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

Posted 春秋 晋文公

篇首语: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

2、春秋战国 让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的城濮之战

春秋历史上周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用意是什么

周襄王,姬姓,名郑,是周惠王的儿子。他当班主任的时候,班里的纪律特别乱,尤其是齐桓公、晋文公等学生总觉得自己不错,经常打架斗殴,各自拉拢、扩大自己的势力,相当霸道,根本不把他这个班主任放在眼里,这件事让他大伤脑筋。

最难缠的齐桓公好不容易向天国报到去了,紧接着晋文公就折腾的更起劲儿了。你还别说,晋文公从表面上还是很挺班主任的。就拿争夺班主任一职来说吧,襄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叔带也想当班主任,后来在他母亲的帮助下,使尽浑身解数终于把襄王挤着走了。郑国同学将襄王安排在氾(fan扬声)邑暂时住下了。襄王暗想,总这样呆着心里也不踏实,这叫怎么回事呢,多窝囊啊?于是,他就想到了晋文公替他出气。

在公元前635年,已经被离任的班主任襄王试着向晋文公发出了求救信号。嘿,文公还真给他面子,接到信报之后,立即带着一行人马便把叔带给干掉了,并护送原班主任回家就任。为此,班主任给了他许多物质方面的奖励,并把河内那一带的地盘归晋文公管辖。不仅如此,襄王还亲自前去慰劳他们,宣布由晋文公当班长。这也就更加助长了晋国的傲气和威风。晋国当然不负班主任的厚望,很捧场地拍着胸脯表决心,向全班同学发出一道倡议书:要求各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坚决履行对班主任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有哪位同学敢不遵守纪律,那你只有小心挨揍了。既然班主任不能出面体罚你,我就要代他对你实施应有的惩罚了。

在公元前632年,晋国就愈加的不可一世了,他为召见班主任,专门为襄王在践土(今天的河南)建造了一所永久居住的集办公、住宿、娱乐于一体的豪华别墅(即古人说的离宫)。这还不算完,晋国还借花献佛地将向楚国同学那儿收来的保护费,将装饰豪华的宝马一百辆,服务人员千人等一并送给了襄王。瞧瞧,出手多么的阔绰?真是应了那句话,反正捡来的孩子不怕摔死。周襄王很久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尊重了,他万分激动,心里暗想,看来我没有选错人,还是晋文公会来事儿啊!在招待会上,他便更加强调了一番文公的班长地位,尽管他也知道这次践土之行,是文公“召”他来的,虽说这么讲,有点不大好听,可无论怎样,是他欠人家文公一个人情,但是,眼下这点面子又一股脑地都找回来了,何况日后还要指望他管着其他人呢。

为了聊表谢意,班主任襄王也给了文公不少的奖品,本来他又是个有钱的主,这钱花在哪不是花呀,关键是看怎么花,才更有价值。呵呵,他倒是想明白了。借着这个契机,襄王说:“以后你就大胆地干吧,看谁不尊重班主任,调皮捣蛋,你完全可以代我行施班主任的权力,当罚则罚!”这倒让文公大班长有点“不好意思”直接答应了,尽管他心里偷着乐,却还是谦虚了一番,并向班主任表示,必须的!坚决完成任务,请班主任放心!讲到这儿有人该说了,晋文公还真够哥们的,那个时候,襄王充其量是个落了配的凤凰,不帮他,又能怎么样呢?此话不假。但是不还有一句话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九九,个人有个人的打算,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呢?

晋文公帮助襄王无外乎两个目的,其一是想向全班同学证明自己的实力——你看,还是我行,就连被离任的班主任还在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想到我,这就说明我的综合能力是很强的,谁敢不服?班主任再怎么没能力,身份在那摆着呢,这就充分说明了我的地位。这第二嘛,当然是想当班长了,我文公看重的不是他班主任,真正看重的是肩膀头上那几道杠杠。别看它是学生中的“官”,可这官的气味就这么诱人,有啥办法呢?周襄王呢,也有自己的想法,落到这步田地,只好死马就当活马医了。文公帮是情谊,不帮也说得过去。反正你要帮了我这一步,我也不会亏待你,早晚给你个师长旅长的干干。有利可图,他兴许会助我一臂之力的。全班同学只有文公不好管,这个人除了霸道,爱打架之外,也懂得“尊敬”班主任,关键时候他能起带头作用,他最大的优点是会看个面儿。我看重的正是他的正能量。

也正是因为他调皮捣乱不好惹,我才让他当班长,尽管随时都有架空我的可能,但在一定程度上,他起码能极好地辅助我这个班主任的工作,其他小打小闹的同学也不敢造次,为了能安抚住他,必要时多给他一些奖品,还是先顾眼前吧。基于不同的目的,各自揣着美好的梦想,才得以达成共识。但是,襄王让晋文公当班长,不难看出,其真正的用意是想借晋国的实力保护、保全自己。他让晋文公当班长不是不可以,但只有从正面引导,树正气,方能带领全班走上正常良好的轨道,否则,就会越来越乱,一发而不可收拾。

