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谋定开动一鸣惊人
Posted 春秋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谋定开动一鸣惊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谋定开动一鸣惊人
人生在世会遇到许多挫折,尤其是身处逆境中的人更是无法为自己创造机会,所以只有静观其变,耐心等待。但这种等待不是消极的,还要加一点主观。历史上著名的“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刚即位时很年轻,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按理说楚庄山即位之始应该像其他新君王上任那样雷厉风行地干一些事情,恰好相反,他则是 不问国政,只顾纵情享乐。他有时带着卫士、姬妾去云梦等大泽游猎,有时在宫中饮酒观舞,浑浑噩噩,无日无夜地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每逢大臣们进宫汇报国 事,他总是不耐烦地回绝,任凭大夫们自己办理。他根本不像个国君,朝野上下也都拿他当昏君看待。> > > 看到这种情况,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都感到十分着急,许多人都进宫去劝谏,可楚庄王不仅不听劝告,反觉得妨碍了他的兴趣。对这些不着边际的劝告十分反感,后来干脆发了一道命令:谁再来进谏,杀无赦。> > 一年又一年,一晃三年就过去了,楚庄王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朝中的政事乱成一团。在这期间,他的两位老师斗克和公子燮攫取了很大的权力,斗克因 为在秦、楚结盟中有功,楚庄王没给他足够的报偿,就心怀怨愤;公子燮要当令尹未能实现,也心怀不满,二人因此串通作乱。他俩派子孔、潘崇二人去征讨舒人, 又把子孔、潘崇的家财分掉,并派人刺杀子孔、潘崇。刺杀未成功,潘崇和子孔就回师讨伐,斗克和公子燮竟挟持庄王逃跑,在到庐地时,当地守将戢黎杀掉了他 们,庄王才得以回郢都亲政。就是经历了这样的混乱,楚庄王仍不见有甚起色。> > 大夫伍参忧心如焚,再也忍不下去,冒死去晋见楚庄王。来到宫殿一看,只见纸醉金迷、钟鼓齐鸣,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姬妾,右手搂着越国的美女,案前陈列美酒珍馐,面前是轻歌曼舞。庄王看到伍参进来,当头喝道:“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命令吗?是不是来找死呢?”> > 伍参抑制住慌张,连忙陪笑说:“我哪敢来进谏,只是有一个谜语,猜了许久也猜不出,知道大王天生智慧,想请大王猜一猜,也好给大王助兴。”楚庄王这才放 下脸,说道:“那你就说说看。”伍参说:“高高的山上,有只奇怪的鸟,身披鲜艳的五彩,美丽而又荣耀,只是一停三年,三年不飞也不叫,人人猜不透,实在不 知是只什么鸟!”> > 当时的人都喜欢打一些谜语称做“隐语”,这些“隐语”往往有一定的寓意,不像今天的谜语这样单纯,因此,人们多用这 些“隐语”来讽谏或劝谏。楚庄王听完了这段话,思考了一会儿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非凡鸟,凡人莫知。”伍参听后,知道庄王心 中有数,非常高兴,就又趁机进言道:“还是大王的见识高,一猜就中,只是此鸟不飞不鸣,恐怕猎人会射暗箭哪!”楚庄王听后身子一震,随即就叫他下去了。> > 伍参回去后就告诉大夫苏从说庄王不久即可觉悟,没想到几个月过去后,楚庄王仍一如既往,似乎根本就没发生过“猜谜”一事。苏从见状不能忍耐,就闯进宫去 对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即位三年,不问朝政,如此下去,恐怕会像桀纣一样招致亡国灭身之祸啊!”庄王一听,立刻竖起浓眉,露出一副暴君的形象,抽 出长剑指着苏从的心窝说:“你难道没听到我的命令,竟敢辱骂我,是不是想死?”苏从沉着从容地说:“我死了还能落个忠臣的美名,大王却落个暴君之名。如果 我的死能使大王振作起来,能使楚国强盛,我甘愿就死!”说完,面不改色,请求庄王处死他。> > 楚庄王等待多年,竟无一个冒死进谏之臣,他 的心都快凉了。这时,他凝视了苏从几分钟,突然扔下长剑,抱住苏从激动地说:“好哇,苏大夫,你正是我多年寻找的社稷栋梁之臣!”庄王说完,立刻斥退那些 惊恐莫名的舞姬妃子,拉着苏从的手谈了起来。两人越谈越投机,竟至废寝忘食。> > 苏从惊异地发现,庄王虽三年不理朝政,但对国内外事无巨细都非常关心,对朝中大事及诸侯国的情势都了如指掌,对于各种情况也都想好了对策,这一发现使苏从不禁激动万分。> > 原来,这才是庄王的明智之举。由于他即位时十分年轻,不明世事,朝中诸事尚不清楚,也不知如何处置,况且人心复杂,尤其是若敖氏专权,不明所以,他更不 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中,想出了这么一个自污以掩人耳目的方法,静观其变。在这三年中,他默默地考察了群臣的忠奸贤愚,也测试了人心。他颁布劝谏者死的命 令,也是为了鉴别哪些是甘冒杀身之险而正直敢言的耿介之士,哪些是只会阿谀奉承、只图升官发财的小人。如今,三年过去,他的年龄已长,经历已丰,才干已 成,人心已明,他也现出庐山真面目了。> > 楚庄王弃淫听政以后,全国上下都感到十分兴奋。当年穆王扩张和北进和政策也得以继续。