初期,曾有一位能人在其麾下,但不受重用,因而弃刘备而去。后来此人被曹操所启用,得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先后辅佐曹魏三代君王,成为托孤重臣。他创立的九品官人法,直接影响了整个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此人就是陈群。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其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都是当世名士。孔融向来恃才傲物,他的年纪约在陈纪、陈群两父子之间,因此先与陈纪为友,后又与陈群结交,陈群由是显名。
194年年,刘备被推荐为豫州刺史,征辟陈群为别驾。当时徐州刺史陶谦病死,徐州以举州迎刘备继领,刘备正欲前往,陈群劝谏刘备道:“如今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取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圆满的结局。”
刘备不听,还是接纳了徐州,结果与袁术争战。吕布果然趁机兵袭下邳,又遣兵往助袁术,最终大破刘备军,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陈群此后脱离了刘备,他被举为茂才,除任柘令,但没有到任,而是随父亲陈纪到徐州避难。
网络图片
198年,曹操攻破吕布,陈群父子也在徐州城中。曹操久闻其名,便征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来陈群任司徒掾,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成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陈群的性格正直通雅,备受曹操的青睐。曹操成为魏王后,陈群升为迁御史中丞。
220年曹丕即魏王位,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当时陈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深刻影响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走向。同年,曹丕称帝,陈群升为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颖乡侯,执掌曹魏行政大权。刘备死后,陈群还曾以个人名义给诸葛亮写信,劝其蜀汉能举国归顺。
225年,曹丕亲征东吴孙权,军至广陵,封陈群领中领军。226年,曹丕出师不利,返回寿春,任命陈群为假节、都督水军。曹丕回到许昌后,封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同年5月,曹丕病重,陈群与曹真、司马懿等并受遗诏辅政。
在辅佐曹睿时期,陈群依然兢兢业业。235年,曹睿认为诸葛亮已死,便大兴土木,征发百姓修建皇宫,以致耽误农事。陈群几次上奏劝谏,言辞恳切,曹叡于是有所减省。236年12月,陈群病死,谥靖侯。其子陈泰嗣任,陈泰是曹魏重要将领,曾领兵抵抗姜维发动的北伐战争。陈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任高官,成为大士族——颍川陈氏。
相关参考
207年,刘备在荆州求访名士,亲自拜见司马徽。司马徽对他说:你手下的谋士都是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对此十分信服,亲自前往隆中,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人们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公元198年
李严与同为刘备的托孤重臣,可没有用心筹办军粮使得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功亏一篑,他为何要做出这等乱国之举呢?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身份导致的。李严和孟达一样原是刘璋的部下,后来投降刘备,因为工作能力强逐渐得到赏
刘晔,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名谋士,他和刘备一样,都是汉室宗亲,但是他选择的路却和刘备完全不一样。他成为曹魏的谋士,多次给曹魏出谋划策,并且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谋士再怎么说也只是臣子,一切的决
郭嘉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单单看他死后,曹操的痛哭流涕就知道他对曹魏集团的重要性了;赤壁战败,曹操更是怀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下属。那么,如果郭嘉去世不那么早,曹操在临终前会像刘备对诸葛亮那样,对郭嘉托孤吗
历史人物 他本来是曹魏的一员将领 投靠刘备之后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
还不知道:王平是怎么成为曹魏的心腹大患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纵观三国时代,有无数名将辈出,上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大戏。然而我们却不应当忽略,还有更多的文士武将,因
导读: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
...葛亮北伐期间,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策反原蜀汉降将、曹魏的上庸守将孟
三国人物中文名:陈群别号:陈长文国籍:曹魏民族:汉族出生地: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死日期:公元237年(曹魏青龙四年)职业:政治家,辅政大臣重要造诣:竖立九品中正制,制订《魏律》;曹魏三朝重臣代
导读:(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