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50节 乐毅伐齐
Posted 使者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50节 乐毅伐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50节 乐毅伐齐
王不是伐过燕占过燕的土地并逼死了燕王吗?燕昭王自即位以来就日夜想报这个仇。就在这个时候,昭王得了个千古不世出的将才——乐毅。> > 乐毅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弱燕战胜了强齐,用自己的军功伟绩挣来了列国“十大名将”第五人的名头,凭的是真本事。> > 乐毅投靠燕昭王后,昭王拜他为亚卿。昭王在立志图强休养生息多年之后,认为已经具备了复仇的国力和条件。就用乐毅为大将带燕国精锐伐齐,又邀了秦、赵、韩、魏联合行动。> > 这个时候的齐王已经是表面强盛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却是四面楚歌。> > 燕国对齐国怀有深仇大恨而且是恨之入骨矢志复仇,秦国恨他在称帝上不配合又灭了盟友宋国,楚和魏恨他言而无信在灭宋后夺了胜利果实。所以燕一倡议三个国家积极响应,韩国也因为常被齐国欺负找这个机会发泄复仇。在这种情况下燕国一串联,四国积极响应。> > 再看看五国联军主将的阵容你就可以提前知道战争的结果了。秦军主将是后来被誉为战神的白起,赵军主将是名将廉颇,韩军是大将暴鸢,魏军是大将晋鄙,全是名角。大家在联席军事会议上公推乐毅为联军总司令。五国联军在乐毅的指挥下杀气腾腾就进了齐境。> > 齐王也不是等闲之辈,率领大将韩聂在济水西岸迎战联军。> > 两军接战乐毅身先士卒,燕军怀着复仇之心拚死冲杀,其他四国军将也无不奋勇向前。仅一阵就杀得齐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连齐军主将韩聂都被乐毅的弟弟乐乘斩杀。> > 王逃过济河一路飞逃回到临淄,连夜派使者去楚国求救。承诺以淮北割地为条件请楚国救援,同时在都城编民为军准备守城。> > 再说五国联军各自战略意图不同。秦赵韩魏是重掠夺为发战争财,尤其积极夺占靠近自己边境的齐国城邑,抢够本了就各自撤军了。> > 惟有燕军志在灭齐,长驱直入直奔临淄,而且军纪严明不杀不抢平民。燕军杀到临淄城下,王的骄横之气全被打没了,吓得带有几十个文武重臣开了北城门跑了,城也不敢守了。所以说这世上有时越坚强的人就越脆弱,越骄横的人就越胆怯。> > 王吓得不敢再在国内停留,直接跑到了卫国。卫国的国君还很重视,亲自带人到郊外迎接。这一迎坏了,王忘了自已处境摆起谱来了。> > 卫君因为是小国,被齐王欺压怕了不敢怠慢,见了面以臣自称,迎进宫把正殿让给了王用,表现得十分恭敬。可这世界上有人适敬有人不适敬,王就属于不 适敬那伙的。卫君越敬,王表现得越傲,十分地不客气,一副领导派头,气得卫君夜间安排人装成强盗把王带的财物都劫走了。王第二天气得找卫君索要财物 并要卫君缉拿人犯,卫君给他来了个避而不见,这还不说,饭也不管了。这回王没咒念了,也不装了,只好羞愧而又狼狈地去投鲁国。跟着一起逃难的大臣也走散 了一半。> > 走了几天到了鲁国的边关,边关小吏马上报告给鲁侯。鲁项公很重视马上派使者前去迎接。王这回不装了,随行逃难的大夫夷维又 装上了,态度十分严肃地问鲁国的使者:你们国君准备怎么接待我们大王?使者回答我们准备了最好的国宾馆和最丰盛的国宴!夷维当时就火了,说你知道你们接待 的是谁吗?是当今的天子。天子出来巡猎诸侯要建专用的宾馆,国君要不离身地伺候在身前身后。天子用餐要站在阶下等候,天子允许了才能走开。这些要求你们能 做到吗?使者回去一汇报气得鲁侯直拍桌子。马上派人通知边关不让齐王入境。王没办法只好带着从人奔了邹国。> > 到了邹国该吸取教训了 吧?没有。事赶得也巧,正好邹的国君刚去世。王想去吊丧,那个大夫夷维又来了劲了,对邹国负责接待的官员说:我们主公去吊丧那是天子吊丧,你们太子必须 背对棺木,跪在西台阶,面向南给天子还礼,背脸向北哭泣,不能冲了君王福气,这你能做到吗?气得邹国不准齐王去吊唁也不留他在邹国栖身。> > 王走投无路只好回齐国奔向莒地,这才下决心收拢败兵发动民众守城。> > 这时候乐毅已经带兵攻破了临淄城。这是吕齐、田齐立国以来都城第一次失守。齐王以自己的骄横和无能破了这个纪录。> > 燕军打开了齐的国库,包括过去齐国在燕国掠夺来的宝物都成了燕军的战利品。几百辆车拉着战利品往燕国运,乐得燕昭王亲自接到济水边上,大赏三军将士。相 当于现在的庆功大会吧!会上公布表彰决定:授予大功臣乐毅“昌国君”荣誉称号。并把夺占的齐国昌国(山东省淄博市东南昌城村)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做封地。封 赏之后燕昭王就要带着战利品回国了。