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37节 剪除异己的叛局
Posted 春秋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37节 剪除异己的叛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37节 剪除异己的叛局
吕不韦总想报五国联军伐秦这一箭之仇,觉得赵的庞是主谋,报复行动也就从赵国开始。> > 吕不韦派蒙骜为大将,张唐为副将领兵五万伐 赵。可见这个时候六国的实力已严重下降,五万兵都可以伐赵。三天后吕不韦又派长安君成峤为大将,樊於期为副将,领兵五万去助战。有人就对吕不韦说:长安君 年龄小,又没有军事才能,不应该让他带兵为将。吕不韦奸笑了一声,没做声,提建议的人走了,他自己自言自语地说:这当中的奥秘是你所能理解的吗?原来吕不 韦了解樊於期的政治态度,更了解成峤的年少无知,就是想制造个局让樊於期带成峤走上反叛之路然后乘机除掉这两个人,达到以乱治乱、让嬴政的统治长久的目 的。> > 蒙骜带着大军出了函谷关,经由上党攻打庆都(今河北省唐县东),扎营在郁山。长安君带着大军扎营在屯留(又做纯留,今山西省屯留县西),与蒙骜带的主攻部队遥相呼应。> > 赵国以相国庞为大将,扈辄为副将,领兵十万拒敌。赵王授权给庞在战场上可以临机决断,不用请示。庞认为:庆都以北数尧山最高,登上尧山就可以望见 都山,应该占据这座山。就让扈辄领兵二万先去占据尧山。扈辄到了尧山一看,秦军约有万人已经在这扎下营寨,扈辄毫不犹豫地立即组织进攻把秦军打败,就在山 上扎下了营寨。> > 蒙骜派张唐领兵二万来争夺尧山,庞领着大兵赶到,两军就在山下列成阵势发动了一场混战。扈辄在山头上用红旗做号旗, 张唐往东,红旗就指向东方,张唐往西,红旗就指向西方,赵军及时向红旗指的方向集聚,秦军本来人就少,被赵军围住冲不出去也打不赢。庞下令:谁能擒了张 唐,以百里之地封赏。所以赵军都拼死向前。> > 张唐那也是秦军名将,但人少又失了先机,拼死冲杀也杀不出重围,幸亏蒙骜带兵赶到把张唐救了出来退回到都山大寨。庆都守军知道救兵到了,士气更加高涨,蒙骜判断了战场形势,决定让张唐去屯留,催促后军上来增援。> > 前面说过,这成峤是嬴政的弟弟,这一年才十七岁,也没什么特殊天赋,什么也不懂。张唐来搬救兵,他就找樊於期商量。樊於期也是一员勇将,而且刚直持正, 平时看不惯吕不韦作威作福那一套,就私下和成峤商量说:现在秦王并不是先王的骨血。你才应该是合法的太子、秦王的继承人。现在吕不韦让你带兵不怀好意,怕 的是事情败露了你来发难,名为信任,实际是把你支出来便于他出入宫中与太后淫乱。现在他们夫妻父子聚在一处,所忌讳的只有你一个人。如果蒙骜战败了,就找 到打击你的理由了,轻处可以把你赶出贵族行列削职为民,重罚可以杀了你。那时嬴氏的秦国就变成了吕氏的秦国,这事朝中大臣们都看得很清楚,只瞒着你一个 人。> > 成峤说:不是你说我也不知道这事,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 樊於期说:现在蒙骜伐赵受阻,急且之间没法回兵,而你却手握重兵,如果我们传檄各地,公开吕不韦和太后淫乱之罪,说明了嬴政是他们淫乱的产物、先王又是他们所害,那么国人就会倒戈拥立你来主持秦国社稷。> > 成峤愤怒而庄重地说:大丈夫死不足惜,怎么可以甘居于假王的膝下,我听你的。> > 樊於期假意地对使者说:大军马上开拔,你回去告诉蒙将军早做准备。使者离了军营,樊於期就发了一道檄文。大致内容是:> > “长安君成峤布告中外臣民知悉:传国之义,嫡统为尊;覆宗之恶,阴谋为甚。文信侯吕不韦者,以阳翟之贾人,窥咸阳之主器;今王政实非先王之嗣,乃不韦之 子也!始以怀娠之妾,巧惑先君,继以奸生之儿,遂蒙血胤。恃行金为奇策,要反国为上功,两君之不寿有由,是可忍也?三世之大权在握,孰能御之!朝岂真王, 阴已易嬴而为吕。尊居假父,终当以臣而篡君。社稷将危,神人胥怒!某叨为嫡嗣,欲岂天诛,甲胄由戈,载义声而生色;子孙臣庶,念先德以同驱。檄文到日,磨 砺以需;车马临时,市肆勿变!”> > 这檄文够狠的,看来嬴政为吕不韦私生子一说,也与这篇檄文、这次叛乱有着极大关系。为了利益而让兄弟反目成仇,恶言恶意相向的事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 > 樊於期把檄文四下传播张贴,秦国人都知道有吕不韦送妾的事,看了檄文就多数信以为真。虽然害怕文信侯不敢兴兵助战,但已经是心内怀疑行动观望,国内也因 此人心浮动,心理上倾向长安君的人居多。樊於期利用百姓的支持把屯留的壮丁编丁入伍,一路攻下了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壶关(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东 阳关镇),一时之间兵锋甚盛。> > 张唐得知长安君反叛,昼夜急弛跑回咸阳报告给秦王,秦王见了檄文是又羞又怒,急忙找吕不韦商量。吕不韦似乎早有准备,说道:长安君年龄小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这都是樊於期挑拨的。