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到底是《扁鹊见蔡桓公》还是《扁鹊见齐桓公》

Posted 扁鹊

篇首语: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到底是《扁鹊见蔡桓公》还是《扁鹊见齐桓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到底是《扁鹊见蔡桓公》还是《扁鹊见齐桓公》

请问: 到底是《扁鹊见蔡桓公》还是《扁鹊见齐桓公》?

由用户 民国年间那些事 提供的知识: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扁鹊故事,故事内容在此不赘。

关于扁鹊见为之诊病的国君,古籍中的记载并不一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说是齐桓公,而《韩非子·喻老》中则是蔡桓公,中学课本里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就选自《韩非子·喻老》。当时扁鹊见的究竟是哪位诸侯?历史上的齐桓公与蔡桓公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若想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理顺以下几个人物的时代背景和主要经历。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见诸史籍的古代名医,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为其立传。扁鹊本名秦越人,渤海郡莫(今河北省任丘)人,又因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所以另外还有个名字叫卢医。据考证,扁鹊大约生于公元前407年,卒于前310年。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善于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后人尊为中华医祖。

中国古代有两位齐桓公,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其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生活的年代比扁鹊要早300多年,时代明显不符。另一个是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姓,名午,公元前374——前357年在位。田午是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史载他“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其谥号为“齐桓公”,因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田午在位时曾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间人才荟萃盛极一时。据史书记载,扁鹊正是生活在这个时代。

历史上的蔡桓公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的第七代国君,公元前714——前695年在位,事迹不详,蔡国在扁鹊时代早已湮灭。

由此可见,与扁鹊同时代的只有战国时的齐桓公田午一人,据此我们可以断定“讳疾忌医”中的那位主角就是此人。既然如此,为什么《韩非子》中却将其记为“蔡桓公”呢?原来当时对身份高贵的人一般用封地为号,而国君则用都城来做号,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因为田午时期的齐国都城是上蔡,所以此处用蔡桓公来代指齐桓公,扁鹊所见的齐桓公和蔡桓公其实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田午。

由用户 小贱说游戏 提供的知识: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由用户 南朝四百八十寺 提供的知识:这个是选自《韩非子-喻老》里的寓言故事

蔡桓公:齐国国君,田氏代齐后的齐桓公,不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小白。因迁移国都至河南上蔡被称为蔡桓公,下文称“桓侯”。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扁鹊见齐桓公是怎样一个故事 齐桓公叫什么名字

  扁鹊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医生,历史书上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其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但是在史记中的记载他见的确实齐桓公,那么扁鹊见的到底是齐桓公还是蔡桓公呢?这又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呢? 

春秋战国 扁鹊见蔡桓公治病的寓意及翻译

见到蔡桓公发现他有点小病便提醒他,蔡桓公不以为然。之后扁鹊再三拜见蔡桓公并提醒他,蔡桓公非常的不悦,以至于最后蔡桓公病痛时寻扁鹊,扁鹊知无药可救早已逃之夭夭了。本文通过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

扁鹊见蔡桓公,蔡桓公是哪一位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我们都有了解,说的是扁鹊三次觐见蔡桓公,告知他身患重病,蔡桓公都没有当一回事,当病入膏肓之时再想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最后蔡桓公不治身亡的故事,讳疾忌医的典故也就从此而来。这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

春秋战国 齐桓公和扁鹊的故事 齐桓公与扁鹊的故事

扁鹊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医生,历史书上流传着不少他的故事,其中“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但是在史记中的记载他见的确实齐桓公,那么扁鹊见的到底是哪个齐桓公呢?春秋战国有两位齐桓公。其一为春秋时的齐

春秋战国 “扁鹊见齐桓公”之当代医改篇

话说当年齐桓公由于没有听神医扁鹊的劝告而病入膏肓,最终英年早逝;还弄出个讳疾忌医的成语来,让世人嘲笑千年。齐桓公在阴间经过九九八十一轮回,最终投胎到了二十世纪的新社会,成了一个普通人。这次齐桓公暗暗发

春秋战国 《扁鹊见齐桓公》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 满分网 满分5

材料一: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材料二: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中的“桓公”是谁?(2分)材料一说到“管仲相桓公”,管仲是

春秋战国 扁鹊的资料 扁鹊治病 扁鹊治病的寓意

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曾在多个诸侯国为当地百姓看病。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可以起死回生,故称他为上古时期的神医的名号“扁鹊”。扁鹊治病一般我们指《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那么扁鹊治病想要告

齐国是侯爵国,应该称我为齐桓侯,为何你们称我为齐桓公

引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神医扁鹊路过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因齐桓侯将齐国都城迁往上蔡,故而史书中齐桓侯亦称为蔡桓侯)热情接待了他。谁知扁鹊一眼见到齐桓侯就断定他有病:

春秋战国 齐桓公和扁鹊的故事 史记故事扁鹊的故事

有一次,扁鹊见到了齐桓公。扁鹊说:“君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不相信,还很不高兴。十天之后,扁鹊再去见他,说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会加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