分别之际乐毅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坚决拿下即墨和莒州这两个最后据点,把齐国变成大燕国的一部分。> > 没想到这次分手竟成了这对君臣的永别。他们谁也没想到这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胜利最终会被混蛋和小人所葬送。> > 为什么呢?> > 就乐毅来说,他不仅做战努力而且对治理占领的齐地有长远打算,他不仅严纪爱民,而且求贤爱士。> > 乐毅分兵略地到了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地,他听说齐国的贤臣王躅的家住在这里,就下达军令:画邑周围三十里以内不得进入。又派使者持重金前去请老 王躅出山,想把他推荐给燕王出仕。那知老王躅礼貌地谢绝了,理由是年老多病。使者一看软的不行就来了硬的。他威胁王躅说:乐毅将军有令:您如果肯出仕为官 就封给您个万户的大城邑,坚决不出仕那我们就只好屠城了。百姓的安危就在您一句话,出不出仕请您自重。> > 王躅听了这话仰天长叹:“忠臣 不仕二主,烈女不事二夫”可惜齐王疏远忠臣不听忠言,齐国才有今日之祸。现在面临国破君亡,我即不能保君国也不能救百姓,现在百姓又要因为我而遭兵劫,与 其为不义而存,不如为大义而亡!在使者走了之后,他来到一棵树下把头套入绳套,然后用力下堕,颈骨折断而死。> > 乐毅听说了这件事责罚了使者,派人厚葬了王躅,又为他立碑,亲自题词“齐忠臣王躅之墓。”> > 乐毅带兵在齐国境内攻下了七十多座城邑,乐毅都把它们划成了燕的郡县,派官治理派兵驻守。其实此时齐国境内没被燕军占领的只有莒州和即墨。相关参考
崔杼的目的是让晋来伐齐,庄公钻进套里了,晋也下决心第三次伐齐了,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年晋国境内连降大雨,谷水和洛水一片汪洋,黄河也泛滥成灾,晋侯的伐齐打算被上帝给制止了。崔杼在这里已经做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齐国为何能苦撑60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五国伐齐,也被称之为乐毅伐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五国大
> 夫差在梧宫住了三天启程还都。>> 回到姑苏城升殿朝堂,百官敬贺伐齐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一片颂扬之声,唯有子胥一言不发。>> 夫差讽刺子胥说:你当初力谏我不要伐齐,现在我得胜回来了,又惟有你什
乐毅伐齐为什么不费吹灰之力?因为有人给他做好了战前准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征发全国军队出征齐国。赵惠文王也“以相国印授乐毅”,表示乐毅有指挥赵
燕惠王一即位,不是鼓励安抚乐毅继续努力作战,再建奇功。而是想用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抓紧把权力和利益拢到自己手里。>> 乐毅在外连年征战,没机会和太子沟通感情,所以和这个新王没什么私交。更糟的是惠
韩起接了中军元帅和相位,因为对自己要求很严,清廉自守,所以家里不大富裕。这一天羊舌来他家做客,韩起在言语中表现出很为自己的穷困担忧,带有点抱怨地对羊舌说:我空有晋卿的虚名,却没有相应的财富,连和卿
齐襄王即位的时候,是公元前284年,当时在乐毅率领的燕军打击下,齐国只剩下莒州和即墨这两座城池没被燕军攻占。所以齐襄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即墨,告诫一定坚壁死守,互为犄角之势,抵御燕军的进攻。>
...位:孙膑、田忌、匡章,卫国一位:吴起,中山国一位:乐毅。这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历程,经典战役。乐毅的成名作就是“五国伐齐”,几乎将当时类似于现在美国这样的大国灭国!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你确定乐毅是中...
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在济西之战中大败齐军,接连攻下临淄,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
前284年,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秦、赵、韩、魏、楚六国联军攻打齐国的一场战争,在济西之战中大败齐军,接连攻下临淄,然后分兵五路,以彻底消灭齐军,占领齐国全境。燕军仅在六个月的时间,就攻取了齐国七十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