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21节 兄弟反目

Posted 太子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21节 兄弟反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21节 兄弟反目

  这回轮到吴国内乱了。夫概自以为破楚有了大功,又以为是因为自己在沂水打了败仗,吴王才派他协助姬山守郢都,心里十二分地不高兴。听说吴王和秦兵相持 对峙,心念一动起了邪心,想道:吴国的规矩,兄终弟继,我是姬光的弟弟,他之后应该立我为君。现在姬光却立了他的儿子姬波为太子,我继承不了君位,不如趁 着大军出征被粘在这国内空虚的时候,我先回去夺了王位,不强于以后再争吗?就率领着自己本部军马,偷偷地出郢都东门,渡过汉水回了吴国。一路传播:吴王兵 败,现在失踪了,应该由夫概继王位。他也真动了真格的,还在路上,就自称了吴王。并留他的儿子扶臧率领一部分兵马据守淮水,来阻断吴王回吴的归路。> >   吴的世子姬波和被离听说夫概拥兵自立,忙登城守备不放夫概进城。夫概就派使者由三江去越国,说服越王出兵来夹攻吴国,并答应事成之后以吴地的五座城池做答谢。> >   阖闾呢?听说秦军灭了唐大吃一惊,刚要召集众将研究郢都守备的事,姬山就来报告说夫概不知道什么原因,领着本部兵马回吴国去了。> >   伍员说:夫概私自回国,一定是反了。> >   阖闾有点发蒙了,急忙问伍员:那怎么办?> >   伍员说;夫概是个勇夫,不足为虑,怕的是越国闻风而动乘机袭吴就不好办了。大王应该马上回国,先平定内乱。> >   阖闾慌了神,留孙武、伍员退守郢都,自己和伯顺流而下渡了汉水,刚过汉水就接到了太子的告急信。说夫概已经造反称王,又联合越兵入侵,吴的国都已经危在旦夕。> >   阖闾更加吃惊了,说了句:果然不出子胥之所料。派人马上到郢都,沟通了国内的情况,并要孙武、伍员马上回援。自己带兵昼夜兼程,沿江又警示跟随夫概和帮助他儿子守淮水的吴军将士:能弃夫概来归降的,不影响原来官爵,后到的杀无赦。> >   这一招很管用,跟他儿子扶臧守淮水的吴军将士都弃了扶臧来归,扶臧没办法,跑回了谷阳(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 >   夫概想强制百姓披甲上阵,可百姓一听说吴王还在,就都跑了。夫概只能率本部兵马出战。> >   阖闾问自己的弟弟,我们是亲兄弟,我视你为手足,你为什么要反叛我呢?> >   夫概说:你杀吴王僚叫不叫反叛呢?> >   阖闾火了,让伯去擒拿夫概,伯冲上去只战了几个回合,阖闾这里人多势众,全线出击。夫概就是再能搏杀也双拳难敌四手,大败逃走。幸亏扶臧在江上准备好了渡船,载着夫概过了江逃到宋国去了。> >   阖闾安抚民众,回到吴都,太子姬波迎接进城,立刻研究对付越军的办法。> >    这边孙武和伍员接到吴王的班师命令,正在商量对策,忽然辕门官来报告说楚军有人送信来了。伍员拿来一看,是申包胥写来的,书信的大意是:你们君臣虽然占 据了郢都,但不能服楚人之心,说明天意不亡楚,你自己对这一点是知道的。你能践行“覆楚”之言,我就能践行“复楚”之志,而且成就了朋友之义,我们这是相 成而不相伤。下一步,你不要为了个人私仇竭尽了吴国之力,我也就不再为了公义竭尽秦国之力。我们彼此到此为止吧,以后还是好朋友。> >   伍 员把信给孙武看了,说我们以数万精兵长驱入楚,烧了他的宗庙,毁了他的社稷,鞭了平王的尸骨,淫了王侯大夫的家室,自古以来报仇雪恨,也没有这么畅快淋漓 的,秦军虽然打败了我们,但我们并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兵法上说“见可而进,知难则退”。幸亏楚军和秦军还不知道我们内部发生变乱的事,我们该想办法全身而 退了。> >   孙武说:就这么退兵多让人笑话,你应该回书和他说熊胜的事。> >   伍员说:好办法。就写了一封回信,大意是:平 王当年把本没有罪的太子逼得到处逃亡,又滥杀无罪的功臣,搞的天怒人怨,才会有今天这些不该发生的事。当年齐桓公留了邢国又重立卫国,秦穆公三次定晋之乱 而不贪其土地,这样的美德一直被今人传诵。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也知晓天下大义。现在熊建的儿子熊胜,仍在吴国寄居流亡,没有寸土可以立身,楚国如果能 迎回熊胜,让他得以继承熊建的家祀,我们就可以退兵,也成全你的得楚之志。> >   申包胥接了回书和熊西商量。熊西说:迎回已故太子的后人并给他适当的封赏,这也正是我想要做的事。> >   沈诸梁说:太子已经废了,那熊胜就是我们的仇人,怎么可以养仇害国呢?> >   熊西说:熊胜是个无能的匹夫,迎回来落个好名又对国家无害,为什么不迎呢?(熊西如果知道后来会命丧熊胜之手是无论如何不能接纳他回国的)就以楚王的名义去迎召熊胜,并许诺封给他一个大的城邑。楚国的使者一出发,孙武和伍员就带兵回吴了。> >   临行,把楚国宝库里的东西全部带走,真是满载而归。又强迁楚国的百姓一万多户,送到吴国的空荒待开发地区去定居。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21节 智激张仪

