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千金散尽还复来
Posted 财神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千金散尽还复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千金散尽还复来
陶朱公的故事:千金散尽还复来
范蠡(生卒年不详),有说约为楚平王十二年(西元前517年)出世。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早年居楚时,尚未出仕,人称范伯。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范蠡帮助越王打败吴国之后,认为勾践其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
定陶,战国时称为陶,后因为纪念范蠡的居住,将名字改为“定陶”,至今沿用。
“商祖”留名青史
在民间的商界,范蠡被公认为是“商祖”,受到经商者的参拜。在历史上,经商成名的人颇多,比范蠡早的经商者也有不少,但是“商祖”却只有一个,那就是陶朱公,即范蠡。
范蠡之所以成为中国商界第一人,首先要归功于司马迁。最早为商业、商人立传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立传著述的第一个人,就是范蠡,其后虽有子贡、猗顿等商人,但是这些人的经商业绩都不如范蠡,都没有达到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遂至巨万”的水平。
据《史记》记载,当时到陶邑做生意的还有一位大商人,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乃孔子的得意门生,但热衷于经商。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人,“家累千金”。后来陶朱公居陶经商成功,朱公的经商手段及所拥有的财富远远超过子贡,他自愧不如陶朱公,就另到齐国谋生去了。中国旧时商店的门面通常雕刻“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楹联,就是将他二人认做鼻祖。
陶朱公造秤
据当地民间传说,陶朱公居陶经商时还发明了秤。陶朱公经商的时代还没有衡器,市场上很多货物的交易都是估计分量,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于是他便设想制造一种能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
一天,陶朱公用桔橰从井中汲水时受到启发。桔橰是当地常用的汲水工具,它是运用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陶朱公急忙回家模仿桔橰做起实验来:他用一根细直的木杆,一头拴上吊盘,用以盛装货物,一头系一斧头作砣,再用木桩把木杆支撑起来。实验发现,吊盘的货物越多,斧头就要移得离支点越远,才能保持木杆平衡。他把货物的多少与斧头移动的距离一一作了记录,且在木杆上刻出标记。为使用方便,他把一只斧头的重量定为一个单位——斤。但是,比斧头轻的东西怎样称量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一天夜里,天空星宿的排列又给他带来灵感。他于是便将秤杆上一斤的距离平分为十三份,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为表现它的公平,陶朱公就给它起名叫“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计量货物重量的工具——秤。这种秤必须把木桩固定在地上使用,对于坐商还可以,而对于行贾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于是陶朱公又对秤进行了一番改造,在秤杆支点上钻个小孔,小孔穿上麻绳,用手来提。这样一来,秤的使用和携带就方便多了。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他决定把秤再作改进,警告奸商用秤要公平心正。他改秤杆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据史料对照,陶朱公发明的秤比罗马大秤还早二百多年呢。
人们心目中的财神
陶朱公善于聚财,乐于散财,又肯帮助别人发财,聚财散财,随心所欲,财富对他来说几乎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简直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人们对这位驾驭财富得心应手的“财富英雄”顶礼膜拜,愈传而名愈显,陶朱公就一直被商家奉为祖师爷——商圣、财神。
有人还专门对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进行比较研究。由于
地域文化的差别,各地所供奉的财神也有多位,又有文武之分,如武财神赵公明、关羽,文财神比干、陶朱公等等。在所有被供奉的财神中,只有陶朱公与财富有关,陶朱公是当之无愧的“财神”。
陶朱公经商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他却屡聚屡散,乐善好施,周济贫困,司马迁称赞他“富好行其德者”。陶朱公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百姓发家致富,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生财之道。陶地低洼多水,陶朱公便教百姓凿池养鱼。定陶县城内现仍存有一大池塘,传说是陶朱公当年教民养鱼的地方。后来,陶朱公在总结民间养鱼经验,写出《养鱼经》一书,传播养鱼技术、帮助百姓致富。
相关参考
导读:美人、美酒、美月是「”诗仙”李白笔下最动人的三件事,写月的有「”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写酒的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写美人的有「”云
不管先人是多么富贵,一个败家子就足以损坏门楣。——英·拜伦从古至今,在人们的观念中,家族传承始终占据着一定的意义。家族中的人兴衰与共,便是与血缘紧密联系的深情厚谊。但在几千年历史中,传承家族荣耀的人虽
不管先人是多么富贵,一个败家子就足以损坏门楣。——英·拜伦从古至今,在人们的观念中,家族传承始终占据着一定的意义。家族中的人兴衰与共,便是与血缘紧密联系的深情厚谊。但在几千年历史中,传承家族荣耀的人虽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一字千金的典故战国时期吕不韦一字千金的故事
成语典故_一字千金的典故战国时期吕不韦一字千金的故事 一字千金的典故:《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为秦相吕不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一字千金的典故 战国时期吕不韦一字千金的故事
一字千金的典故:《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为秦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
觉察到晏子的贫寒,欲要赏赐千金给予晏子,晏子推辞说他如果收了后散发给百姓就是代君统治,若是收了不散发给百姓就是私藏财物,取得君主的赏赐不予别人分享就会得罪大臣。后来齐景公拿他与比较,晏子则说了:圣人千
柳七官人没有工作,又不愿吃父母的,京城三大名妓争着养他,这三大名妓是: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名妓散尽千金,只求柳七官人与之一寝,求得一词一诗。>所以,当柳七终于被人举荐到杭州去任一个县官时,消息传来
柳七官人没有工作,又不愿吃父母的,京城三大名妓争着养他,这三大名妓是:陈师师、赵香香、徐冬冬。名妓散尽千金,只求柳七官人与之一寝,求得一词一诗。>所以,当柳七终于被人举荐到杭州去任一个县官时,消息传来
《吕氏春秋》是一部宏博奇伟的巨著,历来被视为先秦杂家代表作。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说: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
李福泽(1914—1996)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千金散尽,敢扯龙袍。李福泽将军初见李福泽将军便留下「”大老粗”印象:黝黑面孔,水泡眼,鹰钩鼻,目光犀利,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