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7节 兄弟相残归零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7节 兄弟相残归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7节 兄弟相残归零

  郑厉公复位,首先厚赏了宾须无,犒劳了齐军。> >   朝堂第一次议事就把甫瑕召出站班说道:你守卫大陵十七年让我没法入郑,可以说对旧主 人忠心可嘉。但今天你贪生怕死,却能为了活命而弑君,可见你用心不专而且不可信,我毕竟和姬仪是兄弟,你杀了他,我要用你为我兄弟报仇。当即喝叫力士押到 市场斩首示众。但宽恕了他的家人。> >   当叛徒往往就是这样的下场,双方被蔑视,双方没人格,双方都结仇,留骂名而祸自身,古来如此!> >   原繁当初力主立姬仪为君,现在厉公复了位,怕厉公报复吓的称病告老不上朝,厉公派人数说了原繁的罪过,原繁自刎而死。> >   厉公追究当年逐君之罪,杀了公子姬阏。强跑到叔詹家里避祸,由叔詹出面讲情,才免了一死,但砍了他的双脚。祭仲已死,不再追究。> >   厉公用叔詹为正卿,堵叔、师叔为大夫,被国人誉为“三良”。> >   庄公英雄一世,被自己认为有些贤能的四个儿子,君位轮坐了一遍,郑国乱了二十一年,三个丢了命,一个亡命国外十七年,好端端的郑国被折腾的由盛入衰。> >    厉公时最难的是邻国关系问题,主要是因为齐、楚争霸,郑夹在中间,谁也惹不起。这时正好楚文王去世,厉公很高兴,认为这回总可以松口气了。叔詹说:主 公,古人说“依人者危,臣人者辱”。我们立国在齐楚之间,不受辱就面临危险,总这样不是长远之计。当年我们桓公、武公、庄公三位君主,都是周的卿士,所以 虽然国不大,但有这个特殊地位,诸侯们都很尊重。我们要想站住脚,也得走这条路。厉公赞成这个主意,就派大夫师叔去京都洛阳找找门路看能不能在朝中弄个卿 位。哪知周天子门下也不消停,正赶上“五大夫”做乱,失败后王子姬颓跑到卫国,卫侯出兵支持姬颓兵围王城争王位,周公忌父打了败仗保着周惠王跑到了温地。 五大夫占了王城就奉不务正业一心爱牛的姬颓为王。> >   叔詹在这时表现出了超常的政治智慧,他对厉公说:这是个好机会,如果我们能帮惠王复位,那主公立下的就是万世之功。> >   厉公就派人带兵迎周惠王从温地来到栎邑,住在当年厉公逃难时住过的宫殿里,同时给姬颓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 >   “突闻以臣犯君,谓之不忠;以弟奸兄,谓之不顺。不忠不顺,天殃及之。王子误听奸臣之计,放逐其君。若能悔祸之延,奉迎天子,束身归罪,不失富贵。不然,退处一隅,比于藩服,犹可谢天下之口,惟王子速图之。”> >   姬颓看了信赶走了郑的信使。郑厉公到栎地朝见了周惠王,派人约西虢公一起起兵伐姬颓。郑厉公率领郑军攻南门,虢公率领虢军攻北门,姬颓光顾着喂牛也不做迎战准备,结果百姓打开城门迎接郑军入城,“五大夫”三个被乱军所杀,两个被擒,和姬颓一起被斩首。> >   惠王复了位,为嘉奖郑厉公,把虎牢以东的地方赏给了郑厉公,郑厉公这次救驾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   可是在回郑的路上,厉公得了病,回到都城就病故了。群臣拥立世子姬捷继位,这位就是郑文公。这一年是公元前673年。> >   郑厉公一生也真是不容易,先期夺兄之位在位四年,被昭公打跑在栎地流亡十七年,又从弟弟手中夺回君位在位七年,前后二十八年,伴随着兄弟间的血腥,谋位欠债的屈辱,复位周惠王的荣耀,经历了郑由强走弱的过渡过程,永远地休息了。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17节 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是秦,赵的一次战略决战。赵的失败,使全国产生恐慌,而且青壮年损失惨重,赵国已组建不出战略机动力量。秦要灭赵这是最佳时机。白起这个战神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他挥兵直进,兵指邯郸。>>  赵孝成

春秋战国 第17节 学识广博

  鲁定公继位后的第五年,季平子去世,季桓子季斯做了上卿。有人对季斯说:要让鲁国安定,非用孔子不可。季斯召见了孔子并和他谈论了整整一天,觉得孔子的学问横不见边深不见底确实是个学问家。这时季氏采邑来人报

春秋战国 第17节 南下服楚

  当时有实力和齐国争强的,只有楚国。齐桓公有管仲,楚成王也有子文,都是治国的贤者、名相。在子文的治理下,楚国日益强盛,也想到中原来插一脚和齐国一较高低。拿谁开刀呢?就想到了郑。楚一伐郑,郑就向齐求救

春秋战国 第17节 养由基之死

  楚康王继位后,在战略上就想北和晋,东战吴,避免两面作战。>>  也是物极必反,双方都被这拉锯战搞厌倦了,都想喘口气。>>  这时宋的左师(春秋时宋国设置的执政官)向戎,和晋的相国赵武关系亲密,也和

春秋战国 第21节 兄弟反目

  这回轮到吴国内乱了。夫概自以为破楚有了大功,又以为是因为自己在沂水打了败仗,吴王才派他协助姬山守郢都,心里十二分地不高兴。听说吴王和秦兵相持对峙,心念一动起了邪心,想道:吴国的规矩,兄终弟继,我是

春秋战国 第8节 申生显灵

  这一天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想起了秦穆公的夫人,故太子申生的妹妹穆姬,曾写信给夷吾劝他善待众兄弟,并照顾好献公的妃子贾君。夷吾想讨好秦国,就得兑现对穆姬的承诺。>>  又是芮出主意,众兄弟的事先放一

春秋战国 第13节 赖账战争

  郑厉公姬突得了君位,马上就面临着如何兑现对宋的承诺。其实姬突一生也就忙了两件事,一是谋夺君位与兄弟互相杀伐;二是陷入了得到君位后兑现承诺的纷争和战争。没有姬突也许就没有郑的内乱,也就不会有郑国的直

春秋战国 第1节 本是同根生

  “余读世家言,至于宣公之太子以妇见诛,弟寿争死以相让。此与晋太子申生不敢明骊姬之过同,俱恶伤父之志。然卒死亡,何其悲也!或父子相杀,兄弟相灭,亦独何哉?”>>  ——司马迁·《史记》>>  卫国,

历史人物 孙膑和庞涓本两人本该是兄弟情深,为何最后手足相残

孙膑和庞涓,在历史上是两个十分冲突的人物!他们都师从鬼谷子,本应该是兄弟情深!但却死于对方之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合成!>>战国期间,韩、赵、魏分晋当前,魏国权力在三国中最大!魏惠王为了满意野心!

历史人物 李密挑拨离间,最终导致兄弟相残,宣武门事变

武德元年十月,李世民打赢了浅水原之战,活捉了秦国皇帝薛仁杲。这是大唐开国后消灭的第一个实力强劲的割据势力,这一战夺取了陇西广阔的土地。李世民为大唐帝国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等待他的是李渊的高升重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