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孔子写春秋至什么事件而不再写
Posted 孔子
篇首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孔子写春秋至什么事件而不再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孔子写春秋至什么事件而不再写
孔子写春秋的故事
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责他不该修订《春秋》的人。可见,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的“微言大义”。
所谓「微言大义」,其中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已自称为王,这对于维护宗法制的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孔子而言,是不能容忍的,孔子在「正名」的思想指导下,在《春秋》中却把他们减去称为“子”,以示对这些诸侯竟敢拟天子专用王号的谴责。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本人把经他删订的《春秋》看成是他的第二生命。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2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它虽然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因此,史学家就把200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孔子是活到73岁才辞世的,那么,为什么孔子到71岁时就停止写《春秋》呢?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孙氏的仆从鉏商,在曲阜西(今巨野县一带)打猎(“大野”),捕获一只怪兽归来,叔孙氏看到此怪兽,以为不吉祥,便赐给“虞人”。边说边掩面大哭,涕泪沾襟。孔子这时正在写《春秋》,他认为麟是“仁兽”,太平盛世才出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出非其时而被猎获,因此伤感。于是写下“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写了。这就是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的故事。(《春秋·经》: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相关参考
一、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发生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像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故事,这一时期的人物故事及成语典故数不胜数,思想家有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等,政治
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一直写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人们把这段称之为时期。有人说,之所以叫“”,是因为孔子写了本名为《春秋》的书。> 现在我们说的春秋时期,的确与孔子的《春秋》
1.中国历史书籍有哪些强推《上下五千年》、《国史大纲》等《上下五千年》为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
导读: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十分灵异的时间,而接下来小编就要来详细的举例说明以下这当中的一些灵异事件了。1、孙坚昧匿玉玺在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孙坚的部队率先攻入了皇宫,在一口发
古人有避讳的习俗,即不能直呼帝王、尊长以及圣人的名讳,在写文章或是写书时,遇到有与上述人物名讳相同的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
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俱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哪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
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不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建立起来。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夫权制家庭的基础并不稳固,如《周易》记载妻子离家出走。秦
1、政治方面:(1)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2)引进西方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怎么会为这位碑主写碑文呢?据地方史料记载:吴国公子季札为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的王甲庄。当时这地方虽属云阳邑(今丹阳县的古称),但尚是一片沼泽湖汊,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怎么会为这位碑主写碑文呢?据地方史料记载:吴国公子季札为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的王甲庄。当时这地方虽属云阳邑(今丹阳县的古称),但尚是一片沼泽湖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