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35节 第一智者是个矬子

Posted 春秋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35节 第一智者是个矬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35节 第一智者是个矬子

  齐景公终于干了一件让他自己受益半生,让齐国受益久远的事,那就是用晏婴做了相国。齐国总算在管仲离世一百多年后,又选了一个好“管家”。齐氏“公司”的“董事长”又选了个好的“总经理”。> >   晏婴,字平仲,莱地(今山东省平度县西)夷维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身材矮小,但才智过人,号称当时齐国第一智人。时人尊称他为“晏子”。本部书中的“十大名相”位列第八。> >    晏婴在齐国先后服侍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是齐的三朝老臣,在齐景公时更是朝中重臣。他才思敏捷,通达机变,明理善政,正而不顽。为官清廉节俭,国 事亲躬慎审,国人都很喜爱他、敬重他。就是在他做了齐相以后,也从不张扬奢侈,吃饭不超两个肉菜,妻儿不穿绸缎衣服,上朝与君论政直抒己见,国君想不到的 他能想到,认真按事理和规则谨慎地处理国家政务。使齐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军队强大、财力充溢的好局面。所以在国内国外声名显赫,为世人所称道。 国人都尊称他为“晏子”。> >   下面的故事可以让你对晏婴略知一、二。> >   还是在他没做齐的相国时,贤能的越石父被诬陷进 了牢房。正往牢房送的途中被晏婴遇到了,他二话没说解下自己乘车左边的骖马把他赎了出来,然后就让他坐自己的车回了府。到了自家府门晏婴也没请越石父进府 自己就进了门。过了些日子,越石父找到晏婴提出要和他绝交。晏婴很吃惊,整了整衣服谦恭地说:我晏婴虽然够不上仁德之士,但毕竟曾把你从灾祸中解救出来, 为什么要和我绝交呢?越石父说:君子人只可以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委屈,而在知己面前应该受礼遇。我有牢狱之灾是那些人不了解我,您因为了解我才救了 我,您算是我的知己了吧?但你却不能按知己的礼遇请我入府,面对这种羞辱我还不如被关在牢中。晏婴立刻向越石父道歉并把他请到家中奉为贵宾。> >    晏婴做了齐相以后,给他驾车的人很得意,驾车人的妻子为警示丈夫,提出要和御者离婚。丈夫就问他为什么?妻子说你看晏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做了齐相,贤 名遍传天下。但他表现出来的是深思熟虑、态度谦虚。你呢?一个驾车人却表现得志得意满,张扬踞傲,所以我应该离开你。驾车人从此大变样,也学得冷静谦恭。 晏婴知道了这件事,便向景公推荐录用这个御者做了齐国大夫。> >   晏婴为相后,看到陈(田)氏收买人心,就私下和景公说这事,劝他“宽刑薄敛,兴发补助,施泽于民”,以挽留人心。可惜的是,景公听不进去,也做不到。> >    晏婴劝景公与楚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遥为互相支持。景公就派他去出使楚国。当时楚国当政的正是好大喜功、目空四海的楚灵王。他听说晏婴要来,就对臣 子们说:晏平仲身高不足五尺,但贤德的大名却在诸侯中叫得很响。现在周室天下的诸侯中,惟有楚国最强,你们替我想个办法羞辱羞辱他,借此张扬楚国的国威。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耍耍他。> >   太宰(wěi)启僵说:晏平仲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善于应对,以一事设巧不足以羞辱他,需要如此如此才行。> >   启僵让军卒连夜在郢城东门旁开凿了一个高度五尺的门洞。告诉守城的军士,等齐国使臣到的时候,把城门关闭,让他从新开的这个洞里进城。> >   第二天,晏婴穿着一身旧衣服,轻车瘦马,来到了东门。一看,城门没开。就停了车让驾车人叫门。守门的指着旁边洞开的小门说:大夫出入此洞,绰绰有余,不用开门。> >   晏婴说道:这是狗进出的门,人怎么可以出入呢?我想知道这里是狗国呢还是人国?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就应该从这个狗洞进去,如果我出使的是人国,那我就应该从这个供人出入的门进去。> >   等在这里的使者飞快地把这话传给了楚灵王,灵王说:我本来是想戏弄他,结果反而被他戏弄了!> >   就派使者去下令打开东城门,并接晏婴入了城。> >    晏婴进了城,一路看到郢都城郭坚固,市井稠密,真是地杰人灵的江南胜地。晏婴正在观赏,忽然看到有车骑两乘从大路上跑了过来,车上站的都是身材高大,留 着长须的大汉,盔甲鲜明,手握着长弓大戟,一个个金刚罗汉一般,是专门来接晏婴的。摆这么个场面,目的就是要反衬晏婴身材矮小。晏婴当然知道楚的用意在羞 辱自己,就说:我今天是为两国修好而来的,并不是攻战杀伐,何必要用武士?毫不客气地把武士喝退到一边,驱车向前昂然前行。> >   快要进朝门了,只见朝门外站着十几位官员,一个个峨冠博带,彬彬有礼,站立成两行。晏婴知道自己面对的就是楚国的“政治精英”了。急忙从车上下来和众位楚国官员一一相见。然后和他们一起等待朝见。> >   楚国官员中有一个书生打扮得人开口问道:大夫就是齐国的相国晏平仲吗?> >   晏婴一看,是楚国的郊尹斗成然。晏婴礼貌地答道:是的,我是晏平仲,先生有什么要教我吗?> >    斗成然也不客气,说道:我听说齐是太公的封国,兵甲可以与楚、秦这样的强国相敌,财货可以交易到鲁、卫。可为什么在齐桓公称霸之后,只兴盛一时,之后就 篡位不定,又遭到宋和晋的不断征伐。现在又朝事晋而暮事楚,君臣劳累奔走没有安定的时候。按理说齐侯的志向不在先君桓公之下,你的才智也不低于先相管仲。 君臣志高智强,却不想重振霸业以光大先人的业绩,而来躬身事奉楚国甘为臣仆,我对此不能理解,您能为我做出解释吗?> >   晏婴高声地回答 说:大丈夫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自从周王室纲纪失统,才有五霸出现。齐晋称霸中原,强秦称霸西戎,劲楚称霸荆蛮。这是天数使然,才有人才倍 出。但另一方面,有兴有衰是国之常情。晋文公刚去世就有攻伐;秦穆公那么强悍,也免不了子孙暗弱;庄王之后,楚国不是也频频遭受晋、吴的侵侮吗?强弱之变 在天下也不是齐国一家。恰恰就因为齐能正视自己的弱,所以我们君主才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要养兵练将,等待时机。今天我来楚国修两国之好,是邻国 之间的礼尚往来,在王制之中这叫“臣仆”您的祖上子文是楚国名相,识时务通机变,可听你这话不像是子文先生的嫡传子孙,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谬论呢?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35节 内治外争