  张仪这个时候干什么呢?>>  他和苏秦一起下山之后,就去游说诸侯。最想说服的当然是魏王,可惜家里穷、出身卑贱,想见见不到。后来魏国被秦国欺着打,撵着打,为了躲避强秦连国都都东迁了,还是逃避不了挨打

春秋战国 第21节 毅然辞官

  孔子杀了少正卯,堕了三城之后,在鲁国威名大震,定公和三桓也都虚心听教,服从治政。定公用他为大司寇代相国之职。>>  孔子有了相权就开始整肃朝纲,明确礼义,教育百姓知廉耻,行忠信,一时之间社会秩序井

春秋战国 第21节 践土之盟

  大军留在有莘三天,文公下令起兵归晋。>>  先头部队到了黄河边,文公得到回报:船只没准备好,没法渡河。找奉命备船的舟之侨,舟之侨不在。>>  原来舟之侨是虢国投降过来的,一直觉得不受重用。这次又让

春秋战国 第21节 兵加陈蔡

  灵王本事不大,但好胜心强,德行不守,霸气十足。他正在找机会,机会就送上门了。什么机会呢?>>  陈哀公的元妃生了长子妫偃师,已立为太子,次妃又生了次子妫留,三妃生了三子妫胜。可是次妃得宠,也就对妫

春秋战国 第17节 兄弟相残归零

  郑厉公复位,首先厚赏了宾须无,犒劳了齐军。>>  朝堂第一次议事就把甫瑕召出站班说道:你守卫大陵十七年让我没法入郑,可以说对旧主人忠心可嘉。但今天你贪生怕死,却能为了活命而弑君,可见你用心不专而且

春秋战国 第8节 申生显灵

  这一天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想起了秦穆公的夫人,故太子申生的妹妹穆姬,曾写信给夷吾劝他善待众兄弟,并照顾好献公的妃子贾君。夷吾想讨好秦国,就得兑现对穆姬的承诺。>>  又是芮出主意,众兄弟的事先放一

春秋战国 第13节 赖账战争

  郑厉公姬突得了君位,马上就面临着如何兑现对宋的承诺。其实姬突一生也就忙了两件事,一是谋夺君位与兄弟互相杀伐;二是陷入了得到君位后兑现承诺的纷争和战争。没有姬突也许就没有郑的内乱,也就不会有郑国的直

春秋战国 第1节 本是同根生

  “余读世家言,至于宣公之太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兄弟相灭,亦独何哉?”>>  ——司马迁·《史记》>>  卫国,

东晋刘毅刘裕曾是“拜把兄弟” 为争权反目

刘裕画像。“教主”卢循跳水以后,南方大地再没有“敌我矛盾”了,刘裕开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一个对准的是“拜把兄弟”刘毅。刘毅认为自己落笔一手好文章、跨马一身好武艺,刘裕是个只有蛮力的乡巴佬,凭什么

历史秘闻 師兄弟反目成仇,兩個人的恩怨情仇,兩個國的你死我活

本是同根生孫臏、龐涓二人都是「古今第一奇人」鬼谷子的徒弟,龐涓是師兄,孫臏是師弟。照理說,二人本應是兄弟情深哥倆好。可誰也沒料到,師兄弟最後卻成了生死仇敵。老大龐涓先畢業,應聘做了魏國的將軍。沒過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