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4节 百里奚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4节 百里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4节 百里奚

  说到百里奚,就要对他做下介绍,便于你对这个大名人有所了解。> >   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中国老年政治晚年成大器的楷模,和他的老朋友加政治搭档蹇叔,同列本书“十大名相”第二位。明君名相,联手创造了秦国由弱变强的辉煌。> >    百里奚是典型的草根出身,因为家里贫寒,三十多岁了才娶妻杜氏,婚后生了个儿子。百里奚因为家里穷没有进身的办法和出路,就要出去找出路,但又恋家离不 开媳妇,杜氏深明大义,对百里奚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已经到了壮年,还不能走上仕途,难道就这么在家守着老婆穷一辈子吗?你出去闯你的,我能自己支 撑这个家,不要因为恋家误了仕途。> >   百里奚的家里穷的只有一只鸡,杜氏宰了鸡为他饯行,锅底没柴,就劈了家里的门栓做柴,没米就自己捣栗去皮煮了一顿粗米饭,百里奚饱餐了一顿,临别之际,妻子杜氏抱着儿子,扯着百里奚的衣襟哭着说:你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我们娘俩。> >    百里奚此次离家别妻、心诚志笃地拜名人为师终于学有所成,就想先做官有了地位再把家接来,也不负杜氏一片苦心。他先选择了齐国,想在齐襄公的领导下一展 胸中之学,可惜没人引见,见不上面也说不上话。没了盘缠只能要饭吃,四十岁了满腹经纶却沿街讨饭解饥。讨饭时遇到了一个好人,蹇(jiǎn)叔。> >   百里奚,蹇叔,又一对管仲、鲍叔牙式义血之交的政治家。> >   蹇叔一看百里奚的形貌,觉得这人不应该是讨饭之人,问了姓名,留下吃了一顿饭,蹇叔和他谈论世事时政这位都能应对如流。蹇叔说:以你的才能怎么会穷困到如此地步呢?就留百里奚在家里暂时住下并结义为兄弟。蹇叔比百里奚大一岁,百里奚从此称蹇叔为兄长。> >    蹇叔的家里也不富裕,百里奚就在村里为别人养牛放牛赚点余钱贴补蹇叔家里的生活费用。当时正值吕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就悬榜招贤,百里奚想去应招, 蹇叔说:先君有儿子在他国避难,吕无知想为君是非分之想,最终不会成事。去了不但无益反而会招祸。听了蹇叔的分析百里奚就没有去投靠吕无知。> >    后来听说周的王子姬颓痴迷于养牛,牛养得好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报酬,就告别蹇叔想去周王室应聘做个养牛技术员。蹇叔劝他说:大丈夫不可以轻身事人,一旦 选错了人,仕而弃之则不忠,与其共难则不智,我劝你还是慎重为好。如果你执意要去,我在家料理家事,你可以先去看一看,但不要轻身介入。> >    百里奚到了周的都城,也拜见了那个不仅爱牛如命,而且爱权如命的王子姬颓,讲了一套养牛的理论,姬颓一下子就被他说服了,就要用他做了家臣。就在这时蹇 叔对百里奚不放心,也赶了过来,百里奚就引见蹇叔见了姬颓。谈论了一会从姬颓那告别走出来,蹇叔就对百里奚说:我看姬颓志大而才疏,和他关系密切的都是谗 谄之人,这人马上就要失败了,你得赶快离开他。> >   百里奚同意走,但想回虞国看看妻子杜氏,蹇叔又嘱咐说:虞国的贤臣宫之奇是我的老相识,我们分别后也好久没见面了,我也想去看看他,你如果回虞国,我就和你一起去。就这样蹇叔和百里奚一同来到了虞国。> >   百里奚回到当年的家里一看,破房子已经倒塌,故居成为一片荒草,哪里还有妻儿。一打听,才知道妻子杜氏因为家里实在贫寒,生活不下去了,没办法只好出去流浪乞讨去了,百里奚十分地伤感。> >    蹇叔带着百里奚见了宫之奇,向他介绍了百里奚的贤德,宫之奇把百里奚推荐给了虞公,虞公录用百里奚为中大夫。蹇叔又告诫百里奚说:我看虞公见识短浅却很 自恃,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侍奉的主人。百里奚说:我也看出了这点,但是我现在穷困至极,就像是一条挣扎在陆地上的鱼,急着得到水呀,不然生存都是个问题。蹇 叔很理解百里奚,对他说:弟弟现在是为生计而仕,那我就不便强加阻拦了,将来你想要找我,就去宋国境内的鸣鹿村,那个地方清静幽雅,我就在那里等你,说完 哥俩告别分手了。百里奚从此留在虞国扶持虞公。> >   到了后来虞公不听宫之奇和百里奚的劝谏,被晋献公灭了后来成为囚俘带回晋国软禁,百里 奚觉得自己已经择主不当失之于智了,就不能再失之于忠,所以在晋国一直陪伴虞公直到他死去。这期间晋献公劝他在晋国做官,他因为晋国是害死自己故主的仇家 坚持不出仕。这才有了舟之侨“陪嫁为奴”的主意。> >   百里奚得知晋侯要用他给伯姬做陪嫁,凄凉地自言自语:可惜我胸怀济世之才,仕于虞公 却昏而亡国,晋候想招用我,我又不忍仕仇,忠臣难遇明主,却又要做陪嫁的奴仆,耻辱啊!没别的路,跑吧。于是随送亲车队走到半路趁人不备逃走了。他想逃去 宋国找蹇叔,但因为有战事道路不通,就奔了楚国。> >   他走到宛城,被当地围猎的猎人怀疑是奸细就给抓了去。百里奚对猎人自我辩解说:我是 虞国人,是因为国破家败才逃亡到这里。猎人就问他:你有什么本事。百里奚回答说我会养牛。这些人给他松了绑,就让他喂牛。这牛让他喂的一天比一天肥壮,这 伙土著人很高兴,就把这事告诉了楚王(由此可见当时上通下达之便利)。> >   楚王召见了百里奚问他:饲养牛也有道吗?> >   百里奚回答:有道。按时进食,使用不过力,养牛的人和牛心意相通知道牛的需求,这就是养牛的道。> >   楚王说:好!你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但可以养好牛,也一定能养好马。就用他养马,在南海(当时泛指南方的所谓蛮荒之地)放牧。从此他就在楚国做了“牧马人”。> >   再说伯姬出嫁到了都城,秦穆公一翻看陪嫁的礼册就问嬴絷:礼单上有百里奚这个人,实际却找不到,这是为什么?> >   嬴絷说这个人中途跑了。> >   秦穆公就问公孙枝:你是晋国人,了解百里奚这个人吗?> >   公孙枝说:据我所知,这是个贤才。他知道虞公的愚钝劝谏了也不会听所以就不谏,说明了他的智;陪伴虞公在晋国于危难之中,晋侯知道他是个贤才要任用他为官他却不接受,说明了他的忠。况且这个人有济世之才,只是一直没能遇到明主。> >   秦穆公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就不能得到这个人呢?> >   公孙枝看秦穆公爱才心切就出主意说:我听说百里奚的妻子在楚国,他也必然流亡到楚国去了,想找到他可以派人到楚国去寻访。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6节 夫妻团聚

