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

Posted 春秋 晋文公

篇首语:一盏一直亮着的灯,你不会去注意,但是如果它一亮一灭,你就会注意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

周襄王,姬姓,名郑,是周惠王的儿子。他当班主任的时候,班里的纪律特别乱,尤其是齐桓公、晋文公等学生总觉得自己不错,经常打架斗殴,各自拉拢、扩大自己的势力,相当霸道,根本不把他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这件事让他大伤脑筋。

最难缠的齐桓公好不容易向天国报到去了,紧接着晋文公就折腾的更起劲儿了。你还别说,晋文公从表面上还是很挺班主任的。就拿争夺班主任一职来说吧,襄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叔带也想当班主任,后来在他母亲的帮助下,使尽浑身解数终于把襄王挤着走了。郑国同学将襄王安排在氾(fan扬声)邑暂时住下了。襄王暗想,总这样呆着心里也不踏实,这叫怎么回事呢,多窝囊啊?于是,他就想到了晋文公替他出气。

在公元前635年,已经被离任的班主任襄王试着向晋文公发出了求救信号。嘿,文公还真给他面子,接到信报之后,立即带着一行人马便把叔带给干掉了,并护送原班主任回家就任。为此,班主任给了他许多物质方面的奖励,并把河内那一带的地盘归晋文公管辖。不仅如此,襄王还亲自前去慰劳他们,宣布由晋文公当班长。这也就更加助长了晋国的傲气和威风。晋国当然不负班主任的厚望,很捧场地拍着胸脯表决心,向全班同学发出一道倡议书:要求各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坚决履行对班主任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有哪位同学敢不遵守纪律,那你只有小心挨揍了。既然班主任不能出面体罚你,我就要代他对你实施应有的惩罚了。

在公元前632年,晋国就愈加的不可一世了,他为召见班主任,专门为襄王在践土(今天的河南)建造了一所永久居住的集办公、住宿、娱乐于一体的豪华别墅(即古人说的离宫)。这还不算完,晋国还借花献佛地将向楚国同学那儿收来的保护费,将装饰豪华的宝马一百辆,服务人员千人等一并送给了襄王。瞧瞧,出手多么的阔绰?真是应了那句话,反正捡来的孩子不怕摔死。周襄王很久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尊重了,他万分激动,心里暗想,看来我没有选错人,还是晋文公会来事儿啊!在招待会上,他便更加强调了一番文公的班长地位,尽管他也知道这次践土之行,是文公“召”他来的,虽说这么讲,有点不大好听,可无论怎样,是他欠人家文公一个人情,但是,眼下这点面子又一股脑地都找回来了,何况日后还要指望他管着其他人呢。

为了聊表谢意,班主任襄王也给了文公不少的奖品,本来他又是个有钱的主,这钱花在哪不是花呀,关键是看怎么花,才更有价值。呵呵,他倒是想明白了。借着这个契机,襄王说:“以后你就大胆地干吧,看谁不尊重班主任,调皮捣蛋,你完全可以代我行施班主任的权力,当罚则罚!”这倒让文公大班长有点“不好意思”直接答应了,尽管他心里偷着乐,却还是谦虚了一番,并向班主任表示,必须的!坚决完成任务,请班主任放心!讲到这儿有人该说了,晋文公还真够哥们的,那个时候,襄王充其量是个落了配的凤凰,不帮他,又能怎么样呢?此话不假。但是不还有一句话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九九,个人有个人的打算,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呢?

晋文公帮助襄王无外乎两个目的,其一是想向全班同学证明自己的实力——你看,还是我行,就连被离任的班主任还在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想到我,这就说明我的综合能力是很强的,谁敢不服?班主任再怎么没能力,身份在那摆着呢,这就充分说明了我的地位。这第二嘛,当然是想当班长了,我文公看重的不是他班主任,真正看重的是肩膀头上那几道杠杠。别看它是学生中的“官”,可这官的气味就这么诱人,有啥办法呢?周襄王呢,也有自己的想法,落到这步田地,只好死马就当活马医了。文公帮是情谊,不帮也说得过去。反正你要帮了我这一步,我也不会亏待你,早晚给你个师长旅长的干干。有利可图,他兴许会助我一臂之力的。全班同学只有文公不好管,这个人除了霸道,爱打架之外,也懂得“尊敬”班主任,关键时候他能起带头作用,他最大的优点是会看个面儿。我看重的正是他的正能量。

也正是因为他调皮捣乱不好惹,我才让他当班长,尽管随时都有架空我的可能,但在一定程度上,他起码能极好地辅助我这个班主任的工作,其他小打小闹的同学也不敢造次,为了能安抚住他,必要时多给他一些奖品,还是先顾眼前吧。基于不同的目的,各自揣着美好的梦想,才得以达成共识。但是,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不难看出,其真正的用意是想借晋国的实力保护、保全自己。他让晋文公当班长不是不可以,但只有从正面引导,树正气,方能带领全班走上正常良好的轨道,否则,就会越来越乱,一发而不可收拾。

相关参考

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

周襄王,姬姓,名郑,是周惠王的儿子。他当班主任的时候,班里的纪律特别乱,尤其是齐桓公、晋文公等学生总觉得自己不错,经常打架斗殴,各自拉拢、扩大自己的势力,相当霸道,根本不把他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这件事...

春秋战国 让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的城濮之战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现在经常用它来比喻退让一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这个成语的出处,与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有着很深的联系。城濮是这次大战的关键地方,城濮之战也为称

春秋战国 晋文公出兵救周襄王的故事

  晋国的强盛让周天子很矛盾,他即希望有个强大的诸侯能给自己遮风挡雨,又怕太强大了威胁天朝。无能亡计只好先借力为己所用。>>  周襄王派太宰周公孔和内史叔兴,持襄王之命赐文公为侯伯(侯伯:一方诸侯伯主

春秋战国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

晋文公图霸中原之战(春秋时期)

周襄王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公元前636―前632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文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春秋中期,齐桓公死后,齐国因内乱失去继续称霸的实力。中原诸侯亦随之陷入群龙无首之境。实

历史典故 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故事

晋文公周游列国的故事  晋文公,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献公有八子,太子申生和公

春秋战国 晋文公城濮之战定乾坤

  也像一样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公元前636年,狄师伐周王室,大败周师,周襄王逃亡郑国,处于汜(在今河南荥阳县一带)。狄师据王畿温(今河南温县一带)。晋文公率兵勤王,驻军阳樊(今河南济源县东南),

春秋五霸的晋文公称霸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之战?

晋文公于周襄王二十年,即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初,率军由棘津(河南滑县西南)渡河,进攻附楚的曹、卫,企图诱楚来援以解宋围。正月占卫五鹿(河南清丰西北),二月进至敛盂(河南濮阳东南)与齐昭公会盟,都

春秋五霸的晋文公称霸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之战?

晋文公于周襄王二十年,即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初,率军由棘津(河南滑县西南)渡河,进攻附楚的曹、卫,企图诱楚来援以解宋围。正月占卫五鹿(河南清丰西北),二月进至敛盂(河南濮阳东南)与齐昭公会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