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围腰”上的图案有何意义 羌族服饰

Posted 羌族

篇首语: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羌族“围腰”上的图案有何意义 羌族服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羌族“围腰”上的图案有何意义 羌族服饰

围腰的图案纹样。羌绣的饰花纹样主要有满花、团花、角花、带花、填花、簇花等几种。围腰的胸襟上一般采用满花纹样。满花纹样充满整个胸襟多以花卉为主,也可用几条带状纹样组成满花纹样。围腰半襟上则多采用团花纹样,团花纹样在挑花技法中运用广泛。团花有圆形、椭圆形、四方形、八方形、放射形、菱形等。纹样均衡、规整、对称、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羌族妇女半襟围腰的双包挑花纹样最为多见;角花纹样多与团花纹样一起使用,在围腰的下方角隅部分,多呈三角形,角花与团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围腰的纹样色彩。半襟和满襟围腰主要采用素色为主,以天蓝色或者黑色为地色,以白线挑花和勾花,图案色彩非常讲究黑白灰处理得当,图案与色彩主次分明,给人以端庄高雅的感觉。彩色图案则色彩明艳绚丽,使用色彩大胆对比强烈,不使用渐变色,具有浓郁奔放的本民族特色。围腰上的色彩大胆跳跃,对整套服饰有着辉映突出的作用成为羌族服饰下半身乃至全身的重点。

羌族服饰的原料。羌族纺织自古就有,以麻和棉为原料。羌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自家编织的麻布或棉布长衫。围腰则主要采用麻布和棉布为材料。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羌族服饰的原料多为现代成品衣料,如购买的棉布、绸缎、化纤、呢料等。穿着起来更加贴身舒适。

围腰纹样的文化内涵。羌族服饰作为一种服饰民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产物,也是社会观念的承载体。围腰纹样的题材多以自然景物比如花草虫鱼为主反应了羌族人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理论,也体现了羌族人民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和谐的理念。

纹样题材的寓意反映出了羌族人民趋吉避凶的心理趋势,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羌族人民适应自然社会的能力。羌族服饰围腰的大胆鲜明的色彩则反映了羌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审美情趣从而也反映了羌族人民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观念。羌族服饰以其独具一格的魅力从众多民族服饰中脱颖而出代表了羌族人民鲜明的民族文化和信仰,是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羌族服饰艺术是我国民族服饰中的一个鲜明的代表,它有着精湛的技法、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内涵,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羌族服饰艺术和文化都有着积极地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为不断传承和发展民族的服饰文化而努力。

相关参考

羌族服饰有啥来历和意义 羌族服饰

羌人古代服饰资料甚略。大致说来,多以皮裘、毛麻织品为衣。羌族古代服饰中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纺织毛布简单,其产生应该也是三千年前的事。文献记载,两汉时甘青羌人“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后

羌族男女服饰都有啥特点 羌族服饰

羌寨的服饰男的较为朴素女的较为华丽,男人喜欢戴青色或者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的羊皮褂,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还穿布鞋

羌族男女习惯穿啥样的衣服 羌族服饰简介

近代羌族服饰基本上承袭了袍服之制,服饰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织品为主。道光《茂州志》载:“其服饰,男毡帽,女编发,以布缠头,冬夏皆衣毪。”羌族缠头之俗在乾隆年间《职贡图》中已经出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羌族服饰有着怎样的文化和特点

羌族古代服饰中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制作纺织毛布简单,其年代要有3000年了。文献记载,两汉甘青羌族人“女披大华毡为盛饰”,唐宋时期,羌族披毡已经很普及。《新唐书·党项传》称“男女裘褐,

羌族有何古老的丧葬习俗 羌族习俗

羌族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丧葬习俗。葬式分火葬、土葬、岩葬、水葬几种。火葬是其传统葬俗,每个家族或早期部落都有自己的火坟场,用石砌围圈,往往有碑记载姓氏与开始设立坟场年月。目前仍盛行火葬。60岁以上正常病

羌族人日常都有何饮食习俗 羌族习俗简介

北川羌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类喜庆宴席模式,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原材料拥有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档次和形式。凡修房造屋、婚丧寿庆,席桌上的配菜、盘、碗都有规定,下酒菜、下饭菜大体分开,其形式多为"十三花

羌族有何礼仪文化 羌族习俗简介

羌族礼仪反映在日常生活诸方面,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年节礼仪:农历九月九为煮酒日,农户用青稞、小麦、玉米、豌豆、胡豆“五色粮”祭山神、天神。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古时在白石神处挂牛头,举行祭祀。过大年,农...

羌族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 羌族建筑

碉楼羌语称碉楼[5]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5]碉楼的...

羌族白石崇拜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和岷江上游的羌族群众一样,居住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冕宁、越西、甘洛一带的藏族群众,也热衷于以白色的石块装饰自己的住居。用作住居装饰的这三块、五块或七块洁白的石块,被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平放在屋脊上,有

羌族的“挂红”习俗有着怎样的意义

羌族“挂红”时使用红布或红丝绸,过去使用的红布一般是6尺以上长度的红色粗布或者粗纱,现在则普遍用红丝绸。“挂红”的方法遵循男左女右的成规,即给男性“挂红”时,羌人双手捧着一根长度为118厘米左右的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