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蹇叔与百里奚 合则留,不合则去的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蹇叔与百里奚 合则留,不合则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蹇叔与百里奚 合则留,不合则去的
话说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创建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制大国,最早强大基业的君主,是秦穆公。而秦穆公的最得力辅臣,是百里奚和蹇叔。当初百里奚从故乡虞国辞别贤妻幼子,出游求仕,首先来到齐国。当时齐国君主是齐襄公姜诸儿,百里奚因无人荐引而不能如愿,穷困到讨饭的地步。一天,百里奚流浪到一个叫铚的地方,到一家也不算富裕的人家讨饭,这家的主人就是蹇叔。蹇叔看百里奚不是一般人,就留他吃饭,并与他谈论时事,彼此颇有共鸣。蹇叔叹息道:“以子之才,而穷困乃尔,岂非命乎?”(你有如此才志,却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真是时运不济呀!)于是就把百里奚留在家中,结为兄弟,得知百里奚有养牛的技艺,就推荐他为村中养牛过活。不久,齐国公子无知弑杀襄公,立为新君,张榜招贤,百里奚想去应招。蹇叔阻拦他说:“先君有子在外,无知非分窃立,终必无成。”(齐襄公还有两个嫡系弟弟在邻国,公子无知是庶系,名分不正而自立,不会长久。)百里奚想了下,认为有理,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又听说周王朝的王子颓喜欢牛,给他喂牛的人都享受很高的待遇,百里奚就辞别蹇叔,要到周都去。临行前,蹇叔告诫说:“丈夫不可轻失身于人。仕而弃之,则不忠,与同患难,则不智。此行弟其慎之!吾料理家事,当至周相看也。
”(大丈夫不可以轻易投靠别人,如果投靠了又因看走眼而离弃,那么就会落下不忠的坏名声;如果认头与看走眼的人同患难,那么就会落下不聪明的坏名声。这次你一定要慎重!我料理完家里事,就会到周都帮你察看。)百里奚到达周都,拜见王子颓,以自己养牛的技术求职。王子颓很满意,准备让他做专门养牛的家臣。蹇叔及时赶到,百里奚带他一同拜见王子颓。回来后蹇叔对百里奚说:“颓志大而才疏,其所与皆谗谄之人,必有觊觎非望之事,吾立见其败也。不如去之。”(这个王子颓志大才疏,左右都是谗言陷害和阿谀奉承的小人,将来一定会生出无妄的祸事,我看他必然失败。还是离开吧。)正好百里奚也想念久别的妻子,想回虞国。蹇叔便说:“虞有贤臣宫之奇者,吾之故人也,相别已久,吾亦欲访之。弟若还虞,吾当同行。”(虞国的贤臣宫之奇是我的老朋友,好久不见了,我也想去拜访他。你如果回去,我跟你一起同行吧。)于是,二人一同来到虞国。此时百里奚的妻子杜氏因为穷得实在过不下去,已经流落到他乡了,不知所往,百里奚感伤不已。蹇叔便与宫之奇相见,推荐百里奚,宫之奇又推荐给虞公,被拜为中大夫。蹇叔又对百里奚说:“吾观虞君见小而自用,亦非可与有为之主。”(我觉得虞君目光短浅,刚愎自用,也不是有作为的君主。
)百里奚回答说:“弟久困贫,譬之鱼在陆地,急欲得勺水自濡矣!”(我贫困得太久了,就如同鱼一直躺在陆地上,太需要一勺水来救命了。)蹇叔说:“弟为贫而仕,吾难阻汝,异日若见访,当于宋之鸣鹿村。其地幽雅,吾将卜居于此。”(既然这样,我也难以阻拦你了。他日如果你想来找我,就到宋国的鸣鹿村来吧。那个地方幽静雅致,我准备在那里定居。)说罢蹇叔就离开了虞国。再后来,晋献公假虞灭虢,百里奚成了俘虏,被当作晋国公主的陪嫁物品将送到秦国。百里奚不甘耻辱,中途逃亡楚国。秦穆公听说他是个贤才,就用五张公羊皮将其赎回。于是,百里奚终于在70高龄的年纪,才等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秦穆公打算把秦国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百里奚,但百里奚坚辞不受,并向秦穆公推荐蹇叔。于是秦穆公派公子絷到宋国鸣鹿村来见蹇叔,并呈上百里奚的书信。蹇叔虽用世之念早已淡泊,但知百里奚久有求仕之志,为成交好友,便答应和儿子蹇丙一起到秦国。秦穆公降阶相迎,请教蹇叔说:“井伯数言先生之贤,先生何以教寡人乎?”(百里奚多次赞美您的才能,您有什么教导我的吗?)蹇叔回答说:“秦僻在西土,邻于戎狄,地险而兵强,进足以战,退足以守。所以不列于中华者,威德不及故也。
