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秦晋崤之战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秦晋崤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秦晋崤之战
秦晋崤之战
周襄王二十年(西元前632 年),晋文公于城濮战胜楚军,并迎襄王于践土,召开诸侯会盟,成为中原霸主。 就在晋国成为中原霸主的过程中,西边的秦国在秦穆公的领导下,国力也日益强盛,只可惜,秦国地处偏壤,其东进窥探中原之路被晋国阻挠,因此秦穆公在位30多年,仍未能达成称霸中原的愿望。 周襄王二十四年(西元前628年),郑文公、晋文公相继逝世。就在此时,戍守在郑国的秦国大夫杞子派人禀报秦穆公,他已掌握郑都北门钥匙,假如秦国出兵来袭,他可以作为内应,如此就能拿下郑国。杞子的主意打动了秦穆公。 然而,秦国若要远袭郑国,从秦都到郑都约一千五百华里,而且中间需经过桃林、崤函等险要地区,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军事行动。因此蹇叔谏道:「我军越千里以袭人,郑必知之,我军劳而力竭,欲攻敌人之有备,实无成功之望。」秦穆公不听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他以孟明视(名相百里奚之子)、西乞术和白乙丙(蹇叔之子)三人为将,精锐尽出,志在必得。 秦军出兵袭郑的消息被晋国得知。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于是派遣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控制崤山北麓险要路段,并连合羌戎军队,埋伏在隘道两侧,布成一个庞大的陷阱以待秦军。 周襄王二十五年(西元前627年)春,秦军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国(今河南偃师东南),正好与郑国贩牛商人弦高相遇。弦高为人机警,断定秦军此行必定是前往偷袭郑国,于是牵了12头牛,假托奉郑君之命,特地前来犒劳秦军。秦军将领孟明视听了弦高这一番话,以为郑国早有防备,不敢再进,于是撤军回秦。
相关参考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
秦晋之间的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当时是齐桓公已经去世,齐国称霸的时代过去,而晋国在晋文公的带领之下趁机崛起,成为了中原霸主,而这个时候南方的楚国依旧强大,西方的秦国也蠢蠢欲动,所以晋国和...
秦晋之间的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当时是齐桓公已经去世,齐国称霸的时代过去,而晋国在晋文公的带领之下趁机崛起,成为了中原霸主,而这个时候南方的楚国依旧强大,西方的秦国也蠢蠢欲动,所以晋国和
秦晋之间的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当时是齐桓公已经去世,齐国称霸的时代过去,而晋国在晋文公的带领之下趁机崛起,成为了中原霸主,而这个时候南方的楚国依旧强大,西方的秦国也蠢蠢欲动,所以晋国和
崤之战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去。秦国欲趁机向东发展,派兵袭郑,由于郑国事先得到情报加强防守,秦军只好灭掉滑国而西归。秦人袭郑须经过晋国的领土,晋国联合姜戎在崤山设伏以待秦军,公元前627年4月,
打败楚国后,晋国又想去攻打郑国,便联合了当时的同盟国秦国,一起商议怎么消灭郑国。为什么要打郑国呢?原来在城濮之战中,郑国帮助了楚国。>> 正当两国要消灭郑国时,秦国突然停止作战,调兵回去了。晋国
晋襄公,世子姬继承了文公的大业。事实证明,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襄公带领群臣为文公送灵,准备葬在曲沃。灵车刚出绛城,棺内忽然传出牛叫一样的声音,而且棺柩突然重如泰山,车不能行,群臣无不惊骇
> 战争概述:秦国在逝世后重新燃起了插足中原事务的争霸野心。公元前627年,秦国派大将孟明视率兵袭击郑国,被郑国商人弦高伪装郑国使者犒军智阻,秦军回撤,顺便灭掉亲晋的滑国。随后晋军在崤设伏,截击秦军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崤之战,欢迎关注哦。在春秋时期,齐国、晋国、秦国、楚国是实力比较强大的四个诸侯国。其中,就秦国和晋国来说,虽然一度结成了“秦晋之好”,却在很长时间内互相攻伐,爆发了多
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秦穆公率军进攻郑国(今河南中部)的作战。周襄王二十一年,晋于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军,成为中原诸侯盟主。原追随楚的郑国遂转而附晋。但时隔不久,郑又暗中与楚修好。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