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晏婴怎么死的 看点晏婴:用桃子杀死三个人

Posted 桃子

篇首语:凡我们所为之事,从未被人理解;一直是这样:要么被赞美,要么被指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晏婴怎么死的 看点晏婴:用桃子杀死三个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晏婴怎么死的 看点晏婴:用桃子杀死三个人

从古至今,奇葩的事情不在少数。假如说现在有这样一个场景,你走在大街上,有人突然问你:“我给你吃个桃子,你去死好不好?”你或是生气地爆粗口、喊滚粗,或许也会礼貌地回答:“那还是您去死吧!”但如果这个人又跟大街上的许多人都说了这个话,那估计就会有穿白大褂的人把他直接送到精神病院。不过,可千万别以为这个假象是个笑话,在古代还真有因为桃子而发生的命案。

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丞相名叫晏婴。此人长得很有特点,个头比较浓缩,身高不满五尺,按周朝的标准计算大概不到一米二。不过人不可貌相,他的脑子里可是装着大智慧。人们都很尊敬他,当然也包括当时齐国的领导人齐景公。

齐景公是齐国的大王,他却十分的矛盾。既想励精图治,又怕辛苦;既想恢复齐桓公的霸业,又贪图享受。所以在他的治理之下,手底下的这些臣子也都是人格分裂型的。既有实干兴邦的贤臣,也有目无法纪的狂人。其中就有三位极为突出——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这三个人功劳不小,情商偏低,在齐国境内横行霸道。有一天,晏婴晏丞相从他们身边经过,晏婴心想:“这几位都是有功之人,我也得表达一下我的敬意。”于是,当经过他们的时候,晏婴特地小步快走。按理说,这几位见到丞相也应该客套一下,可是这几位却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这把晏婴气得不行,便径直向宫殿走去,找齐景公讨个说法。

晏婴来到齐景公身前,只见齐景公无精打采地坐在凳子上,也不知道为什么心烦得直跺脚。晏婴挺胸抬头,仰视着齐景公说道:“大王,我有事儿跟您说。”

齐景公听到脚下面传出了声音,惊讶地说:“哎呀!土地公公?来人给我刨出来!”

晏婴赶紧解释:“大王,我不是土地公公。我是晏婴。”

“我还以为把土地公公招来了呢。来人,给丞相赐座!”

“大王,这就算了吧。我上不去。”

“那就说事儿吧。”

于是晏婴就跟齐景公说了这样一番话,这番话记录在《晏子春秋》里面:“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也就是说,“现如今,大王手下这几位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不讲长幼之分,对内不能禁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慑强敌,这些是祸国殃民的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这时候,齐景公说话了:“丞相啊,这三个人武功了得,与他们硬拼,怕打不过;如果暗中刺杀,又怕不成功。我也是很为难。”晏丞相深思片刻,说“我有办法。”

晏婴告诉三位勇士,说齐王有赏,把他们请到了一处。人到齐后,才知道赏赐之物是两个鲜美的大桃子。这桃子看起来晶莹剔透,香甜多汁,可三个人怎么吃两个桃子呢?晏丞相说:“大王有赏,这桃子珍贵非常,请你们三人按功劳大小分吃桃子吧。”

公孙接先说话了:“晏子果然聪明。我们要是不接受桃子,就是不承认自己有功劳,但是要吃桃子的话,人多桃少又不够吃。”其他两个勇士听完也点点头。但公孙接还是说了自己的功劳,他说自己当年怎么打败过一头野猪,怎么打败过一只老虎。说话间拿走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顺势也把自己的功劳说了一番。如何手拿兵器接连两次击退敌军,守护齐国的子民。说话间,他也拿走了一个桃子。

这可就急坏了古冶子,说道:“想当年,我曾经救过大王的命。大王横渡黄河,被一只大鳖咬住了车左边的马,被拖到了河中央,是我潜入水中,抓住了大鳖,将它杀死的。我左手提住了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鳖的头,跃出水面,人们都说是河神显灵了。我这样的功劳还不能吃一个桃子吗?你们两个,还不快把桃子拿出来。”说罢,他便抽出了自己的宝剑。

之前那两个拿了桃子的勇士,听完古冶子的话,羞愧非常,把桃子都拿了出来,说道:“我们的勇敢和功劳都不如你,拿了桃子不知道谦让,这就是贪婪,如果这样还活在这个世上,还算什么勇士。瞬间二人竟拔剑自刎。古冶子看两位勇士相继自杀,感到羞愧万分,说道:“他二人死了,我独活,这是不仁。用话语去讥讽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我真后悔自己的言行,这么贪生怕死,算什么勇士。”也拔剑自刎了。而后,齐景公为了感谢这三位的功劳,命人按照勇士的礼仪埋葬了他们。

为什么两个桃子就让三位勇士相继离世呢?是不是头脑太过简单了?其实,当时这两个桃子摆在三位勇士面前的时候,桃子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桃子,它也许还代表了很多的东西。当我们嘲笑他们愚昧的时候,谁又能保证自己在面对相同的选择,会做一个正确的决定呢?佛系思想所谓善恶皆有报,若三位勇士之前能以礼待人,与晏婴和谐辅政,或许将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

相关参考

齐国君主“齐景公”是怎么用两个桃子杀掉三个勇士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记载,齐景公有三个勇士,名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恃功而骄,对景公常不尊敬,给齐国官风士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晏婴便劝景公把他们除掉,免生后患。景公便送给三勇士两个桃子,

春秋战国 晏婴是哪里人 晏婴个人资料

晏婴在后世人们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不过,晏婴崇高的形象主要归功于《晏子春秋》。关于《晏子春秋》的作者,旧题为晏婴撰,实为后人之伪托。其成书时间不详,至迟在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前就已经成书。司马迁在《史

春秋战国 晏婴怎么死的 晏婴的资料简介 晏婴是怎么死的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人物,在政治和外交上有出色的表现,不少文献中也记载了关于他的一些小故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等。司马迁认为晏婴可与管仲相比,孔子曾经赞扬他是个君子。下面我们

春秋战国 晏婴简介 晏婴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晏婴是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

春秋战国 晏婴是怎么死的?关于晏婴的故事

一天,齐人公孙丑问鲁人孟轲:“若让你在齐国当权,能创建管子、晏子那样的功业吗?”“你真是个齐国人,”孟轲道,“就知道管、晏!”管子,名夷吾,字平仲,辅佐桓公治理齐国,使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晏子,名婴,

春秋战国 晏婴怎么死的《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

晏子使楚。《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

政治家晏婴是怎么死的

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辅佐君王处理朝政的晏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个政治上有远见,拥有外交能力的好臣子。最后,辅政数十年的晏婴怎么死的?历史上关于政治家晏婴。作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大政治家,辅佐君王处理

政治谋略 晏婴二桃杀三士——借物离间,借刀杀人

晏婴二桃杀三士——借物离间,借刀杀人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位猛士,一位叫古冶子,一位叫田开疆,还有一位叫公孙接,他们个个力大无比。三个人只有一身蛮力,也很讲信义,但就是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

春秋战国 名相晏婴简介 齐景公与晏子的关系如何(图)

晏婴最有名的就是他的能演善变,一方面体现在他的外交才能上面,另一方面就是谏言齐景公,晏婴在各种情形下都能够巧用例子来给齐景公谏言,齐景公也都能听取晏婴的谏言,那么齐景公和晏婴的关系到底如何,晏婴的生平

春秋战国 机智善辩的晏婴

  晏子---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  自古至今,男人都以高大为美,但矮小的晏子,却能留名青史,可见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高矮美丑,是在于他所做的一些利民利国的事。晏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