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49节 无奈
Posted 诸侯
篇首语:夏天就不会生长,春天不播种。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49节 无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49节 无奈
公元前546年,晋、楚这对老冤家,楚被吴的袭扰折腾得精疲力竭,晋也为了郑搞得疲于奔命,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就都想和解。在这之前,晋已经和秦国和好多年,前不久又已和齐国和解,赵武也希望晋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 和盟的地点选在了宋国境内,宋国大夫向戍做“和事佬”。晋国上卿赵武、楚国令尹屈建赴会。> > 各国大夫陆续来到,晋的属国有鲁、卫、郑,属于晋的阵营在左面,楚的属国有蔡、陈、许,属于楚的阵营在右面,以战车为城,各占住一方。宋国是地主身份。> > 双方议定:晋的属国也要向楚进贡,楚的属国也要向晋进贡。按每年纳贡的常量,两边各一半。齐、秦这样的大国既不是属国也不是敌国。晋属的小国有邾、莒、滕、薛;楚属的小国有顿、胡、沈、麇。> > 在宋国都城的西门外,歃血定盟。> > 楚令尹屈建秘密传下号令,准备劫盟,想要以突然袭击手段杀了赵武,伯州梨百般劝说才没有那么做。> > 赵武知道楚国有劫盟的打算,就问羊舌怎么做应敌准备。羊舌说:我们会盟就是为了消解兵灾,如果楚敢背盟用兵,是他失信于天下,诸侯还有谁会服他,我们信守诚信,没什么可怕的!晋也就没有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 会盟要签署文件。盟约内容明确了,又涉及签字次序,谁先谁后。楚要求先签,让向戍向晋传话,向戍觉得说不出口,就让从人转达。赵武说:我们的先君文公, 受周天子之命会盟践士,四方威服,从那以后,晋一直在中原享有霸主地位,楚为什么要先于晋。向戎把这话转传给屈建,屈建说:若论王命,楚国曾受过周惠王之 诰命,晋国主盟这么长时间了,这一次按理也应该让给楚国一次。如果仍让晋国占先,那就表示晋强于楚了,我不能接受。向戍又到晋营传话,赵武仍然不肯。> > 又是羊舌劝赵武说:会盟张扬的是德行,不是势力,如果有德,歃血在后,诸侯也照样拥戴;如果缺乏德行,就是歃血在先,诸侯也照样背叛它。况且诸侯会盟 是以停止战争的名义诸侯才来的,停止战争是对天下有利的事,争歃就得用兵,用兵就是失信,就会失去天下的民心。谦让于楚国而谋利于天下,这样的事为什么不 做呢?> > 赵武听从了羊舌的劝告,同意了让楚先歃。> > 签定盟约以后诸侯们各自回国。从此,晋、楚进入了阶段性的和平状态。> > 公元前545年,晋楚再次会盟。宋、鲁、齐、卫、陈、蔡、郑、许等国参加了会盟。> > 这次会盟楚国是善于摆谱的公子熊围(就是后来杀侄夺位改名熊虔的楚灵王)参加的,因为途中还要到郑国结亲就来的晚了些。到了会盟地马上就派人对赵武说: 楚、晋之间过去已经有了盟约,我们就照过去已经明确的做就行了,没必要再签盟约。这次诸侯们见个面,明确一下大家仍守当年盟约也就是了!> > 这次赵武的主要助手是祁午,一眼就看穿了公子围的目的。对赵武说:楚的目的是怕再签盟约晋国争签约排位的先后,这次不签约只明约,就等于是承认了楚的领 先地位,怎么办?赵武说:公子围这番来,谱摆的特别大,说明他志在争夺王位而不在争先后,我们应该成全他,骄其志促成楚国内乱,这样对晋更有利。> > 祁午又进言说:上次会盟屈建差点劫盟,这次的公子围更加骄狂,我们应该有所防备。赵武说:我们怀有和平的愿望,坚持信义为先,谅他也不敢怎么样。更何况我们会盟是为了消弥兵祸,如果惹得动了刀兵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所以也就没做应变的准备。> > 到了会盟的那一天,诸侯登坛,公子围重读了一遍旧约,赵武也没再说什么。仪式结束公子围回了国,各国参盟的大夫都看出来公子围此番回国一定会谋夺君位。> > 赵武虽然嘴上说得很大度,但心里毕竟以公子围主持重读旧约为耻。又怕人议论说晋国软弱,就三番五次地向参盟的各国大夫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返程的途 中在经过郑国时又向同行的鲁国大夫叔孙豹一再解释。叔孙豹就问了一句:相国您认为这盟约的内容楚国能长期遵守吗?赵武随口答道:我们也是努力争取和平,至 于能保持多久,只有天知道!> > 叔孙豹听了这话,私下对郑国大夫罕虎说:赵武活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久了!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没有长远打算。年龄不到五十,小心谨慎得就像八九十岁的老人,解释自己意图反反复复,这样的心态和行为怎么能持久?> > 还真就被叔孙豹言中了,赵武回晋后不久一病不起,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韩起接替他做了相国。> > 这个位极人臣的赵氏孤儿,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无奈,创造了一个个胜利和辉煌,光大了先祖,续衍了赵氏,因其传奇的一生载入了史册!相关参考
楚顷襄王命运不济,赶上了楚国最窝囊的时候,也就成了最窝囊的一任君王。>> 新王上任任命弟弟熊兰为令尹,马上派使者去告诉秦王:新王已经就任。潜台词是:你扣押怀王已经没有意义了。>> 秦王一看扣押
魏安王继承父业,进行着疲惫而无奈的艰难统治。>> 安王的威胁主要还是来自秦国。>> 上任的第二年就被秦国派武安君白起夺去两座城池。>> 转年秦的相国穰侯发兵攻打魏国,韩国派暴鸢率兵来援,被秦
晋惠公这回该出场了,该领导的特点:贪财、好色、淫暴、好赖账。下面看看他的表现:>> 晋惠公姬夷吾因为哥哥重耳不到任,终于捡到了晋国的权柄。这是因为里克在无奈之中,只得派屠岸夷辅助梁繇去梁国奉迎夷
晋惠公这回该出场了,该领导的特点:贪财、好色、淫暴、好赖账。下面看看他的表现:>> 晋惠公姬夷吾因为哥哥重耳不到任,终于捡到了晋国的权柄。这是因为里克在无奈之中,只得派屠岸夷辅助梁繇去梁国奉迎夷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有首《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
> 晋惠公继位以来,连年农业收成不好,到第五年,又是大减产,国库无粮,民间绝食,没办法了,尽管赖过账,但秦晋毕竟是婚姻之国,伸手向秦求借,秦国经过一番辩论,穆公不究旧恶,“运粟数万斛于滑水”(当时以
燕昭王,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发愤图强,复仇雪恨。>>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昭王上任后,用老师郭隗为相国。>> 当时赵武灵王对齐吞并燕国很气恼,派大将乐职到韩国迎回了
伍员让孙武从水路先走,自己从陆路经过历阳山回吴,想找到东皋公去报恩,但原来的房舍都已经不在了。再派人去龙洞山访皇甫讷,也找不到踪迹。伍员感叹地说:真是高士呀!就在故地跪拜了一番走了。>> 到了昭
公元前231年,赵国的代郡中部地震,房屋倒塌大半,平地裂开百步开外,同时又发生了干旱,尤其以邯郸旱情最重,民间传开了一首童谣。孩子们唱的是:>> 秦人笑,赵人号。>> 以为不信,视地生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