他首先任 命了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臣,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还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以安定人心。从此,这只“三年不鸣” 的“大鸟”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楚庄王真的是“一鸣惊人”,不仅平定了国内的若敖氏叛乱,对外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同时,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威王也是一只“一鸣惊人”的大鸟。齐威王是战国时齐国的国君。他在继任之初,不理国政,沉缅于酒色之中,经常作彻夜之饮。其时,邻国不断前来侵犯,国内的许多大臣也贪赃枉法,玩忽职守。一些忠于国家的大臣很是忧虑,可是,谁也不敢向他进谏。> > 有一个叫淳于髡的人,妻子是齐国人,他便也住在齐国。此人个子不高,但语言机智而有风趣,他也很为齐国的现状焦虑,他知道,如果直接向齐威王提出看出, 必然会碰钉子,便想了个巧妙的办法。齐威王好猜谜语,淳于髡便给威王出了一个谜说:“咱们国都之中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宫廷之中,三年多了,不飞也不 鸣,大王知道这是什么鸟吗?”齐威王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淳于髡知道齐威王心里有数,也不再多言。相关参考
导读: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等也成为固定
春秋战国 楚庄王活了多少岁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十二)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中原
一谈到一鸣惊人,大家都知道他属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他还为我们留下了问鼎中原的成语典故。可是,楚庄王即位之初,却是一位“扮猪吃老虎”的伪装者,那么他为何要蛰伏三年之后才展现出自己的治国才华,他又是如
> 不鸣则已,>>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中原,史称“五霸”。在“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
楚庄王,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的儿子,名叫熊侣。该人可名列本书“十大明君”之第三。>> 楚庄王接了班,三年不发一令,每天白日就是田猎游玩,晚上就是女人酒宴。更有甚者,在朝门挂了一块令牌,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来自每天学习大课堂00:0019:14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春秋五霸的故事前面凯叔已经给你讲了几个了,比如说任用仇人做官的齐桓公小白,晚年流浪最终得志的晋文公
中国有「”一鸣惊人”、「”饮马黄河”、「”止戈为武”、「”问鼎中原”等成语,其来源都与楚庄王有关,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樊姬是楚庄王的正妃。楚国称霸之前,楚庄王喜好打猎。樊
成语典故_成语一鸣惊人出自于哪个典故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中原,史称“春秋五霸”。在“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
楚庄王匆匆即位楚庄王,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春秋时楚国最有成就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楚庄王很幸运,他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娇生惯养,因此在他的父亲
楚庄王匆匆即位楚庄王,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春秋时楚国最有成就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楚庄王楚庄王很幸运,他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娇生惯养,因此在他
楚庄王匆匆即位楚庄王,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春秋时楚国最有成就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楚庄王楚庄王很幸运,他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娇生惯养,因此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