春秋战国 让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的城濮之战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吗?现在经常用它来比喻退让一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   这个成语的出处,与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有着很深的联系。城濮是这次大战的关键地方,城濮之战也为称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我们就一起去城濮古战场看看当年发生的那些事吧!> >   打仗需要计谋吗?> >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带着军队,打败了楚国属下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并捕获了这两个国家的国王。于是,楚国的大将军子玉带兵去进攻晋国。> >   楚成王得知晋文公带着军队来攻打自己的属国后非常生气,但此时,他不想跟晋文公打仗,便叫子玉退兵。可子玉是个暴躁、倔犟的人,他就是不肯退兵。> >   当晋军遇到楚军后,晋文公突然下令军队后退。士兵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后退呢?晋文公的大臣狐偃解释道:“以前楚王帮助过我们的国君,国君也曾答应过楚成王,要是两国打起仗来,晋国情愿退避三舍。如果我们退了兵,楚军还要追杀我们,那就是他们的错,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有理由还手了。”> >   晋文公带着军队不断后退,来到了鄄城。可是,骄傲自大的子玉,看不起晋国人,带着军队一路追着晋军也来到了鄄城。晋文公带着军队假装逃跑,把楚国军队引到城濮后,便掉头和楚军厮杀起来。楚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子玉没听从楚成王的劝告,结果打了败仗,自己感觉再也没脸回到自己的国家,于是就自杀了。> >   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这一战让晋文公确立了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 >   怎么就以少胜多了呢?> >   在这次大战中,晋文公选择城濮作为战场,是因为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地势平坦,可以用战车打仗。当时晋军的士兵比楚军少得多,但是晋文公有耐心、有计谋,他利用子玉的弱点,将楚军引到了圈套里,然后,出动700辆战车,将楚军一网打尽。楚军被打败后,晋文公没有继续追击,而是放了子玉。城濮之战后,很多国家臣服了晋国,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认可。> >   鄄城有多大年纪了呢?> >   鄄城县历史悠久,在夏时,鄄城叫做兖(yǎn)州。在春秋时期鄄城是卫国的领土,叫做鄄邑;战国时期则是齐国的地盘,也叫鄄邑;时期就叫做鄄城了;西汉刚开始时,鄄城改成了县;时期,又改为魏兖州的地盘;时,鄄城被划分到濮州;而现在的鄄城在山东鄄城的东北部。聪明的小朋友,你算算,鄄城现在有多大年纪了呢?> >   猜猜看> >   你知道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吗?> >   清明节的前一天,叫做寒食节,传说这个节日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定的。介子推是晋文公的臣子,晋文公在外面流浪时,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回到了自己的国家。晋文公回国后,介子推就隐居了,晋文公想让他从山林中出来帮自己治理国家,可是介子推就是不肯。后来,晋文公就在他住的山上放了火,想逼他出来。结果,介子推还是没出来,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后悔莫及,后来他规定,在介子推祭日的那天,不准百姓生火烧饭,只能吃冷食,寒食节就是这样来的。

相关参考

晋文公图霸中原之战(春秋时期)

周襄王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公元前636―前632年),在晋楚争霸战争中,晋文公为夺取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战争。春秋中期,齐桓公死后,齐国因内乱失去继续称霸的实力。中原诸侯亦随之陷入群龙无首之境。实

浅谈春秋霸主晋文公人物形象

晋文公人物形象历史上对于晋文公没有什么特别负面的评价,这样的人还能坐到春秋霸主的位置,必会满足三个点:一是自己有能力;二是身边能人多,这一点也可以算作是自己的能力;三是运气好。很明显晋文公重耳就是这样

历史上的春秋霸主之一晋文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上的春秋霸主之一晋文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前632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实力强大的楚国,之后晋国君主晋文公拜见了周天子,不久后晋文公以周天子的命令召集

春秋五霸——晋文公(上)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为"齐桓晋文"。晋文公重

19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是谁,齐桓公与晋文公绝对是(有7个版本)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是谁,齐桓公与晋文公绝对是(有7个版本)”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在中国历史中的春秋时期有5个最强国家,被称之为春秋五霸,在春秋争霸时期,这5个国家都是

秦晋攻郑之战(春秋时期)

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秦穆公率军进攻郑国(今河南中部)的作战。周襄王二十一年,晋于城濮之战中击败楚军,成为中原诸侯盟主。原追随楚的郑国遂转而附晋。但时隔不久,郑又暗中与楚修好。晋文

晋文公如何成为春秋五霸

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使晋国成为霸主,是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的,开始,他受到父亲的宠妃骊姬的陷害,被迫逃出晋国,在许多国家流浪,经历了19年的磨难,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更重要

孔子编《春秋》是怎样为晋文公遮丑的

公元前636年,春。晋国公子重耳依靠着秦国的强大兵力,返回到他的祖国,杀死了当时的晋国君主――晋怀公,也就是重耳的亲侄儿。从他的手中,一把夺过了权力的宝座。关于这一段血腥而残酷的历史细节,史书上记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