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先秦时期的传统科学技术概述

Posted 天象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先秦时期的传统科学技术概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先秦时期的传统科学技术概述

>   在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天文学的地位是相当突出的,因为人们从天体的变化过程中,日出日落,月圆月缺中,感受到了四季的替代,而且种种变化是周而复 始的,遵循了一定的规律,于是将天人格化,他们将天命的变化与人事的变迁联系起来,就专门设立部门观察天体,记录天象,并且为适应农业生产制订历法。> >   传说夏的天文台叫清台,商的天文台叫神台,周的天文台叫灵台。这些天文台既是观测天象的机构,也是祭祀日月上天的场所,一般都设置在平坦的开阔地带,高于其他建筑物。> >    通过天象的观测,中国人创立了历法,夏代用天干纪日,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周而复始地记日,十天一个周期,于是就有了“旬”的概 念,商代在夏历的基础上使用了干支纪日法,把天干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结合,60天一个循环。> >    而且通过甲骨材料,学者发现商代有了初步完备的阴阳合历,就是年采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月采用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距用 大小月来调整朔望,设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阴阳合历的制度,中国一直沿用了好几千年,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历日制度体系,因此中国的历法虽然称 之为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 >   周代的历法在商代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已经发明了圭表测影的方法,确定冬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的日子)和夏至(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的日子),周代还用十二地支来记时,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对应,把一天分为了12个时辰,这也就成为了中国古代通用的计时方法。> >    的历法更为成熟,采用的古四分历,将一回归年的时间定为365又1/4日,一朔望月的时间为29又499/940日,19年中设7个闰月,这些 数据在当时的世界天文学上是很先进的,回归年的长度只比真值多11分钟,中国后世的历法都是在古分历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修正、改进的。中国的历法与农业生产 还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更能准确地反映季节的变化,历法中又将一年平均分为24节气,24节气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指导性极强,因此中国的历法又被称为农历。> >   在天象的观测中,先秦记录了很多天象的变化情况,甲骨片和文献材料中有多次的日食记录、月食记录和慧星记录,还有世界上最早的超新星的记录。> >    为了更好地观测天象,当时人们开始将天空的恒星背景划分为若干个特定的部分,建立一个统一的坐标体系,以此确定日月五星和许多天象发生的位置根据,春秋 时期,将天空划为28个区域的二十八宿体系成熟,二十八宿的名称为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 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每一宿中取一颗星作为这个宿的度量标志,称为该宿的距星,这样就建立了描述某一天像发生位置较为准确的参考系统。> >    与世界上其他文明一样,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的扩大以及防治洪水和开挖沟洫、建筑城市和宫殿、测量土地等等,中国也创立了自成体系的 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可以看到中国的计数法为十进制,当时计量的基本单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计算的工具叫算筹,就是用于计算的小圆棍用算筹计算就叫做筹算,筹算的加减法,就是将位值对齐,自左而右,由高位算起,乘法就利用九九歌诀,因此加减乘除 的四则运算在先秦时期已经成熟。> >   在先秦的科学技术中,墨子的《墨经》有其独到之处,该书中提到了许多光学与力学的内容,《墨经》中记 载有中国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在一间小屋向着阳光的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的照射下,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回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对 于此,《墨经》的解释是:由于光穿过小孔时是直线进行的,人的头部遮住上面来的光线,因而影在下方,而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来的光线,因而成影在上面,这样 既明确地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又科学地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   《墨经》还对凹面镜、凸面镜、平面镜的成像问题都作了系统地研究和 探讨,指出,凹面镜球心之外,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比原物小,在球心之内,则成正像,比原物大,凸面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比原物小,而平面镜所成的像 与原物一样大,但互为倒置,这些阐述与近代光学理论相对照,除了没有说明焦点和球心的区别外,其他内容是一致的。在力学上,《墨经》给出了力的定义,力就 是人体所具有的使物体运动的手段,并从力的平衡中,得到了杠杆原理,即力×力臂=重×重臂。此外,《墨经》还直观地描述了浮力现象和机械运动,对空间、时 间、位置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   自从西周的巫、医分流后,专业的医生便生产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的医学传统基本形成,理论 经典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将阴阳五行学说引入医学,提出人体健康的根本在于阴阳调和,保持平衡,人的疾病来自于阴阳的失调,治病就是通过各种方法 调和阴阳,《黄帝内经》最重要的特色是对人体有整体的观点,治病是治本为原则,综合治理,并关注外部环境对病人的影响,如四季变化、昼夜交替、地理水土、 社会生活等等。> >   先秦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在诊断上,他采取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这种方法成为中医学的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在治疗上,扁鹊采用了砭石(一种用于放血疗法的工具)、针灸、按摩、汤液、熨贴、手术、吹耳、导引等各种方法综合治疗。后人尊他为“医学祖师”。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概述

>  时期,人民由于谋生,纷纷进入禁地,开发山林,新的资源逐渐被发现,以矿产为例,铁矿的发现直接导致冶铁业的产生,使中国从铜器时代进入了铁器时代,春秋战国的冶铁业是一个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冶铁技术和铸铁

浅述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是如何看待丧礼的

文/搜史官春秋后期到战国,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的旧传统正在瓦解,所谓「”礼崩乐坏”。丧礼作为重要礼仪之一,同社会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儒家学派,

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保安族民族艺术概述

花儿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

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保安族民族艺术概述

花儿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

什么是现代农业发展

1现代农业概述1.1相关概念1.1.1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它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春秋战国 先秦时期的徭役征发制度介绍

  我国古代的徭役就是无偿为朝廷劳动,是封建社会国民义务的一种,它包括力役和兵役两个方面。>>  先秦时期,力役和战争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力役在朝廷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国内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概述

  秦汉时期的手工业是沿着战国时期的趋势而向前发展的,它与商业的发展互为因果,促使了部门的增多,从《史记·货殖列传》的材料看,汉代的手工业部门,有采矿业、冶铁业、铸造业、陶瓷业、纺织业、印染业、造船业

科学无法解释,难道真是穿越过去的

导读:战国,可以说是一个乱世,也可以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人文气息,中国很大一部分传统文化就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留下了不少的稀世珍宝,这些文物都非常吸引国人,有些是

历史秘闻 科学无法解释,难道真是穿越过去的

导读:战国,可以说是一个乱世,也可以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特殊的时代造就了特殊的人文气息,中国很大一部分传统文化就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留下了不少的稀世珍宝,这些文物都非常吸引国人,有些是

一些研究历史和哲学的人为什么都痴迷于先秦时期的文明

先秦(旧石器时期--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旧石器时代到战国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