  这一年晋国农业欠收,盗贼多了起来。荀林父察访国人中善于缉盗的人治盗。访得一个人,姓名雍。这人善于察言观色。在市场上指认一个人说这个人是盗贼,抓来一审果然是。荀林父问他怎么知道他是盗贼。雍说:我看他

春秋战国 第12节 天下第一荡妇

  原来这个陈灵公叫妫平国,是陈共公的儿子,为人轻佻,性情懒惰,做事怠慢,没有威仪,在群臣中自然就没有威信。这些毛病就已经够多了,可偏偏又迷恋酒色,喜好游玩,国家和政务一概不理,正事基本不干。这还不算

春秋战国 第20节 天下第一恶人

  赵悼襄王继位时,秦王嬴政已继位两年,但年龄小还发挥不了主导作用,而且秦的主要打击对象放在了魏、韩身上,所以秦的压力略有缓解。>>  秦的压力缓解了,就想给别人施压了。魏国的信陵君辞政后,魏赵的战略

春秋战国 第46节 孟尝君

  齐王的一生是个颇有争议的人,败过燕又亡于燕,灭了宋又亡于宋。>>  说齐王得先从另一个大名人说起,他就是:孟尝君田文。>>  齐王为王期间,齐国出了个名士叫田文。因为他后来封地在薛,也有人叫他薛文

春秋战国 第4节 伍员的流亡生活

>  伍员,名员,字子胥。本书中“十大名相”位列第六。一个智慧、忠直、倔强、意志坚定的政治家。>>  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伍员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先叫伍举,伍举在楚国是个名臣,善于直言进谏,很有声望。>

春秋战国 第6节 埋下隐患

  赵武灵王是个帅哥,身高形伟,龙颜鸟,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而且心高气盛,大大才丰,喜欢创新,标新立异。>>  他继位时年龄小,五年后娶韩侯的女儿为夫人,生了个儿子赵章,立为太子。有一次游览大陵(今山

春秋战国 第17节 学识广博

  鲁定公继位后的第五年,季平子去世,季桓子季斯做了上卿。有人对季斯说:要让鲁国安定,非用孔子不可。季斯召见了孔子并和他谈论了整整一天,觉得孔子的学问横不见边深不见底确实是个学问家。这时季氏采邑来人报

春秋战国 第40节 平反昭雪

  晋悼公这一年刚十四岁,但他生来就聪明过人,志略出众。在这位明君的领导下,晋国走上了中兴之路。悼公之“明”,你会于书中逐一了解,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就是因为他出色的政治素质,所以在本书所列“十大

春秋战国 第15节 要风得风

  吴国从此开始做大举伐楚的准备,派孙武在江口(今湖北枝江东部)操练水军。>>  伍员不愧是个战略家,对楚国的发展预期看得清清楚楚。他需要的就是楚国和其他诸侯国产生矛盾,弱敌强己,形成以吴为核心的对楚

春秋战国 第18节 狂人狂为

  君偃(也就是宋康公)是亡国之君,没有继任者为他谥号,所以历史上也只能称他君偃。但他自称宋康王。>>  子偃是个“横茬”,不是个等闲之辈,他的一生正事没少干,坏事也没少为,因为有勇力光耀了宋国,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