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当奴才的治国英才 和珅为什么能得到乾隆重用
篇首语: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肯当奴才的治国英才 和珅为什么能得到乾隆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肯当奴才的治国英才 和珅为什么能得到乾隆重用
乾隆四十年(二十五岁),直(值)乾清门,擢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次年(二十六岁),遂授户部侍郎,命为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骎骎乡用。又兼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税务监督,总理行营事务。
四十一年(二十六岁)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四十二年(二十七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署吏部右侍郎。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上一节说的,是和珅被乾隆皇帝赏识的野史记载,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不过随手引用,当故事说说而已。
世界上,任何两个人,包括夫妻、父子、君臣、亲友等等,之所以能够一拍即合,互相关爱,亲密无间,或者联手合作,配合默契,形同一人,肯定都有其双方面的主客观原因。凡是有这种特殊亲密关系的人,都是“不正常”的。不然,就是“正常”的,也就是“普通”的、不远不近的关系了。两方面只要缺少一方面的因素,这种亲密的关系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中途失去一方面的某些因素,已经形成的紧密关系,也会逐渐松懈,进而消失,甚至反目成仇。
纵观乾隆皇帝与和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无疑属于不正常。要解开他们两人之间这种“不正常”关系之谜,就应该从他们双方的主客观因素入手。
首先确定一点:开始阶段,和珅的态度是“主动迎合”,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因素。乾隆的态度是兴之所至,“偶然垂顾”,事先并没有想到要在侍卫中间寻找、物色、提拔一名大臣。因此开始阶段,一个比较主动,抱有希望;一个只是随意应付,甚至仅仅只是为了打发空闲的时间。
现在咱们来看看乾隆皇帝与和珅两人各自的优缺点。这些优缺点,对自己来说,就是主观因素;对对方来说,就是客观因素。他们两个人能不能紧密地结合、亲密地合作,就取决于双方的主客观因素。
乾隆和康熙,都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时间最长的人:在位六十多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在位整整六十年,但是“禅位”后又当了三年有实权的太上皇)。在清代,他们又都是“开拓疆土”最为成功的人。乾隆比他爷爷更胜一筹的是:他不但推崇、发扬尚武精神,而且推崇、提倡文化修养。他不但精通汉文化,还精通蒙文、藏文甚至懂得维吾尔文;他会作诗,会写正草隶篆四种字体,还特别善于欣赏、鉴定历代书画……可以说:他的确是一个文武全才的皇帝。尽管他喜欢女色,贪图享受,但是他不像明代的君主那样,因为爱好女色而荒废朝政,宠信奸佞,甚至把朝政放手让阴险毒辣的流氓恶棍太监去管理。也可以这样说:有清一代,所有的皇帝,都不像明代后期的皇帝那样不把社稷江山放在心上。明代有三十年不理朝政的皇帝;清代的皇帝大都比较“勤政”,就连热衷于声色犬马的咸丰皇帝,在他已经病得吐血的时候,也还是关心朝政的:自己没有力气和精神了,就让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替”他“帮”他看本章,用指甲划出痕迹,然后再由皇帝来看、来作决定。——对一个病人来说,能做到这样,也算是颇不容易的事情。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心中所喜欢、口中所称道、文中所赞颂的,还是皇帝的武功:兵力强大,不但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外敌,还能主动出击,开拓疆土。像汉武帝那样,尽管他也喜欢女人、宠幸女人,迷信道家方士的长生不老邪说,还滥杀无辜,莫名其妙地杀了许多人,包括自己的儿女。种种迹象,都说明他是个昏君、暴君,但是仅仅因为他敢于反击匈奴、出击匈奴,后人对他的定评,最后还是落在“明君”两个字上。秦皇汉武,其实是两个暴君,但是都得到后人的称颂。
反过来说,一个皇帝,是不是有文化,老百姓似乎并不太计较。如果你不能组织强大的国防力量,总是受周边小国、特别是文化落后的游牧民族的欺负,你当皇帝的就是文化再高,老百姓也不欣赏,更不买账。不管宋徽宗的花鸟画得怎么栩栩如生,不管李后主的诗词写得如何缠绵悱恻,最终定论,还是一个“亡国之君”!
