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齐简公拒谏遭祸的故事
Posted 春秋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齐简公拒谏遭祸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齐简公拒谏遭祸的故事
齐简公即位后,大臣陈常和宰予把持了齐国的朝政,但二人历来不和,经常争斗不休,结果弄得国中乌烟瘴气。但齐简公想坐山观虎斗,对此不闻不问。大臣诸御鞅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十分不安。> > 诸御鞅便找了个机会,向齐简公进谏道:“陈常和宰予二人彼此之间非常仇恨,我担心他们会长期地互相争斗下去。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让他们这样一味地争斗下去,就会危害到国君您了。”> > “那该怎么办呢?”齐简公问。> > 诸御鞅说:“请您罢免其中的一个就可以了。”> > 齐简公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这不是你这样的浅陋之人所能知道的。”> > 诸御鞅见齐简公如此无视他的意见,不由得长叹一声,便辞官回家避祸。> > 过了没多久,陈常和宰予二人的矛盾果然激化了。于是陈常便在朝廷上攻打宰予。宰予便向齐简公求救,陈常也就一不做二不休,要杀齐简公。齐简公仓皇逃窜,最后在宗庙里被陈常追上了。齐简公在临死前长叹道:“唉!只怪我不能采纳诸御鞅的意见,以至于遭到了今天的祸害啊!”> > (《审分览·慎势》)> > 齐简公失去了驾驭臣下的方法,丧失了君主的权势,虽然最后后悔没有听从诸御鞅的意见,但这又与不后悔的结果有什么两样呢?失去了统率下属的方法,而去要 求下属诚信,那么这种领导者就是很糊涂的,因为这样做无异于与虎谋皮。如果领导者失去了领导的威势,而又仗恃着拥有权力,那他就会很危险。这就正如能吞下 船的鲸鱼到了陆地上就不能胜过蝼蛄蚂蚁一样。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是齐悼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壬。齐悼公四年(公元前485年),齐国大臣鲍子弑杀齐悼公,齐国群臣共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齐简公。齐简公继位后,分别任用田成子田常和阚止(一作
人物生平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是齐悼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壬。齐悼公四年(公元前485年),齐国大臣鲍子弑杀齐悼公,齐国群臣共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齐简公。齐简公继位后,分别任用田成子田常和阚止(一作
年龄战国人物中文名:阚止别名:监止字:子我范例:年龄时期齐国卿士阚止的子女阚止汗青由来阚止(别名监止,字子我)与田成子任齐国的阁下相。前481年,田成子发起政变,杀死了阚止和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
鲍叔牙,齐国人,商人出身,从过军,齐襄公时为公子小白的老师。小白即位后,欲委之以国政,他固辞不受,竭力推荐管夷吾为相。、隰朋相继死后,他接任主持国政,不久因齐桓公拒谏亲近雍巫等人,忧愤而死。>>
鲍叔牙,齐国人,商人出身,从过军,齐襄公时为公子小白的老师。齐桓公小白即位后,欲委之以国政,他固辞不受,竭力推荐管夷吾为相。管仲、隰朋相继死后,他接任主持国政,不久因齐桓公拒谏亲近雍巫等人,忧愤而死。
前481年,齐相田桓在民众支持下,用武力战胜了守旧贵族监止,杀掉了齐简公。此后齐国政权都归田氏,但田氏此时还只为国相,姜姓大奴隶主贵族,名义上仍是公室的齐侯,这种名存实亡的局面持续了100年。周安王十
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简公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改革,他允许官吏、百姓带剑,打破了只有贵族才能带剑的特权。实行按土地亩数征收租税的政策,则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表明秦国开始向封建制度转化。人物简介中文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燕前简公所处时期:年龄末期性别:男身份:燕国第三十任君主前任:燕平公(前504年—前493年)(历史lishixinzhi.com)继任:燕孝公燕前简公史籍纪录《史记·燕召公世家》纪
> 【金玉良言】欲成大事者必须胸怀宽广,能屈能伸,在形势不利于自己时,只有沉得住气,积蓄力量,方能在时机来临时发得了力,一举克敌,获取胜利。>> 【谋略故事】魏帝曹髦自从司马师废黜曹芳被扶上帝位后
顾荣顾荣著有《顾荣集》等作品,是西晋大臣、名士,为官得司马睿重用,身居高位,协助建立东晋。永嘉六年(312年),顾荣逝世,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元”。顾荣与张翰>顾荣在吴亡后到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