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孔子高扬人性光辉的理想主义者

Posted 孔子

篇首语: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孔子高扬人性光辉的理想主义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孔子高扬人性光辉的理想主义者

  在“轴心时代”的中国圣贤中,孔子的思想学说说不上是最具独创性的。按照西方学术标准来衡量,孔子的思想学说或许是一大堆“道德常识”,甚至“这种常 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但以西方的学术标准来评判孔子 是否公正,黑格尔是否对孔子的思想学说有准确、全面的理解,这都是需要大打问号的。毫无疑问的是,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对中国影响最深的,他身后也获得了中国 文人中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大成至圣文宣王!成为后世读书人尊奉的偶像,而他的嫡长子孙都被尊为“衍圣公”。他所传下来的几本典籍,也被奉为经典,自汉 武帝“表章六经”后,即成为中国的官方学说和主流思想。几千年来,他的学说不断被形形色色的学者演绎阐释,他的形象也不断被神化。要想看清这位先哲的真面 目,厘清哪些是他的真学说哪些是怀有不同目的的后人的“代圣人立言”已经不易。> >   一、孔子的家世> >   孔子名丘,字仲 尼,公元前551年生于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其祖先是宋国的贵族。西周初年,周公粉碎了蔡叔、管叔和纣王的儿子武庚联手发动的叛乱后,封微子 启于宋,以奉商祀,这是宋国立国的开始。商王朝的君位传承,一直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并行,与周很早就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不同。作为商王朝的后裔,宋国也保 留了商王朝的这一习俗。在宋国开国之初的继承人选择上,仍然是既有兄终弟及,也有父死子继。微子去世时,据东汉大儒郑玄说,微子的嫡长子已经先他而死,微 子的弟弟衍继立,是为微仲。微仲之后,宋国的三位国君宋公稽、丁公申、公共都属于父死子继。公共去世后,其弟炀公熙继立。显然,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 度对此时的宋国产生了较深的影响,炀公熙的继立引起了公之子鲋祀(或作“鲂祀”)的不满,他发动宫廷政变,将炀公熙杀掉,准备立公太子弗父何,弗父何 不愿卷入这场君位争夺战,鲋祀便自立,是为厉公。这位被后人美化为有让国高风的弗父何就是孔子的祖先。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这位正考 父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以谦恭著称。他在宋戴公、宋武公和宋宣公三朝都被任命为上卿,是深得国君信赖的大臣。按说,这样的三朝元老、佐命元勋是很有资本 摆摆老资格、端端大架子的,但正考父却恰恰相反,三为正卿,每次都更加谦恭。他甚至将自己的这段经历铭于鼎而让子孙牢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 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用今天的话来说,大意为:第一次任命我为正卿,我低着头走路;第二次任命我为正卿,我弯着腰走路; 第三次任命我为正卿,我俯着身子、沿着墙走路。我谦恭如此,就没有人敢拿越轨不法的事来轻侮我了。每天用此鼎来煮粥糊口。到了正考父的儿子孔父嘉时,据礼 法,过了五世,血缘关系就比较疏远了,必须脱离公室籍另立门户,以孔为氏。但其家族仍然可世代担任宋国重臣,孔父嘉即被任命为大司马,成为宋国三军的总司 令。> >   这时,宋国混乱的君位继承制又惹出了大乱子,孔父嘉也被卷了进去。宋宣公去世时,以其弟和贤而立之,是为穆公。宋穆公临死之前, 以孔父嘉为顾命大臣,又让他扶立宣公的太子与夷,而不是自己的儿子冯,以报答宣公之立己。与夷继立,是为殇公。这次被《左传》的作者推崇备至的君位传承却 为宋国埋下了分裂的危机,殇公继位后,一直对堂弟冯心存忌惮,而宋国内拥护冯的势力也对殇公心存不满。> >   公元前710年,一次偶然的事 件点燃了宋国内乱的导火索。孔父嘉的妻子是一位绝世佳人,不仅美丽典雅,而且风情万种。不幸的是,这位大美女在一次出门时,路上与大色狼大宰华督打了个照 面。华督立刻被她的美貌迷得神魂颠倒,呆呆地在原地目送她远去,口中喃喃地念叨着:“太美了,太妖艳了!”顿时心生歹意,决定无论付出何种代价,都要把她 弄到手。自宋殇公即位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宋国被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十年间竟有十一场之多。无尽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老百姓厌战情绪严重, 自然也十分痛恨殇公。诡计多端的华督利用老百姓痛恨战争的情绪,到处宣言这是主管军事的孔父嘉所引起的,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怨恨成功地转移到孔父嘉身上。当 这一阴谋实现后,他又以民意为借口攻杀孔父嘉,强娶其妻。以无比下流的手段、无比高尚的借口实现自己无比龌龊的梦想,每一个成功的政客都精于此道,华督自 然也不例外。对于华督无耻的行径,宋殇公怒不可遏,但还没等他想好怎么处置这个老奸巨猾的政客,华督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先下手为强,又弑杀了宋殇公,将出 奔在外的穆公之子冯召回继立为君,是为宋庄公。经过这次政变,孔氏家族的势力遭到重大打击,如日中天的华督家族对孔氏盯得很紧,生怕他们翻过身来,反攻倒 算。此后,宋国的政局一直处在动荡中,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为躲避华督家族的迫害和宋国的内乱,带领全家逃亡到鲁国,从此在鲁国定居下来。> >    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孔防叔,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关于叔梁纥的情况,史书记载得比较简略,在《左传》中只露了两次面。 一次是鲁襄公十年(前563),在晋军率领诸侯联军围攻逼阳(今山东枣庄台儿庄区涧头集、张山子镇一带)的战役中。逼阳都城小而坚固,不易攻破,鲁人秦堇 父伪装后赚开城门,联军将士一拥而上。这时逼阳城的守军识破了机关,赶紧放下高悬的城门,欲将城内外的联军切断开来,再关门打狗。恰巧叔梁纥正赶到门下, 见状,挺身而出,奋力托住城门,为入城的联军将士赢得逃命的机会,最终联军发起猛攻,终灭逼阳。另一次是在鲁襄公十七年(前556)的齐鲁之战。在这次战 役中,齐军将臧纥围困在叔梁纥家族的封邑防,叔梁纥和臧畴、臧贾三人率领三百勇士夜里突围,猛冲齐军,乘乱将臧纥安全护送出去。从这仅有的两次露面中,基 本可以断定叔梁纥是个力大无穷、骁勇善战之士。> >   二、野合——孔子诞生的传说与真相> >   对叔梁纥的情况记载得更为详细 的是涉嫌王肃伪造的《孔子家语》。据《孔子家语》载:叔梁纥先娶施氏女,只生了九个女儿,有一位小妾倒是生了个儿子,名曰孟皮,子伯尼,但是跛足。为了能 有个健康的儿子,叔梁纥又向颜氏求婚。颜氏家里有三个女儿,她们的父亲就向姐妹三人介绍了叔梁纥的情况,家庭出身:中下级官员,祖上曾经阔过,乃先圣王之 后裔;本人情况:陬邑大夫(大概相当于县处级干部吧),身高十尺(约合今199厘米),年龄较老,性格严肃不够浪漫。并且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很欣赏这位没 落贵族。问三个女儿谁愿意嫁给他。其中两个默不作声,剩下的那个女儿徵在打破了尴尬,说:“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又何必再来问我们呢?”他父亲便说:“那 就你吧。”就把徵在嫁给了叔梁纥。叔梁纥向颜氏求婚,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生个健康的儿子。婚后不久,徵在即怀孕了,由于求子心切,她还到曲阜郊外的 尼丘山去祈祷,祈求山川神灵,保佑她顺利生个男孩。果然,十月之后,徵在生下了孔子。为纪念这次祈祷,就给孔子取名为丘,字仲尼。这些记载详细得可怕,伪 造的痕迹比较明显。举例来说,文中说孔子的哥哥孔孟皮字伯尼,则几乎可以断定孔子字仲尼与此有关,是排着叫的。而后文又云是为了纪念祷于尼丘山,显系不同 的资料杂糅而成。不过,据出土文献和今人考证,《孔子家语》也是渊源有自的,不能说是全由王肃伪造。但即使《孔子家语》真的是传自先秦的旧典,也改变不了 其在孔子出生问题上美化粉饰的事实。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孔子对宋襄公的评价 [评论随笔]重读宋襄公 ――一个死于文明和理想的英雄