清代以武力取得政权,乾隆皇帝继承祖先“以武立国”的传统,有一个“武”字当头,在老百姓面前显示的,首先就是国力强大,所以他的“文化”,相应地也就显得特别突出,于是他就成了被人歌颂的“文武全才”皇帝。不管怎么说,以强大为前提,一个有文化的皇帝,总比一个没文化的文盲皇帝好不是?
乾隆皇帝最大的缺点,或者说最最缺少的自知之明,就是过于“恋栈”,过于留恋帝位。仅仅因为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他也一定要做满六十年,既不想超过他爷爷,但也只限于比爷爷少一年,以此显示自己的威望成就都不比爷爷差。——其结果,是国家步入了老人政治,朝政也不可避免地从鼎盛时期的高峰,渐渐跌落到式微的低谷。
老皇帝在位时间过长,对太子来说,也是一种压抑:如果是长子当太子,老皇帝六十年不退位,太子的年龄都有可能超过六十岁了。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太子谋位,何尝不是因为“等不及”而被逼出来的?
尽管清朝从康熙以后,采取不立太子的政策,因此也无所谓“太子谋位”,但是这种潜在的危机,总是存在的。
而皇帝年老,难免会出现老年人的通病:爱猜疑,爱专断,爱偏信,爱享受,爱听恭维话,等等,等等。乾隆的晚年,可以说这些毛病都有。
相关参考
揭秘和珅为什么得到乾隆重用? 乾隆四十年(二十五岁),直(值)乾清门,擢御前侍卫,兼副都统。 次年(二十六岁),遂授户部侍郎,命为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骎骎乡用。又兼步军统领,充崇文门税务监督,
整个清朝乃至皇权时代,没有一个人能像和珅那么神奇,作为一个非皇族的奴才,能够同时身兼那么多重要职位,朝廷六部他一人兼任了三个,还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和皇帝的保卫工作。受到皇帝如此的重用怎么着也该精忠
整个清朝乃至皇权时代,没有一个人能像和珅那么神奇,作为一个非皇族的奴才,能够同时身兼那么多重要职位,朝廷六部他一人兼任了三个,还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和皇帝的保卫工作。受到皇帝如此的重用怎么着也该精忠
导读:和为何得到重用?他最大优势,就是年轻力壮,不知疲倦,而同时具有如上能力的人,却缺少他那颗善于揣测主子心思的聪明的心、那颗甘愿当奴才而不觉得自卑可耻的心。和乾隆四十年(二十五岁),直(值)乾清门,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的朋友们,也许会有一个疑问,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为什么纪晓岚称自己为“臣”,而和珅却称“奴才”。这有什么不一样吗?其实关于这个称呼,还真的不一样,甚至在皇帝的眼中,“奴才”
...帝的臣子,为什么纪晓岚称自己为“臣”,而和珅却称“奴才”。这有什么不一样吗?其实关于这个称呼,还真的不一样,甚至在皇帝的眼中,“奴才”的地位要比“臣”的地位要高,这是为什么呢?此事要从清军入关说起。什...
这位风云一时的人物最终摆脱不了命运安排,一条白练完结了此生。有人将和珅称为“贪污之王”,有人称之为“巨贪奸相”。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他那聪明的才智和智慧。他绝对是一个办事干练,有能力的人。和珅能在官场驾轻
导读:位于北京什刹海的恭王府,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最早是乾隆皇帝宠臣、大学士、大贪官的私宅。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归天,次日褫夺了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和珅被「赐令自尽」,其
嘉庆帝为什么要杀和珅呢?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
大清朝有名的大贪官和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虽说是乾隆的身边重臣,但贪污金额多到可以与清延十多年的财政收入相比。但我们也都知道和珅深得乾隆的宠爱。可是为何乾隆会在身边放任一个重大贪污人员不管不问呢?这有