  再说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自从丈夫外出“半工半读”,她就靠纺线织布、给人缝补浣洗为生,后来遇到饥荒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带着儿子要饭逃荒流落他乡。辗转流离也到了秦国,靠给人家洗衣服度日。儿子百里视,字孟明

春秋战国 第5节 贤相知交

  百里奚终于得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政治舞台,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患难与共的知己——骞叔他向秦穆公举荐说:我有一个朋友叫蹇叔,才能是我的十倍,主公要治理国家,请您招用他与我共事。>>  秦穆公说:你的才能我

春秋战国 第11节 坚忍宽释

  在几年的时间里,秦穆公君臣一心,先灭了江国,又灭了六国,再灭了蓼(liǎo)国,继而兵伐陈国、郑国,争霸的触角开始向中原延伸,“先西后东”,完全是百里奚帮助秦穆公谋划的外拓战略。>>  向中原伸手

春秋战国 百里奚是哪里人 百里奚生命中的四个人

午后,岁末的冬阳把余下的温柔暖暖地洒在榻榻米上,为了避开刺眼的余晖,我挪动了一下散盘的坐垫,呆呆地望着远处空旷的广场,看着那来往的人流。手中那本书是刚读完的,那是一本关于秦国第一相——百里奚的传记式读

春秋战国 秦穆公任用百里奚 秦穆公为何任用百里奚,百里奚故事简介

说起百里奚想必大家首先先到的就是“五羖大夫”,所谓的“五羖大夫”指的是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之中换回的一代名相的典故。百里奚,姜姓,吕氏,百里氏,名奚

春秋战国 百里奚是哪里人 百里奚的个人简介 百里奚的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百里奚,是先秦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人生历程,品格才学,堪称现代寒门学子之表率。百里奚是春秋时楚国宛邑人士,原本出身寒门,少年时期曾饱受贫穷疾困之苦,与妻子杜氏守着寒窑艰难度日。百

春秋战国 百里奚活了多少岁 百里奚举于市是怎么回事 百里奚多少岁任相国

百里奚举于市,这一句话出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大概的意思是指,百里奚是在集市上,被秦穆公高价用五羖羊皮赎回了秦国,百里奚这才被正式挖掘出来,秦穆公算是赚了,百里奚这个人才就算是千金也是难

春秋战国 百里奚的妻子是谁 百里奚与秦穆公之间有何故事?百里奚为何认妻

春秋时期著名的秦国贤相百里奚,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在生活作风方面也具有高尚的品格操守。据史料记载,他虽位高权重,却为官清廉,平易朴素,堪为百官之表率,在当时,更是深受百姓爱戴。百里奚初为秦相

春秋战国 百里奚活了多少岁 百里奚个人资料

百里奚,(约前726—前621),姜姓,吕氏,百里氏,名奚,字子明,齐国没落宗室子弟,齐中废公无诡孙,春秋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人。春秋时虞国大夫,后入秦做大夫。晋献公借道伐虢灭了虞国,俘获百里奚之

春秋战国 闽西汉剧《百里奚认妻》观后

感天动地,隽永婉约——闽西汉剧《百里奚认妻》观后傅翔百里奚认妻即百里奚“相堂认妻”,是我国最古老、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故事之一。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著名的秦国贤相百里奚,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