非威何畏,非德何怀;不畏不怀,何以成霸?”(秦国位于偏僻的西部,与戎狄等野蛮民族相邻,地势险峻,军队善战,既擅长攻战,也善于防守。之所以没有在中原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威、德两方面做得不够。没有威就不能让人害怕,没有德就不能让人屈服;不怕也不服,怎么能成霸主呢?)穆公又问:“威与德二者孰先?”(威和德应该先从哪个开始入手?)蹇叔回答:“德为本,威济之。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应该以德为本,威是随机附加的。只有德没有威,则对外征战不利;只有威没有德,则国民发生内乱。)穆公再问:“寡人欲布德而立威,何道而可?”(我想要布德立威,怎么来实现呢?)蹇叔回答:“秦杂戎俗,民鲜礼教,等威不辨,贵贱不明,臣请为君先教化而后刑罚。教化既行,民知尊敬其上,然后恩施而知感,刑用而知惧,上下之间,如手足头目之相为。管夷吾节制之师,所以号令天下而无敌也。”(秦国受周边蛮族的影响,缺少规矩和教养,不重视等级和贵贱,我建议您先进行教化,然后施行法制。教化是为了让百姓懂得尊敬长上,知道感恩;刑罚是为了让百姓知道害怕。这样就能让上下之间形成如头眼手足般的决策和执行系统。这就是管仲的管理方法,也是齐国称霸天下的原因。
)穆公问:“诚如先生之言,遂可以霸天下乎?”(能做到您所说的,真的就可以称霸天下了吗?)蹇叔回答:“未也。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还不能。要称霸天下还有三戒:勿贪、勿忿、勿急。太贪就会多失误,太忿就会多困难,太急就会多破败。要权衡利弊而谋划,何必贪?知己知彼而行动,何必忿?根据轻重缓急而部署,何必急?如果您能做到这三戒,就接近称霸了。)穆公说:“善哉言乎!请为寡人酌今日之缓急。”(说得好!请您为我分析下现在的轻重缓急。)蹇叔说:“秦立国西戎,此祸福之本也。今齐侯已耄,霸业将衰。君诚善抚雍、渭之众,以号召诸戎,而征其不服者。诸戎既服,然后敛兵以俟中原之变,拾齐之遗,而布其德义。君虽不欲霸,不可得而辞矣。”(秦国接近西戎,这是目前最大的关键。如今齐桓公已老,霸业要衰落了。如果您能够好好安抚雍、渭地区的民众,就可以统御各个戎族,征讨其中的不服者。摆平各戎族之后,然后等待中原的变化,收拾齐国的余业,布施德义。这样,即使您不想称霸,恐怕也辞让不得了。)穆公高兴地说:“寡人得二老,真庶民之长也!”(我得到您们二老,真是秦国人民的师长啊!)于是封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都位于上卿之职,称为“二相”。
自此二相共同执政,立法教民,兴利除害,秦国大治。当时的诸侯国中,齐、楚、晋、秦是大国。齐桓公姜小白死后,第一个称霸的齐国衰落下去了;楚国的力量始终强劲,但由于出身、地理位置及文化习俗等原因,一直被认为是蛮夷,而且楚国也确有敌视和鲸吞中原之心;晋文公即位后,成为了中原各国的新伯主,有力地制衡着楚国。秦国地理位置偏西,与中原诸国交通不便,在文化上也不被重视和尊重,因此秦穆公便有涉足中原之心。一次,秦穆公打算攻击郑国,询问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发动军队攻击遥远的地方,没听说过这样打仗的。因为这样军队太疲惫了,对方却以逸待劳,恐怕难以取胜吧!我军的行踪,郑国必然会侦察到;而我方得不到有利形势,必然军心动摇。况且千里之行,能瞒得住谁呢?)穆公不听,命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主将,以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挑选精兵、车乘出发。蹇叔与百里奚都认为这次行动不合时宜,劝谏穆公不听,就在出师之日,哭着送别儿子。蹇叔并秘密地交给白乙丙一封简书,嘱咐道:“汝可依吾简中之言。”(到时按照我简中写的去做。
