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祭祀经诗《祭天古歌》有啥内容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纳西族祭祀经诗《祭天古歌》有啥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纳西族祭祀经诗《祭天古歌》有啥内容
《祭天古歌》由以下各部经卷组成:
《蒙增·崇般绍》(《生献牺牲篇·人类繁衍篇》):此系祭天开坛经卷,意为生献牺牲。 当把一只"四蹄白净黑猪"破血后先完整地进行生献时,由东巴诵念之。《崇般绍》意为传颂人类繁衍史章。两卷内容有别,但大都书写为一卷,约1400行。开头描写如何用圣洁的祭水向四方洒奠,然后颂天(神)、地(神),讲述祭祀规程、叙说年月日来历,吉星出现时人类种蛋变气,气变露珠,露滴柏木出天舅,露滴栗木出天帝之神,第三滴露入海而出现人类,接着叙述从忍利恩上天娶天女,迁徙回人间创业,为求子嗣祭天,其子孙后代恩享诺--诺本普--本朴俄--俄高勒--高乐趣,与定居丽江的苏和尤,迁居金沙江边的禾与梅,世代不忘祭天。最后表达祭天的虔诚之情和美好愿望。
《共许》(《放生篇》):"共许"意为放生,系祭天仪式中的一个仪节,以牛(后改用大公鸡)祭,祭词500句,主要叙述开创之初不知祭天,后来懂得以洁净的牺牲向天地之神放生祭祀,用杜鹃木、蒿枝驱赶秽魂,把降下的灾祸抵挡回去,并查找自己的过失----从忍利恩到高勒趣生四子,代代如此,使福泽连绵千年。
《考赤绍》(《迎取长生不老药》):篇名意为迎请神药,全篇300句,叙述从忍利恩夫妇忘了把长生药从天上带到人间,因此马小如兔,犬小如鼠。从忍利恩带着猎犬、射手、智者,去到苏美堪盘大山,猎获奇兽爽里爽坎美根,割取三颗胆囊(神药),两颗大如牛头马头,留在天地间,天地变得晶莹开阔。第三颗驮回来,用酒药"奇赤"泡制,解除百病,人得长寿,鹤得长寿,栗柏长寿,次后就用栗、柏二木祭天,迎来福泽。
《吉本布》(《祭雷神电神篇》):仪式在祭天坛右侧另插祭木祭石进行,祭词400余句,叙述开创之初不懂得祭祀,后来祭了雷电之神,没明朗,地殷实,人富足。接着赞美雷电神灵的为宜威仪,驱秽魂,顶灾祸,抛过失,祝愿子民繁荣昌盛。
《哈时》(《熟献牺牲篇》):这个仪式与"蒙增"同样重要,祭词长达1600句,叙述用神木、神石安置阳神、阴神,洁食熟祭,驱秽,赞美天地,历数天神地神的恩惠,表达祭祀的虔诚和祈望福佑的愿望,再祭告许神(天舅),又列举天上、古代、拉市地方、热地方和牧场上的富者,祈愿将他们的福份迎请进来,最后在"嗬寿你嗬"(大吉大利)的呼喊声中欢送神祇。
《素章兹》(《为家神招迎富裕亡魂篇》):祭词仅90句,描写天上的美汝贝增身子挨天,衣摆扫地;拉市地方的阿泽乌赤,有一天要百架牛耕的田地;贡堆地方的拉玛久泽用布为牛搭桥,用毡子为鸡垫窝,收获千担谷;富恩羽普督的金戒指有七百枚,进而表达要把他们的富魂招引入门。
相关参考
祭天古歌》的基本思想均指归为一,即颂扬天地自然之神,回溯祖先的谱系,礼赞先祖创世的功业,抒发虔敬崇仰祖先之情,表达躬行仿效祖规之心;矢志驱秽逐害,希翼民族昌盛,寄托万祥吉利、长寿久安的生活理想。与此同
祭天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尤其忌讳“秽气”,所有成员和用于祭祀的物品都必须通过严格的“除秽仪式”。为了保持祭天族群的纯洁性和神圣性,祭天场内只能使用纳西族的语言。禁止外人进入祭天场,凡是新增加的成员,包括
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狮子山是当地人们心目中的一座神山,那里流传着非常优美的
祭天的由来,传说是纳西族的始祖崇任利恩和衬红宝百命成婚后,久不生育,在天神父母指点下祭天之后,生了三个儿子,但长大后又不会说话,便再次行大祭天,三个儿子才说出三种不同的语言,变成了纳西、藏族、白族等三
纳西族东巴教是纳西族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一种宗教。多达30多种的东巴教仪式是纳西东巴文化的主要载体,即用象形文字记载在东巴经书里的内容通过各种宗教仪式表现出来,并以宗教仪式传承下来。这些仪式力图诠
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
“打跳”流传于丽江县、宁蒗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有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
“打跳”流传于丽江县、宁蒗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有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
关于“三朵”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个传说中说,有个很能干的猎人,天天带着猎犬上玉龙山打猎。有年二月初八恰好属羊,她在雪山看见一块怪异的雪石,那雪石很大,像魁梧的武将,但又非常轻,一只手便能把它托起。猎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