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陶朱公生意经》

Posted 春秋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陶朱公生意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陶朱公生意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日之问题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仍然能找到各种的解决方法。如果你想要了解盛衰兴废,看《史记》;想要学习进退方寸,看《孙子兵法》;想要提升思想层次,看《四书五经》;想要驰骋商场,看《陶朱公生意经》。

陶朱公,本名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后人称之为商人鼻祖。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范蠡与孔子(文圣)、关羽(武圣)、孙武(兵圣)并列,被尊为商圣,他所编写的《陶朱公生意经》被商人奉为经商的圭臬,不过今天范蠡的生平成就我们就不多做赘述了,我们主要来说说《陶朱公生意经》,这本成功商人必看的著作。

《陶朱公生意经》,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至今仍在定陶一带流传。具体内容如下:

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订明,含糊争执多。赊欠要识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拖延失良机。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通过研读《陶朱公生意经》,我们不难发现,里面很多的经商理念经商策略至今仍在沿用,无论是经商的还是为官的,都能从他的思想库中汲取精华,为商为政服务。

何为著作何为经典?《陶朱公生意经》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两个词的含义。今天,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我们的许多经商者,不管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或是别的其它形式的,仍然在效仿他的经商理论。而对于即将走上商场的创业者来说,《陶朱公生意经》绝对是值得一读的经典著作!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陶朱公是谁,范蠡为什么叫陶朱公

陶朱公是谁,为什么叫陶朱公?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商圣范蠡辅佐灭吴,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一起来看看范蠡是怎么变成陶朱公的。说法一: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佐越王勾践打败吴

春秋战国 千金散尽还复来

陶朱公的故事:千金散尽还复来  范蠡(生卒年不详),有说约为楚平王十二年(西元前517年)出世。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

春秋战国 范蠡为什么叫陶朱公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

陶朱公是谁

陶朱公是谁?范蠡为什么叫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

春秋战国 “商圣”范蠡的致富智慧经典《陶朱公商经》

商圣范蠡的人生范蠡(前536—前448)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这是宇宙全才的节奏!

春秋战国 陶朱公范蠡因何成为中国富豪第一人

很多人知道中国茶圣是陆羽,酒圣是杜康,草圣是张旭。但是,你知道被誉为商圣吗?那么,范蠡如何成为中国商人圣祖?范蠡是怎样经商致富的?下面带着这些问题,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过去一段时间,基于国内的政经气氛

春秋战国 陶朱公最秘密的商经是大六壬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他引用我国早已有的一条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的古语,作为预知农业丰歉的依据。这条古语说:”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年一大饥。”这是说,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也有一个旱年,

范蠡为何被称为“陶朱公”

范蠡是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一个功臣,是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为越王勾践身边的一名谋士,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为人博学多才,谦逊有礼,懂得明哲保身,深受世人好评。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三户邑,虽然家贫

师从陶朱公的猗顿,他到底是怎么成功致富的

对猗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周末年,礼崩乐坏,中国的历史上进入到了一个混乱而又繁杂丰富的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之下涌现出了一位又一位的能人志士。在春秋末期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