但樊於期不可怕,这是个有勇无谋的家伙,大军一到必然遭擒,大王不用担心。> > 秦王用王翦为大将,桓、王贲为左右先锋,率军十万去征讨长安君。> > 王翦的知名度恐怕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一生从政治到军事未逢败绩的第一人。为将能征战沙场,为官能周旋官场,又能得善终的屈指可数之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位列列国“十大名将”第二位,仅次于战神白起。他的事迹请你细细品味,发人深思。> > 再说蒙骜在把张唐派走后和庞两军对峙,等待长安君的接应也等不到,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接到了檄文,一看大吃一惊,心想:我和长安君共同伐赵,现在伐赵 无功,长安君却反了,我怎么躲得过罪名?如果不反戈一击,怎么洗刷自己,就下令回兵,把军马分为三队,自己亲自断后。庞得知秦军后撤,派扈辄带着选出来 的三万精兵,从小道超越秦军埋伏在太行山林木茂密的地方以逸待劳。并嘱咐扈辄说:蒙骜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撤兵时一定会亲自断后,你一定在秦军大部分过去以 后,才能冲出来截住尾部伏击,这才能确保全胜。> > 蒙骜一路十分小心,走到赵军埋伏处看到林密山陡路又窄,就叮嘱将士随时准备反伏击。等 大部队都过去了这才放下心来。哪知就在自己带着后卫部队通过时,一声炮响伏兵四起。蒙骜就冲上来和扈辄交战,战了多时,道窄兵多杀不出去。这时庞又带兵 追到,蒙骜腹背受敌。秦军逃过去的没有回援的斗志,被围住的没有杀出去的力量,蒙骜知道此战就是自己一生的最后一战了,拼死搏杀,能杀一个算一个,身受重 伤还力战杀死数十人,并亲自箭射庞,射中了庞左胁。赵军害怕蒙骜的英勇,不敢上前力战,围住了就是一阵乱射,可怜秦的栋梁之将惨死在太行山麓,身上被 射得刺猬一般。相关参考
三年后,晋景公在新田游猎(在今山西省汾、浍两河交汇处新绛县西南),看那里土壤肥沃,水质甘甜,就把国都迁到了这里,叫做新绛。>> 百官朝贺,景公在内宫设宴款待群臣,黄昏时候,侍从刚要点蜡烛,忽然一
建安十九年,汉献帝的伏皇后被废,“下暴室,以幽崩”,罪名很蹊跷,“阴怀妒害,苞藏祸心”。这是汉末最著名的一段公案,《后汉书》用“假为策”三字作了注解,暗示曹操对这位弱女子下如此狠手,有些莫名其妙。吕思
第一节始皇宠臣> 赵高,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个太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却改变了历史,他把秦始皇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大秦帝国转瞬间给断送了。按照秦始皇的设想,自己是始皇帝,往后的大秦基业要世世
嘉庆登基,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启承转接时期。前朝留下的权臣当道、言路堵塞、内创累累的颓败局面,给他的施政带来很大阻力。在此情况下,他便想到开门纳谏,“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然而有“太上皇”乾隆当道,
历史上一些封建皇帝,为了巩固政权,提升形象,常祭起纳谏的大旗,表示自己虚怀若谷,鼓励臣下献计献策,多提意见。这其中,也确有像唐太宗那样的开明皇帝,亮私不怕丑,揭短不嫌痛,虚心纳谏,认真改错,从而在完善
三国中因长相丑陋而遭曹操拒绝的叛降者?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记述了一个因叛降者相貌丑陋而被拒收的故事。话说,曹操在潼关大破西凉马超后威名大振,令国内震惊。汉献帝为表其功勋,以“赞拜不名,入朝不
三国中因长相丑陋而遭曹操拒绝的叛降者?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记述了一个因叛降者相貌丑陋而被拒收的故事。话说,曹操在潼关大破西凉马超后威名大振,令国内震惊。汉献帝为表其功勋,以“赞拜不名,入朝不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
> 晋惠公继位以来,连年农业收成不好,到第五年,又是大减产,国库无粮,民间绝食,没办法了,尽管赖过账,但秦晋毕竟是婚姻之国,伸手向秦求借,秦国经过一番辩论,穆公不究旧恶,“运粟数万斛于滑水”(当时以
燕昭王,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发愤图强,复仇雪恨。>>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昭王上任后,用老师郭隗为相国。>> 当时赵武灵王对齐吞并燕国很气恼,派大将乐职到韩国迎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