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秦国国君秦简公简介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秦国国君秦简公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秦国国君秦简公简介
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简公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改革,他允许官吏、百姓带剑,打破了只有贵族才能带剑的特权。
实行按土地亩数征收租税的政策,则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表明秦国开始向封建制度转化。
人物简介
中文名:秦简公
别名:嬴姓,赵氏,名悼子
国籍:秦国
出生日期:约前428年
逝世日期:约前400年
职业:秦国君主
秦简公(?─前400年),名悼子,在位15年。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叔父。
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简公出师攻魏,败于郑(今陕西华县西南)。前409年,简公令官吏带剑以防身。
这是秦国革新礼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许百姓带剑。同年,魏伐秦,尽占河西地,筑洛阴、 县两城,秦退守洛水(今陕西境内洛水),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简公组织军民在东境修筑长城。
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又称秦东长城。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由此趋向东北越过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经大荔、蒲城、白水等县,北止于白水县黄龙山南麓。
今华阴县城东、蒲城县东南,尚有秦长城遗址。
史籍记载
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简公。简公,昭子之弟而怀公子也。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巉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
相关参考
秦国历史上有两位秦惠公。一个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另一个前399年-前387年在位,是秦简公的儿子。 秦惠公(春秋),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秦夷公早死,
人物简介秦简公(?─前400年),嬴姓,秦氏,名悼子,在位15年。 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叔父。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简公出师攻魏,败于郑(今陕西华县西南)。前409年
秦简,中国战国时代秦国和秦代所遗留下来的简牍。在战国和秦代,简是主要的书写材料,但是秦简的实物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第一次发现。1975年底,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属安陆县)发掘战国末年
人物生平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是齐悼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壬。齐悼公四年(公元前485年),齐国大臣鲍子弑杀齐悼公,齐国群臣共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齐简公。齐简公继位后,分别任用田成子田常和阚止(一作
人物生平齐简公,姜姓,吕氏,名壬,是齐悼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壬。齐悼公四年(公元前485年),齐国大臣鲍子弑杀齐悼公,齐国群臣共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齐简公。齐简公继位后,分别任用田成子田常和阚止(一作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籍,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
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嬴姓,赵氏,秦桓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
秦悼公(?-前477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15年,《史记·秦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人物简介中文名:秦悼公国籍:秦国民族:汉出生地:雍逝世日期:前477年职业:秦国君主
秦武公(?―前678年),嬴姓,赵氏,名不详,秦宪公(秦宁公)长子,母鲁姬子,秦出子和秦德公的哥哥,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97年—前678年在位。秦武公初立太子。秦宪公死后,弗忌等三庶长另立秦出子
秦夷公,秦哀公之子。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嬴姓,名不详,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未及即位就死了。《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也就是说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人物简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