)大军出发后,蹇叔称病请求退休,回到铚村养老。孟明视和白乙丙在路上观看密简,其中写道:“此行郑不足虑,可虑者晋也。崤山地险,尔宜谨慎。我当收尔骸骨于此!”(这次出师,郑国倒不用担心什么,只怕晋国会偷袭我们。你们路过崤山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我估计会在那里替你们收尸。)二人观后却不以为然。后事果如蹇叔所料,由于郑国已有防备,秦军攻伐不利,转而灭了滑国而回。却在回归路过崤山时,中了晋军埋伏,三将均被俘……
相关参考
时有虞、虢二国,乃是同姓比邻,唇齿相依,其地皆连晋界。虢公名丑,好兵而骄,屡侵晋之南鄙④。边人告急,献公谋欲伐虢。骊姬请曰:“何不更使申生?彼威名素著,士卒为用,可必成功也。”献公已人骊姬之言,诚恐申
第十六节:百里奚与蹇叔正当秦穆公准备金子去赎回老头子百里奚时,秦穆公的大臣出来说话了:“穆公,不可。”“为何?”秦穆公莫名其妙。“您出重金,恐怕楚人怀疑,到那时,只怕重金失去,百里奚又被楚诸侯重用。”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灭了虞国,俘虏了虞国国君和虞国大夫百里奚。>> 百里奚在虞国是个讲忠义、有才干之臣。晋献公知其贤,便想任用他,派大臣去劝说,但百里奚拒绝投降。这时,正值秦穆公派使者到晋国,
春秋战国 百里奚和蹇叔百里奚和秦穆公(经典历史故事)秦国的老板是秦穆
百里奚和秦穆公(经典历史故事)秦国的老板是秦穆公(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春秋霸主),在位六年,还没有夫人,便派人去晋国,对晋侯道:“这是钻石戒指,请把你的大女儿伯姬嫁给我吧。”晋侯答应了,送女去秦国,
说到百里奚,就要对他做下介绍,便于你对这个大名人有所了解。>> 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中国老年政治晚年成大器的楷模,和他的老朋友加政治搭档蹇叔,同列本书“十大名相”第二位。明君名相,联手创造了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继位之后就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并且击败了晋国。前621年去世,葬于雍城下面就为大家整理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的翻译。秦穆公任用百里奚翻译:百里奚没有遇到有利时机的时候,从
秦穆公求贤的过人之处,除了用人之长,不责其短而外,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不分地域、不分贵贱、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无论其人出身如何,年龄是大是小,关系是远是近,只要有真才实学,他都广为延揽,委以重任,而且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蹇叔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蹇叔是春秋时期秦国著名的风云人物百里奚的好友,百里奚对他的才能十分推崇,称其才能十倍于自己,并甘居其下。他与百里奚一起辅佐秦穆公实现了秦国的霸
忙了一天,喝杯茶后,敲起键盘继续码点文字。一直在想百里奚的苦,还有百里奚的职业生涯里所遇到的贵人,比如:秦穆公、蹇叔、杜氏等人,这只是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他的人生,然而,百里奚从三十好几出去打工,一直到七
百里奚的妻子很有远见,在千百年后,再谈论起百里奚此人的时候,心里还是会生发出无限的感慨,若非他的妻子,百里奚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如果没有其妻子的鼎力相助,百里奚会有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会认识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