――一个死于文明和理想的英雄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无论面对如何极端的蒙骗和暴力,仁义始终被一切善良的人们所赞美和向往,是人类始终不曾放弃的理想和追求。可在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一个被称为襄公的宋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残暴的帝王父子,荒淫暴虐灭绝人性

一、>遥远的春秋时代,民风非常质朴,人们单纯并快乐着。但是,在那样纯净的日子,孔子就哀叹礼崩乐坏,世风日下。>《春秋》记载了三十六桩弑君案例,孔子对此深恶痛绝。>人心的变坏有个自上而下逐渐扩散的因素,

春秋战国 孔子闻郑卫之音

  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对于文艺问题的论述,提倡平民教育,  以《诗经》做为教本,文艺思想及美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  孔子对于音乐的观念和礼是分不开的。孔子是个复古主义者

春秋战国 孔子闻郑卫之音

  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对于文艺问题的论述,提倡平民教育,  以《诗经》做为教本,文艺思想及美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  孔子对于音乐的观念和礼是分不开的。孔子是个复古主义者

孔子写春秋至什么事件而不再写

孔子写春秋的故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

历史秘闻 孔子写春秋至什么事件而不再写

孔子写春秋的故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

孔子和孟子的差别?

时代:孔子(前551-前479)-春秋孟子(前372-前289)-战国背景:仁在实践效用和境界层次上。孔子-理想博大而精深、切实而崇高,重视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大论题。孟子-着眼现实的政治议题,极欲解

历史人物 米高扬简介 苏联飞机设计师米高扬生平 米格战机奠基人米高扬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外文名:Микоян,АртёмИванович  国籍:苏联  出生地:亚美尼亚Sanahin  出生日期:1905年8月5日  逝世日期:1970年12

曲阜孔子很理想主义 一生仕途毁于不现实

贵族出身孔子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是商朝的宗室。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为安抚商朝的贵族,封于亳,国号宋,即宋国,所以是殷商的贵族后裔。三监之乱后,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

孔子提出什么学说一直流传于世

孔子提出什么学说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处于乱世之中,开太平是他的最高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为此他在纷乱的时代里惊醒了艰辛的探索,构建了一套包括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体系。其中就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且这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